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這個案子不難查,我就在這裡等消息,府尹大人不介意吧?」傅天澤微笑著道,說話語氣還算溫和,並沒有咄咄逼人。
傅天澤因著前頭巡查的事,走遍了大江南北,對這些彎彎繞繞,也算弄明白了。
有些官雖說品行不錯,但礙於權勢,為了保全自身,有時候也會選擇明哲保身。
因此,有時候傅天澤到了一些地方,看見有些官員身上的氣運,著實有些奇怪,說有罪吧,偏偏身負功德,說為人善良吧,偏偏身上又有一些罪孽。
他為了弄明白,有時候會多逗留一些時日。
然後他就會發現,這世上有些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些官員出身微寒,雖有心為民做主,但有些地方豪紳,實在惹不起,哪怕是一方父母官,對上這些地方豪強,也得顧忌家中妻兒老小,不得不低頭服軟。
如此一來,難免會孽債上身。
但要說這些官員有什麼天大的過錯,那倒也不是。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豁出全家性命為民做主。
對此,傅天澤倒也能理解,便是他自己都不能免俗的偏袒自家人,又何談這些地方官呢?
為了自己的親人,低頭妥協,這是人之常情。
現在這位順天府的府尹,便是這類人。
為人不壞,也願意為民做主,就是出身低了些,混到如今這個官位,著實不易。
他畏懼權勢,不敢得罪權貴,自然能理解。
不過傅天澤幾次同這位府尹打交道,也發現這位府尹很會借勢,尤其是他親自送來衙門的人,他都會毫不客氣的嚴懲,事後權貴來問責,他就苦著臉把什麼都推到他的頭上。
那些個權貴自然不敢找傅天澤的麻煩,將傅天澤扯了進來,這些權貴也不敢拿順天府尹怎樣。
於是,這事兒也就揭過去了。
傅天澤倒是不介意給順天府尹撐撐傘,只要他做的都是為民請願的好事,他樂得給他做靠山。
「不介意,不介意,還請傅大人上座。」順天府尹面上不顯,心裡樂開花。
雖說孫紹祖不是什麼豪門權貴出身,但他家也是出身武家,同一些勛貴門庭也是世交,這要是真遇上有人願意給他撐腰,順天府尹這沒背景的人,也會覺得麻煩難處理。
這要是有傅天澤坐鎮,情況自然就不同了。
傅天澤要走,他都想把傅天澤留下,何況是傅天澤主動留下來呢?
傅天澤便在高堂上坐了下來,沒等多久,孫紹祖殺妻的罪證就擺在了公堂上。
這個案子沒有疑點,罪證確鑿,手裡的人命也極多,是個徹頭徹尾的惡徒。
於是,順天府尹當堂就判了斬立決。
又因是京城,還牽扯到傅天澤,案子當天就呈上御前。
第二天,孫紹祖便於午門斬首示眾,家產按照朝廷律令賠付給孫紹祖殺害之人的家屬,剩下的充歸國庫。
此案一出,又是傅天澤當街插手的案子,不出一天,就傳遍了京城。
這之後,全京城的紈絝子弟都悶在家裡不出門,青樓楚館的生意都冷清了。
轉眼是十月初七,溫憲公主大婚之喜。
溫憲公主是嫡公主,婚禮辦得自然盛大,整個京城都熱鬧非凡。
傅天澤作為表弟,也是送親的人之一。
溫憲公主的親兄弟都只能將溫憲公主送出宮門,尤其是太子,傅天澤就沒有這樣的擔憂,他只是表弟,因此他可以直接到送到男方家裡,順便還喝了杯喜酒。
許庶常為人還不錯,家境不高不低,也算是書香門第,卻不是什麼書香世族。好幾代之前,家裡還是土裡刨食的泥腿子,但祖輩對讀書人很是敬仰,只要有條件,就送家裡的孩子們去讀書,如此積累幾代下來,才有了今日。
許庶常是許家幾代以來最出息的人,年紀輕輕就成了進士,如今又娶了公主。
本朝並無駙馬解官的規矩,因此許庶常因著溫憲公主這層關係,定然會受到重用。
若無意外,等太子登基,他作為太子胞姐的丈夫,只要不作死,也會順利過渡到新帝一朝。
如此下去,不出三十年,許家就會成為京中新興的權貴之家。
當然,前提是許家不飄。
溫憲公主出閣之後,在許家住了三天,回門後,便與駙馬住進了公主府。
至於許家,許家人口不少,當然不可能全都住在公主府。
許家在京中也有宅院,只是面積不大,全家二十多人住著有些擁堵。
許庶常娶了公主之後,公主和駙馬感情好,加上她不缺錢,便給許家換了個更大的宅院。
這新宅邸,自然是許庶常的父母住正院,至於祖父輩和叔伯們以及叔伯們的孩子,當然是住其他的院子,就連東院都留了下來,那是公主和駙馬在家裡的住處,他們可以不住,但不可以沒有。
第79章 婚事
又是一年除夕,過去幾年,傅天澤大半時間都在京外,也就逢年過節時會趕回來,但也待不了太長時間,過完十五就會離京巡查。
像今年這樣,在京中待半年,還不用拼命趕回來過年,對傅天澤來說,十分的安逸。
要不是身負重任,傅天澤真是不願意到處亂跑。
過完年,傅天澤便向皇帝請旨,帶著黛玉外出布置伏妖大陣。
傅天澤因著前頭巡查的事,走遍了大江南北,對這些彎彎繞繞,也算弄明白了。
有些官雖說品行不錯,但礙於權勢,為了保全自身,有時候也會選擇明哲保身。
因此,有時候傅天澤到了一些地方,看見有些官員身上的氣運,著實有些奇怪,說有罪吧,偏偏身負功德,說為人善良吧,偏偏身上又有一些罪孽。
他為了弄明白,有時候會多逗留一些時日。
然後他就會發現,這世上有些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有些官員出身微寒,雖有心為民做主,但有些地方豪紳,實在惹不起,哪怕是一方父母官,對上這些地方豪強,也得顧忌家中妻兒老小,不得不低頭服軟。
如此一來,難免會孽債上身。
但要說這些官員有什麼天大的過錯,那倒也不是。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豁出全家性命為民做主。
對此,傅天澤倒也能理解,便是他自己都不能免俗的偏袒自家人,又何談這些地方官呢?
