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意館的西洋畫師:……

  雖然不知道小王爺問這些幹什麼,但是他們也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們老家那邊的確不太重視糞肥,最多最多就是領主讓農奴將牲口趕到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放牧,以此將牲口的糞便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再多就沒有了。

  小果親王心滿意足的聽完故事,唰唰唰在紙上寫下心得,然後換地方繼續折騰,「劉總管。」

  「爺,咱接下來去哪兒?」劉喜不知道這小祖宗想幹什麼,這時候還懵著,但是不耽誤他把小主子的吩咐辦的妥妥噹噹。

  弘曕想了想,他腦袋裡關於朝堂的知識過於貧瘠,他知道六部是吏、戶、禮、兵、刑、工,也知道各部大概是幹什麼的,但是再詳細他就不知道了。

  工部的一把手是工部尚書吧?

  每個部門的一把手都很忙,他這麼找上去是不是不太好?

  不對,人家好像不在圓明園。

  六部衙門都在紫禁城附近,□□到紫禁城有一條用石板鋪成的御道,俗稱千步廊,千步廊外環築六米多高的朱紅色宮牆,牆外兩側就是各部衙門。

  六部、宗人府、太醫院、鴻臚寺、都察院、大理寺……

  基本上叫得上名的衙門都在那兒。

  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抬頭看看那足足六米多的朱紅色宮牆,想必各部官員也都有如此感慨。

  誰家正經人用六米多高的院牆啊?皇宮啊,那沒事了。

  皇帝夏天來圓明園避暑,親信朝臣跟著過來,卻不是把所有衙門都搬到圓明園。

  各部衙門正那麼多東西搬來搬去太麻煩,只有有事兒的時候才會到覲見皇帝,平時辦公還是去各自的衙門。

  算了算了,大老遠的跑過去太麻煩,他等工部的官員過來匯報工作的時候再過來堵人。

  劉喜有些為難,「王爺,朝中大臣的蹤跡奴才可不敢盯,這是要命的活兒,您就繞了奴才吧。」

  他這圓明園總管的官職也不低,但是內廷的官和外朝的官相比總歸是低人一等,如今皇上在圓明園住著,他總不能上趕著往槍口上撞。

  弘曕一想也是,於是放過劉總管,決定把這個可能會闖禍的活兒交給李大總管。

  李玉:???

  李大總管看著去而復返的小果親王,心中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

  小祖宗光明正大的過來還好,這偷偷摸摸的一看就沒好事兒。

  小果親王狗狗祟祟來到門口,遠遠的朝李大總管招招手,自個兒沒有上前的意思,明顯是讓李玉過來。

  李大總管看看不遠處的小果親王,再看看殿中已然察覺到動靜的皇帝陛下,向來帶笑的胖臉都皺成了包子褶。

  乾隆放下手裡的奏摺,擺擺手示意李玉過去,然後走到窗前看他的糟心弟弟還能冒出什麼稀奇古怪的點子。

  整個圓明園能讓李玉露出那樣表情的只有一個小果親王,不用想都知道外面是誰。

  乾隆搓搓指尖,感覺手裡缺點東西,轉身回去把雞毛撣子帶上,這才感覺舒服了幾分。

  「李總管,你知道工部的大人們什麼時候來圓明園嗎?」小豆丁開門見山,「不是要他們幹壞事,只是有問題要請教真他們。」

  各個衙門的大臣來圓明園匯報差事不是秘密,隨便一打聽就能打聽出來,李玉也沒想瞞著,問什麼答什麼,老實的簡直不像他。

  訥親大人才從江南回來,朝廷正準備建下一片海塘,最近工部天天有人來,不過他們有沒有空解決小果親王的問題他就不知道了。

  他只是個太監總管,前朝的事情他哪兒管得著啊。

  小豆丁嘆了口氣,「不是說不忙嗎,怎麼到處都是事兒?」

  李玉梗了一下,誰和這小祖宗說的工部不忙?

  吏部、戶部每年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忙碌,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清閒,工部不一樣,工部一年到頭都在忙,基本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工部下轄四司,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都水清吏司、屯田清吏司,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機器製造、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1】

  營繕清吏司管宮室官衙營造修繕,虞衡清吏司管官用器物還有度量衡以及鑄錢,都水清吏司管各司花銷並歸檔造冊,屯田清吏司管陵寢修繕還有核銷費用、支領物料,甚至還管著部分稅收。

  大清的稅收不是全部入戶部,有一部分入內務府,也有一部分入工部。不是只有修建別院行宮才用得著工部,他們要管的事情多著呢。

  而且工部除了四司外還設有製造庫、節慎庫、料估所等各個小部門,他們是花錢的地方,其中很大一部分官吏的設置都和錢有關。

  沒辦法,不把要花的錢清清楚楚列出來,戶部那邊不給他們批錢。

  太難了,真是太難了。

  本朝嚴禁宦官干政,禁令嚴到不許太監識字,李玉這當到總管了也還是大字不識幾個,但是不耽誤他對前朝的事情了如指掌。

  規矩是規矩,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這個差事避免不了要和前朝大臣打交道,也不能什麼都不知道。

  當然,這些事情不能說出來,他自己知道就行。

  小果親王想知道工部的情況,那他就把工部的情況說給這小祖宗聽,至於之後怎樣,他們皇上就在後頭聽著,總歸不是他頭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