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算什麼?以民意來挾持朝廷?

  也就是當今聖上不喜嚴苛酷刑,換成雍正爺在世,連盧焯帶那些劫獄的百姓一個都別想活。

  德沛寫完請罪摺子立刻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和請罪摺子相比,盧焯的定罪摺子已經不重要了。

  人已經被亂民給劫走,定什麼罪都不管用,最要緊的是趕緊把人抓回來。

  杭州城外,盧焯也在苦口婆心的勸百姓把他送回大牢。

  收受賄賂只需要死他一個,掀起民變那是抄家滅族的大罪,他自己死不足惜,不想牽連家人跟著一起死。

  各位父老鄉親,他貪污受賄鐵證如山,真的沒必要為他搭上性命,趕緊把他送回大牢將功贖罪吧。

  自古以來百姓都痛恨貪官,然而盧焯當浙江巡撫的時候乾的太好,把他搶出來的這些百姓不信他是個貪官,認定了他就是被官府里的奸人栽贓陷害的好官。

  盧大人來浙江當巡撫,嘉興府的的銀米賦稅減了十分之二,米稅也給他們免了,鹽價比以前低,學堂招收學生也沒以前那麼多要求,只要家裡有餘糧就多能送娃去讀書,他們這些人受了好處,不可能看著青天大老爺白白蒙冤。

  盧大人離開浙江之前主持修築即將垮塌的尖山大壩時和民工同吃同住,為了防止水患差點死在壩上,這樣的人怎麼會是貪官,定是他們青天大老爺太清廉了被同僚陷害,所以才落得現在這個身陷囹圄的下場。

  他們已經大逆不道的把盧大人搶了出來,大不了就是進京告御狀,巡撫衙門總高不過龍椅上坐著的皇帝老爺。

  盧焯面對百姓的打抱不平羞愧難當,曾幾何時他真的是治下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爺,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他當不起百姓的稱讚。

  他也看出來了,這些百姓背後沒有主使,單純就是想救他才去闖巡撫衙門,不知道哪句話說的不對,莫名其妙就演變成了劫獄。

  他們在巡撫衙門的時候或許有人推波助瀾,事到如今想找那些趁機挑事兒的人也不好找,只能想辦法把這些無辜的百姓摘出去。

  他死就死了,要是臨死還連累無辜的百姓和他一起死,他就是死了都閉不上眼。

  盧大人不止一次痛恨自己當貪官都不會當,他要是個純粹的惡人,百姓是死是活他根本就不在乎,他要是個純粹的好人也行,直接根源上解決現在的困境。

  現在可好,哪個都當不成,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官員名聲太好也不儘是好事,盧焯這邊和百姓對著哭,然而不管他說什麼,群情激奮的百姓一概不信。

  他們的青天大老爺一定是怕他們被官府責罰才這麼說,他們要是這麼容易就被騙過去,豈不是對不起大老爺前些年為他們幹的實事?

  不信,說什麼都不信。

  盧焯的眼淚嘩嘩的留,他知道不能怪百姓,只能怪自己一時鬼迷心竅走岔了道還連累全家跟他一起受難。

  杭州府駐軍上萬,莫說他們不想造反,就是想造反也打不過駐紮在城外的官兵。

  這都是什麼事兒啊嗚嗚嗚嗚嗚。

  朝廷的軍隊分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是朝廷主力,滿八旗、漢八旗、蒙古八旗加起來一共二十多萬兵馬,一半左右駐紮在京畿附近拱衛京城,稱為京營八旗,,另一半則分別駐紮在邊防各省,由各地的鎮守將軍管理。

  和八旗軍相比,綠營軍的數量龐大,乃是前朝投降的軍隊改編而來,打仗的時候輔助八旗軍作戰,一應待遇都不如八旗軍。

  各省情況不同,駐紮的軍隊也不盡相同。

  朝廷的兵力主要集中在京城、西北、西南、華南等地,內陸各省和東北一帶的駐軍相對少了很多。

  京師乃是重中之重,直隸境內的八旗軍、綠營軍足有十幾萬,西北一帶民風彪悍,邊防要塞不容輕忽,山西、甘肅兩地的駐軍也快有十萬人。

  早年間閩浙、兩廣、雲南藩王勢大,為了防備藩王造反,朝廷在南方各省的駐軍分別有十幾萬,自從康熙爺平定三藩,南方這邊的兵力也漸漸減少。

  對朝廷來說,兵馬不是越多越好,養軍隊費錢,太平年間除了必要的軍隊,其他開支都是能省則省,留夠剿匪和維護治安的兵力足矣。

  可杭州乃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這兒可是有杭州將軍的啊。

  旺紥兒很快調集兵馬追上來,臉色黑沉恨不得把亂民連帶盧焯全部就地正法,偏偏他要考慮怎麼和皇上匯報不能大開殺戒。

  官兵將劫獄的百姓和盧焯團團圍住,旺紥兒握緊馬鞭,還沒來得及放狠話,人群中的盧大人便衝出來噗通一聲跪下,「罪臣盧焯自知罪無可赦,求皇上開恩放過無知百姓。」

  旺紥兒沒那個心思給他傳話,他只想讓盧焯扭頭看看他口中的「無知百姓」聽見他的話是什麼反應。

  讓他求情,不知道他是出了名的酷吏嗎?

  盧焯看到旺紥兒的反應心道不好,正要開口安撫百姓,身後便傳來一聲接一聲的「狗官」「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二十年後老子又是一條好漢」「休想動我們盧大人」。

  旺紥兒:「無知百姓?」

  呵。

  第40章

  *

  手無寸鐵的百姓不是官兵的對手,旺紥兒只是不敢大開殺戒不是不敢殺人,再加上盧焯拼命攔著不讓百姓和官兵起衝突,最終險而又險才沒鬧出人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