為了自己的親人,低頭妥協,這是人之常情。
現在這位順天府的府尹,便是這類人。
為人不壞,也願意為民做主,就是出身低了些,混到如今這個官位,著實不易。
他畏懼權勢,不敢得罪權貴,自然能理解。
不過傅天澤幾次同這位府尹打交道,也發現這位府尹很會借勢,尤其是他親自送來衙門的人,他都會毫不客氣的嚴懲,事後權貴來問責,他就苦著臉把什麼都推到他的頭上。
那些個權貴自然不敢找傅天澤的麻煩,將傅天澤扯了進來,這些權貴也不敢拿順天府尹怎樣。
於是,這事兒也就揭過去了。
傅天澤倒是不介意給順天府尹撐撐傘,只要他做的都是為民請願的好事,他樂得給他做靠山。
「不介意,不介意,還請傅大人上座。」順天府尹面上不顯,心裡樂開花。
雖說孫紹祖不是什麼豪門權貴出身,但他家也是出身武家,同一些勛貴門庭也是世交,這要是真遇上有人願意給他撐腰,順天府尹這沒背景的人,也會覺得麻煩難處理。
這要是有傅天澤坐鎮,情況自然就不同了。
傅天澤要走,他都想把傅天澤留下,何況是傅天澤主動留下來呢?
傅天澤便在高堂上坐了下來,沒等多久,孫紹祖殺妻的罪證就擺在了公堂上。
這個案子沒有疑點,罪證確鑿,手裡的人命也極多,是個徹頭徹尾的惡徒。
於是,順天府尹當堂就判了斬立決。
又因是京城,還牽扯到傅天澤,案子當天就呈上御前。
第二天,孫紹祖便於午門斬首示眾,家產按照朝廷律令賠付給孫紹祖殺害之人的家屬,剩下的充歸國庫。
此案一出,又是傅天澤當街插手的案子,不出一天,就傳遍了京城。
這之後,全京城的紈絝子弟都悶在家裡不出門,青樓楚館的生意都冷清了。
轉眼是十月初七,溫憲公主大婚之喜。
溫憲公主是嫡公主,婚禮辦得自然盛大,整個京城都熱鬧非凡。
傅天澤作為表弟,也是送親的人之一。
溫憲公主的親兄弟都只能將溫憲公主送出宮門,尤其是太子,傅天澤就沒有這樣的擔憂,他只是表弟,因此他可以直接到送到男方家裡,順便還喝了杯喜酒。
許庶常為人還不錯,家境不高不低,也算是書香門第,卻不是什麼書香世族。好幾代之前,家裡還是土裡刨食的泥腿子,但祖輩對讀書人很是敬仰,只要有條件,就送家裡的孩子們去讀書,如此積累幾代下來,才有了今日。
許庶常是許家幾代以來最出息的人,年紀輕輕就成了進士,如今又娶了公主。
本朝並無駙馬解官的規矩,因此許庶常因著溫憲公主這層關係,定然會受到重用。
若無意外,等太子登基,他作為太子胞姐的丈夫,只要不作死,也會順利過渡到新帝一朝。
如此下去,不出三十年,許家就會成為京中新興的權貴之家。
當然,前提是許家不飄。
溫憲公主出閣之後,在許家住了三天,回門後,便與駙馬住進了公主府。
至於許家,許家人口不少,當然不可能全都住在公主府。
許家在京中也有宅院,只是面積不大,全家二十多人住著有些擁堵。
許庶常娶了公主之後,公主和駙馬感情好,加上她不缺錢,便給許家換了個更大的宅院。
這新宅邸,自然是許庶常的父母住正院,至於祖父輩和叔伯們以及叔伯們的孩子,當然是住其他的院子,就連東院都留了下來,那是公主和駙馬在家裡的住處,他們可以不住,但不可以沒有。
第79章 婚事
又是一年除夕,過去幾年,傅天澤大半時間都在京外,也就逢年過節時會趕回來,但也待不了太長時間,過完十五就會離京巡查。
像今年這樣,在京中待半年,還不用拼命趕回來過年,對傅天澤來說,十分的安逸。
要不是身負重任,傅天澤真是不願意到處亂跑。
過完年,傅天澤便向皇帝請旨,帶著黛玉外出布置伏妖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