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在沒有裝載柴油抽水機之前,他們這坡上的田地是沒有如今這麼多的。

  高坡上的田地灌溉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 需要人力或者筒車、骨車這類提水灌溉。

  這些耗費的精力和收穫並不成正比, 所以對於高坡上的土地, 當初就沒有開墾那麼多。

  建國以來隨著環境逐漸穩定, 人口也逐漸繁衍起來, 隊上的人口自然也隨著增長。

  人一多吃飯自然是大問題,九大隊這麼一個生產隊, 如今人口就接近兩千。

  但耕地有限,糧食產出自然有上限。

  九大隊這邊從五幾年就開始不斷的開荒,因為地勢原因,低洼處的早就被開墾成田地,只能往更高出的坡地開墾。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 國家對於土地開荒也是支持的,新開墾出來的荒地,有相應的免稅政策。

  公社沒有成立之前,只是各個家庭為了增加口糧,零星的申請開墾山坡上的荒地。

  在五六年後公社逐步建立之後, 隊員統一勞作,開墾荒地的工作也就統一起來。

  但因為高坡上的山地灌溉困難,開墾的荒地始終有限。

  直到觀市第一個柴油機抽水裝載成功, 實現了高坡田地的控灌,政府也逐步的開始興建相同的灌溉水利灌溉工程。

  這個時代民眾的響應激情, 況葉就算沒有出生在這個時代,也是能夠想像到的。

  他們艱苦奮鬥的激情更是能夠爆發無與倫比的成果, 短短几年的時間,一套涵蓋好幾個公社的水利灌溉工程就完成。

  聽隊員們說,九大隊這邊的水利灌溉,只是這套灌溉下面的一個小分支。

  據他們了解,這套工程至少涵蓋了四個公社,除了況葉知道的豐水、三匯,還有圓壩、會山兩個公社。

  有了這麼一套灌溉系統,隊員們自然開墾了更高的坡地。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才有況葉如今見到的滿山遍野的田地。

  只要老天給力,不遇上大的乾旱,這套水利灌溉設施,就能夠保障地里產出。

  那三年的□□,讓隊員們更加的重視這套水利灌溉工程,每年都會用心的維護水渠。

  所以才有了農閒時間集體修水渠的景象。

  況葉自然也是知道水利灌溉對農業生產的作用,特別是如今這個時代。

  所以每天下工之後儘管十分疲勞,對於這樣的勞作卻是沒有敷衍。

  就這樣,他每天和簡修文他們上山下坡,跟著隊員們忙著修繕水渠,12月的時間也逐漸走到底。

  ......

  「修文哥,隊上什麼時候很糧食啊?」這天下午況葉三人下工回家,在準備晚餐的時候,看著裝糧食的陶缸裡面已經快要見底,況葉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段時間修水渠,三人的體力消耗比較大,但一日三餐卻是緊著吃的,其中紅薯占了大半。

  原因就是他們三人的糧食如今快要見底,如果隊裡再不分糧食,過幾天幾人就得鬧饑荒。

  聽到這個問題的正在加柴火的簡修文手一頓,糧食快要見底的事他當然知道,不過經歷過一次分糧的他沒有況葉這麼擔心。

  「應該就著幾天吧,隊上其他人家的糧食應該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我記得去年分糧的時間,就是元旦過後,快了。」旁邊在摘菜的劉康民也開口道。

  劉康民雖然也知道快要分糧食了,但快見底的糧食,他的憂心只是比況葉看著要好一點。

  「那這點糧食能夠堅持到那個時候嗎?」得到回答況葉還是有些擔心,儘管知道快要分糧食了,但看著存糧逐步減少,心中的焦躁還是難免的。

  儘管他的空間中有吃的,但這畢竟不能拿到明面上,白天他和簡修文他們一起吃飯,隨著其中主食的減少,自然也和他們一樣餓的很快。

  「應該行吧?實在不行只有想點其他辦法。」簡修文沒有說是什麼辦法,但在場的況葉和劉康民其實都知道是什麼。

  12月即將過去,其實整個生產隊,大部分人家的糧缸都差不多見底,甚至有些人家早就沒有糧食了。

  對於沒有糧食的人家,隊裡也不是視而不見,可以先通融一下,先從帳上借一些糧食,到分糧的時候,把借的這部分抵扣就是。

  當然如果這樣行事,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不到萬不得已隊上也不會輕易的同意。

  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辦法。

  一是找親人接濟,這個時代能夠借糧食給人家,特別是在這個時候,都是那些關係親密的人家。

  二就是花錢賣糧了,因為農村的糧票難得,這買糧其實也時間不容易的事情,很多也是私下的交易。

  「唉,希望快點分糧吧。」聽到這句話,況葉感嘆一聲。

  「加油,至少我們還有這個。」舉起清理好的蘿蔔,劉康民苦衷作樂道。

  「哈哈,也是!」開著劉康民耍寶的模樣,平時穩重些的簡修文不由笑道。

  見此況葉自然也暫時拋開了心中的擔憂,一時間廚房中的氣氛活躍起來,準備晚餐的速度都快上一分。

  這次談話之後,修水渠的工作照常進行。

  沒過幾天,況葉就聽到了分糧食的通知。

  其實最近幹活的時候,隊員們在閒談的時候,都透露出家中糧食見底的情況。

  因為口糧的原因,就連幹活的勁都沒有之前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