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是攤主看他的確有買的意思,一一的介紹一番,他才知道這些種子是什麼。

  這些蔬菜的種子,是攤主家自留地的產出,據說絕對長得不錯。

  對於長得不錯這話,況葉不會全信,但卻不妨礙他買上些。

  空間有五畝田地可種,目前他擁有的那點種子根本種不滿。而且可以作為蔬菜的作物就那麼點,他自然想豐富一下品種。

  這兩天他晚上加餐,啃得是桃酥餅乾,其中沒有菜也的確是原因之一。

  畢竟光是主食,沒有佐餐的菜,吃著總有些不習慣。

  淘換這些菜種他也不能找一小隊的隊員,或者找兩位同住的知青,畢竟到時候解釋不清楚。

  最終況葉在這個攤位上買下了了八種菜種,分別是白菜、蘿蔔、四季豆、豇豆、苦瓜、茄子、黃瓜、番茄,每樣都是一兩。

  這些菜種被攤主用廢報紙分別包起來。

  其中白菜、蘿蔔,茄子、番茄,豇豆、四季豆,這幾樣種子況葉最後還在報紙上專門用筆做了標記,不然後面他怕是分不清楚。

  把菜種小心的收撿到背簍中,況葉繼續逛。

  看到葫蘆製成的水瓢,也賣了兩個,到時候準備放在空間使用。

  之後還經過一個賣土陶製品的攤位,擺攤的老鄉是代賣他們大隊自己製造的土陶。

  況葉賣了四個大陶碗、三個小陶罐、以及一個稍大一些醃菜罈。

  這幾天和兩位知青一起吃飯,他其實發現了,簡修文兩人準備的碗筷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用量來的。

  這幾天三個人用著,其實有些捉襟見肘的。

  再買幾個陶碗回去正好可以寬鬆些。

  而三個小陶罐,一部分是準備用來裝他之後要買的調味料的。至於醃菜罈,自然是準備嘗試醃製鹹菜。

  簡修文和劉康民兩人,不會做醃菜,就連簡單的泡菜都是請教隊員,且從隊員家中要來老鹽水泡製的。

  兩人似乎也沒再醃製其他鹹菜的想法。

  不過況葉卻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他準備試一試。畢竟不是什麼樣的蔬菜手適合製作泡菜的,但其又不好保存,醃鹹菜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至於怎麼醃製,到時候只能向一小隊的嫂子們請教一下做法。

  期間他還運氣極好的遇上賣雞蛋的老鄉,買了二十個。找老鄉要了點稻草墊罈子,避免雞蛋放到裡面磕壞。

  買完這些,況葉走到集市的另外一個出口,沒發現自己想要的,也就準備去其他地方逛逛。

  當然他最後還是看到了陸嫂子他們,他們帶來的東西還沒買完,和他們閒聊了一會兒,他就繼續自己的採買之路。

  從集市出來後,他繼續朝著之前未走過的街道走去,這一路下來,看到了學校、衛生室、公安局這些地方的位置。

  一路沿著街道況葉上了到坎,竟然走回了最開始和陸嫂子他們分開的那個路口。

  這樣一來,他基本上把豐水鄉的場鎮都逛完了。

  一趟下來,也基本上清楚了豐水鄉的基本布局,不大,也就兩條街。

  如果人不多的話,基本上十來分鐘就能走完。

  但就這么小的場鎮,卻也是豐水鄉不少人嚮往的地方。

  感慨一番後,況葉往供銷社那邊走。。

  此時供銷社的人還是不少,但至少比之前看著少了些。

  但想買東西還是得費一番功夫,而且他買的東西還不僅僅在一個櫃檯處,更得花些功夫。

  好不容易擠進去,找到機會和銷售員對上頭,況葉連忙說出要買什麼。

  之前好幾次就是開口慢了,讓旁邊的人搶先。

  他要買的東西之前就計劃好了。

  煤油燈、煤油、針線、火柴、食鹽、墨水,甚至還有兩個玻璃空瓶,他在幾個櫃檯間輪轉後才買齊。

  這幾天照明,他借用的都是簡修文他們的煤油燈。

  兩人的煤油燈其實也只是各自一個,借給他的話,兩人回到房間必然有一人用不上。

  如此況葉自然要買一個。

  煤油燈還好,煤油則是需要票證才能買到,好在況家父母為況葉準備有。

  因為他沒有瓶子裝沒有,還花錢買了瓶子。

  針線在這個時代是必備的東西,生產力有限的關係,布料是也是稀缺品,農村人一年能有一件新衣,都是日子富裕的人家。

  一件衣服,基本上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火柴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而且她空間中的那個打火機的不知道能用多久,得備點其它引火的才行。

  食鹽正好用之前買的其中兩個土陶罐裝。買食鹽的原因,一是他準備用來醃鹹菜,二是和兩位知青一起開火,他不能只提供那麼點糧食。

  其它東西他暫時沒條件,食鹽這類的調味品還是要添置些。

  至於兩個空玻璃瓶,是用來裝醬油和醋的,供銷社這邊東西買齊後,他還要去醬油鋪買這兩樣調味品。

  墨水是鋼筆的必需品,他之後想要寫信就必不可少。

  好不容易從供銷社出來,況葉緊接著前往醬油鋪。

  第13章

  「咕嚕~」

  就在前往醬油鋪的途中,況葉的耳邊傳來一陣響動,反應了一會兒才發現這是自己身上發出來的。

  不由的用手按了按腹部,他的確感覺到有些飢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