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簡修文要比劉康民高一點,也比況葉高一點,一個月未見,兩人的身高已經差不多。

  況葉也察覺到他如今和簡修文差不多高,那他現在的身高差不多應該有一米七五左右了。

  至於劉康民為何這般敏銳,也可能是一個月沒見的原因。

  對於身高這件事況葉沒有糾結太久,轉而問起簡修文兩人這一個月探親期間的見聞。

  兩人變講起這一個月期間的趣事,一路上的氣氛也相當的和諧。

  經過倉庫的時候,況葉把工具還回去耽擱了一會兒,後續三人繼續回住處。

  回到住處後,簡修文兩人整理帶回來的包裹的時候,況葉在廚房中燒水。

  其中一大部分是他自己用來洗漱的,下田後渾身都是泥,之前只是簡單的清潔,回來後用熱水洗一遍,在換上乾淨的衣物,整個人都舒服不少。

  少部分是簡修文他們打掃房間用的,他們的房間一個月沒有住人,灰塵積了不少得好好收拾一下。

  整理完這一切後,三人才開始準備今天的晚飯。

  晚飯比平時豐富些,主要是簡修文兩人拿出了家鄉的特產,作為晚上的添菜。

  在吃飯的時候閒聊的時候,況葉問了一句之前在縣城遇到的那名知青。

  況葉記得那位好像叫齊鳴海,不知道這次是不是和簡修文兩人一起回來的。

  聽到齊鳴海的名字,飯桌上的氣氛凝滯了一下,不過這氣氛很快就消散開。

  簡修文和劉康民,對視一眼,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

  「齊鳴海前段時間被單位接收,也就沒跟著一起回來。」對於齊鳴海的事,簡修文和劉康民都聽說了。

  兩人也想回城,但他們沒有這方面的門路,聽到齊鳴海回城的事,心中也相當的複雜,羨慕中帶著點不甘。

  但他們也知道這不容易,這段時間也調整好了心情。

  只不過心中難免有點惆悵,不過如今倒是能平靜的說出這件事。

  「啊?那是件好事。」聽聞此事,況葉先是有些疑惑,不過很快反應過來。

  他知道知青下鄉,還得持續到七十年代後期,倒是覺得能提前回城也倒是一件幸事。

  幾年之後的知青下鄉人數會驟增,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知青在農村的生活狀況並不好,直到七一年後,政策規定開始在知青中招工、招生、徵兵,知青們才看到些回城的希望。

  而高考恢復更是掀起了更大的希望。

  自從成為知青,況葉就努力回想之前所了解的有關信息,甚至翻閱了歷史課本,才回想起這麼點有關的記載。

  而這個世界具體的走向,和他原本的時空是否一致,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好。

  不過怎麼說,齊鳴海能在這個時候回去,都算是幸事。

  「嗯,是好事。不過下一批知青應該不久後就要到了。」劉康民聊起另外的一件事。

  「我們回來的時候,城裡已經開始知青報名了,新的知青應該和我和康民的下鄉時間差不多。」簡修文想起他們還在家的時候,就有不少街坊鄰居來和他們打聽下鄉的事。

  新一批的知青即將下鄉,有些擔心子女的父母,或者是剛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都想從他們這打聽一下農村的生活。

  這樣也算是為之後做些準備。

  「新的知青,也不知道九大隊這邊會不會有?」況葉聽到這個小消息,就開口說了一句。

  他和簡修文兩人的下鄉時間不太一樣,是去年初秋的時節。

  其實一般知青下鄉,是在每一年的春季。而他這一次之所以不同,原因是六三年下半年的時候,有領導層在各高校進行了宣講,為了響應號召,在秋季又有了一批新的下鄉知青。

  其實如今下鄉的人不算多,九大隊這邊今年不一定會有新的知青。

  「這個就只有問大隊長了,如果有新知青的話,大隊長這邊會提前收到通知。」劉康民回了一句。

  去年況葉抵達九大隊之前,大隊長陳慶國這邊就收到了通知,他和簡修文才能提前準備好屋子和床鋪這些。

  當然他們也只是幫忙,像木架床這些都是隊裡提供的。

  「嗯,到時候如果有新知青的話,不知道我們這夠不夠住。」想到新知青,況葉還不由的思考了一下他們這裡的住房問題。

  其實他和簡修文、劉康民三人,目前住的這座房屋,對於三人來說還是比較寬敞的。

  隊裡其他的人家,住所不一定有他們寬裕,當然他們這座破舊程度也算是隊上數一數二的。

  如果再來兩人的話,倒還能騰出目前吃飯的屋子,和堂屋後邊小一點的房間。超過兩個人的話,就有些安排不開。

  如果隊上不另做安排,他們勢必要有人和人同住一間屋子。

  這對況葉來說就不是什麼好消息,畢竟他每天晚上進入空間,都是因為他如今是一個人住一間房屋。

  想到之後知青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這必然是他要面對的問題。

  「今年的應該行吧,這附近還有生產大隊沒有知青了,說不定到時候要去這些大隊。」劉康民對此到沒多少擔心。

  「也是,不過我們還是把飯桌移到堂屋吧,之後這間屋子要住人的話,也好提前習慣一下。」況葉在這裡生活了近半年,對附近生產隊有無知青的情況也是清楚的,劉康民這個說法也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