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得應該不大。」看出了兩人的擔心,況葉提了一句。

  雨不大的話,影響還好,土應該潤濕不了多少。

  直到三人扛著鋤頭再次和隊員們抵達地里幹活,也證實了況葉的話。

  昨天晚上的雨應該不大,地里的土只是表面浸濕了,挖土的時候還不至於粘鋤頭。

  不過隊員們今天幹活的速度卻又加快了一分,其原因也是昨天晚上那場不大的雨。

  之前況葉他們檢修屋頂,就是為了應對秋季連綿的秋雨。

  觀市這邊的秋雨有一個特色,其持續時間長,且大多在晚上下。

  昨天晚上的雨,顯然預示著秋雨的到來。

  雖然秋雨大多是在晚上下,但對農活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畢竟相對乾燥些的土地,比起被雨水浸濕的土地,要好打理許多。

  而且窖藏的紅薯,也需要其保持一定的乾燥,要不然到時候整個窯窖的紅薯都腐壞了,這大半年的忙活都白費。

  這天況葉他們收紅薯的速度加快了許多,小隊長甚至抽調了其他崗位的隊員。

  到了晚上,況葉再次從空間出來的時候,不期然的又聽到了雨聲。

  果然不出隊員們的預料,這連綿的秋雨已經開始。

  第二天幹活的時候,地里的土比前一天要濕不少,果然影響了挖土和清理紅薯的工作。

  之後幾天的日子同樣如此。

  隨著秋雨的連綿,地里的土越來越濕,挖出來的紅薯都不能第一時間入窖。

  需要先在避雨的地方晾曬一段時間,使其表面的水汽幹掉一部分,才能把他們運往窯窖中。

  好在九大隊的隊員們從霜降過後,就馬不停蹄的忙著收紅薯,終於在秋雨連綿的第五天把地里的紅薯全部收完。

  況葉他們也隨之輕鬆不少。

  不過紅薯從地里收起來,並不意味著結束,後面還有不少事情要處理。

  首先就是窖藏的紅薯,需要封窖,讓窯窖內保持一定的高溫,殺死一些細菌,差不多七天之後,再次開窖通風,之後再次封窖,保持窯窖內11~15度的溫度,就可以儘可能讓紅薯儲藏更久。

  除了這些入窖的紅薯,還有不少有損傷的紅薯,這需要隊員們處理。

  如今雖然是秋雨連綿,白天的太陽還是不錯的,趁著這個時候,這些有損傷的紅薯,被隊員們洗淨、切片、晾曬,干制後入庫保存。

  這樣一來,收紅薯才算完成。

  第25章

  九大隊紅薯收完,時間也來到了11月,氣溫也隨著一場場秋雨逐漸轉涼,況葉身上的衣物不再單薄,而是加了一件有點厚度的長袖外套。

  之前在齊麼嬸那裡定的兩雙草鞋,如今也不能穿了,被他好好的清理過後,放置在床尾的儲物櫃的架子上。

  紅薯收完後,地里的農活相對清閒起來。

  這期間況葉趁著趕集的日子,再去了一趟豐水場鎮。這次兩名同住的知青也同行,所以他也沒有到熊哥黑市那邊去,在集市上買的東西也中規中矩。

  這一次趕集三人沒有忘了去趟郵局,不管是況葉還是簡修文他們,都收到了家裡寄來的回信。

  同時三人都各自收到了家裡面寄來的包裹,雖然都不大,但這包裹代表的含義卻十分重要。

  同住的兩位知青,況葉平時沒太聽他們說起家中的事,他也沒有隨便打聽。

  不過寄來的包裹表明,簡修文和劉康民和家裡的關係都還行,至少家裡人都惦記著下鄉的他們。

  況葉雖然有點意外收到包裹,但想到原身下鄉前,況家父母為其準備的一切,也就能夠理解了。

  只不過現在他成了原身,收到況家父母的包裹,拿這些東西也就不那麼心安理得。

  但他這樣的情況,也不能和任何人透露。

  面對原身親緣的饋贈,只能想辦法儘量的回饋回去。

  三人拿到包裹後,並沒有當場拆開,而是準備回去後在單獨打開看看有什麼。

  況葉他們相處了快兩個月,該有的分寸也不缺。

  當天趕集三人回到九大隊,晚上倒是吃了頓相對不錯的晚飯,洗漱之後比以往都要早些回到各自的房間。

  各自獨處的時候,三人房間內的燈光比以往亮的時間都要久。

  借著昏暗的煤油燈光,況葉拆開了況家父母寄來的回信。

  信件的內容,很平常,但裡面有況家父母對原身的殷切關心。況葉之前寫信的時候,並沒有隱瞞原身發燒的事情。

  況家父母擔心原身的身體,這次還專門寄了可以購買營養品的票證,讓他到時候去買點補補身體。

  除了況家父母的關心,還有兄弟姐妹的問候。

  從這封信件上可以看出原身雖然在家中是存在感最低的,但和家人的關係還行。

  也可能原身下鄉,讓況家人有一定的愧疚,才有如今雙方來往和諧的表現。

  這份關係究竟如何,況葉和況家人如今也只能通過信件聯繫,他不是原身卻終究是收益者,如果況家人願意保持這種友好的聯繫,他也願意回饋相同的善意。

  信件中除了這些內容,還有這次一起寄來的包裹的明細,寫明了包裹裡面有什麼,讓他一一核對一下。

  信件最後,是況家人的祝福,以及希望他不時回信。

  把信件仔仔細細的翻看一遍,況葉心中嘆息一聲,原主如今已經看不到這些內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