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來到堂屋,賈蓉先給舅舅和表哥表弟們道了歉。
周雲涵是個很溫雅的中年男人,見賈蓉回來,還立馬道歉,忙笑著道,「是我們來的太早了,忘了你有公務在身。」
周家當年出事的時候,周雲涵還沒考中進士入朝做官,家裡出事後,就更不用提了。
他資質也很平庸,但凡有能力,也不至於這麼多年,還窩在老家培養兒孫後代。
周家有能力的,就是賈蓉的外祖父和大舅舅,偏偏兩個有能力的男人先後離世,就留下賈蓉這位一事無成的二舅舅鼎立門戶。
周雲涵也是吃盡了苦頭,加上老娘還在,才勉強撐起了周家。
雖然他是賈蓉的嫡親娘舅,可畢竟這麼多年沒管過賈蓉。
即便是因為自身難保,也說不過去。
因為往年他們禮都沒往賈家送過,賈蓉多少猜得出來原因,周家八成也是對被賈敬牽連有怨氣。
想想也是,好端端的,因為賈敬投靠太子,累及全家。
雖然沒有獲罪,也是被太上皇遷怒丟了官。
賈蓉的外祖父甚至還沒活著到家,就沒命了,賈蓉的大舅舅也是大受打擊,英年早逝。
周家老太太喪夫喪子喪女,這麼悲痛的心情,總該有個地方宣洩。
而寧府成為這個發泄怨氣的地方,一點都不冤枉。
因為周老太太的丈夫、兒子、女兒,可以說都是因為寧府出事的。
怨恨你寧府不應該嗎?
該!
賈蓉倒也不怪周家,畢竟他不是被周家拋棄的那個倒霉蛋。
要賈蓉說,原身也是太不爭氣了些,活該做個倒霉蛋。
看看換了他,日子過得多美滿。
當然,這也多虧賈蓉有個玉葫蘆空間撐著,不然想要得到現在的一切,也沒那麼容易。
起碼林如海的支持就沒有那麼容易得到。
寒暄了片刻,賈蓉因中午休息的時間不多,得趕回衙門當差,就直接切了正題。
「舅舅今日親自登門,可有什麼要事?」
周雲涵愣了一下,賈蓉便解釋了一會兒要趕回衙門的事。
聞言,周雲涵恍然,也不扭捏。
既然都登門了,哪兒還有那麼多廉恥心?
「不瞞外甥,我為的就是麼兒少桓,他天資過人,你舅舅我實在沒什麼能力,教不了他。又尋不到名師,只能來求外甥你幫幫忙。」周雲涵嘆道。
倒是挺坦蕩,賈蓉想了想,道,「舅舅是想我幫少桓尋一位先生?」
「倒也不用這樣麻煩,賈家不是有個家塾嗎?我想讓你大表哥家的兩個孩子,還有少桓一起去你們家的家塾上學。」周雲涵道。
賈蓉皺起眉,「不是外甥不幫忙,舅舅好多年沒回京了,想來還不知我家族學的情況,現任塾掌是我太爺爺的族弟,名賈代儒。
他中年喪子,只有一個弱孫。算起來也是我的族叔,名為賈瑞。
代儒老先生對這位弱孫雖管得嚴,但也看得很重,近些年他孫兒長大後,他精力不濟時,都是由這個孫兒代管族學,賈瑞這人有些貪財,沒少勒索族裡的學生,消息早就傳到我這兒來了。
只是我去年才剛回京,忙著科舉,之後又諸多事情忙碌,沒時間整頓族學,舅舅想把兩個表侄和表弟送到咱們家的家學裡來,就是信任我,那我也不能辜負了舅舅的信任,是以只能據實相告。」
周雲涵聞言,倒也不覺得賈蓉是在推脫,畢竟這種事,他回去只要一查,就能知道。
賈蓉沒有必要拿這種一捅就破的謊言欺騙他。
既然賈蓉這麼說,那必定是真的。
周雲涵不由得苦惱起來,他知道賈蓉剛做官,大抵是沒有時間幫忙教導少松家的永蔚和永茂,以及他家的少桓。
可除了賈蓉,他還能找誰呢?
看出了舅舅的苦惱,賈蓉便道,「舅舅若是不著急,就等我整頓了家學,再將兩位表侄和表弟送過來上學。」
周雲涵聞言大喜,「如此就多謝蓉兒了。」
之前周雲涵還叫賈蓉外甥,這稱呼聽著就疏遠。
如今賈蓉一答應,立馬就改口叫蓉兒。
賈蓉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但他沒在周雲涵面前笑出來,那也太不禮貌了。
「舅舅且安心,最多不過一個月,家學的事,我就能處理完畢,到時候我再派人告知你。」
周雲涵忙謝過賈蓉。
賈蓉擺手,「不用這樣客氣。」
之後賈蓉又陪著坐下來喝了杯茶,看時間不早了,才起身道,「我衙門裡還有事,舅舅和表哥表弟們就在我家休息,會芳園的景致不錯,也可找人帶你們去逛一逛,我大概申正(下午四點)左右散值,散值後立馬回來。」
總不能這個時候把周雲涵他們攆回去。
說著,賈蓉想了想,叫來鼓山,「你去把薔哥兒從家學叫回來,讓他幫忙陪客,等我回來之後再謝他。」
賈薔也是寧府的嫡派玄孫,同賈蓉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視賈蓉如同親兄長。
雖然賈蓉後來離京好幾年,但從小長大的情分卻沒斷。
只不過,許是賈蓉回京後變化太大,賈薔有些不太敢往賈蓉面前湊。
尤其是賈蓉整頓了家裡積世的奴僕之後,賈薔就成日待在家學裡學習,看著像是想像賈蓉學習做個好學生,將來考科舉。
周雲涵是個很溫雅的中年男人,見賈蓉回來,還立馬道歉,忙笑著道,「是我們來的太早了,忘了你有公務在身。」
周家當年出事的時候,周雲涵還沒考中進士入朝做官,家裡出事後,就更不用提了。
他資質也很平庸,但凡有能力,也不至於這麼多年,還窩在老家培養兒孫後代。
周家有能力的,就是賈蓉的外祖父和大舅舅,偏偏兩個有能力的男人先後離世,就留下賈蓉這位一事無成的二舅舅鼎立門戶。
周雲涵也是吃盡了苦頭,加上老娘還在,才勉強撐起了周家。
雖然他是賈蓉的嫡親娘舅,可畢竟這麼多年沒管過賈蓉。
即便是因為自身難保,也說不過去。
因為往年他們禮都沒往賈家送過,賈蓉多少猜得出來原因,周家八成也是對被賈敬牽連有怨氣。
想想也是,好端端的,因為賈敬投靠太子,累及全家。
雖然沒有獲罪,也是被太上皇遷怒丟了官。
賈蓉的外祖父甚至還沒活著到家,就沒命了,賈蓉的大舅舅也是大受打擊,英年早逝。
周家老太太喪夫喪子喪女,這麼悲痛的心情,總該有個地方宣洩。
而寧府成為這個發泄怨氣的地方,一點都不冤枉。
因為周老太太的丈夫、兒子、女兒,可以說都是因為寧府出事的。
怨恨你寧府不應該嗎?
該!
賈蓉倒也不怪周家,畢竟他不是被周家拋棄的那個倒霉蛋。
要賈蓉說,原身也是太不爭氣了些,活該做個倒霉蛋。
看看換了他,日子過得多美滿。
當然,這也多虧賈蓉有個玉葫蘆空間撐著,不然想要得到現在的一切,也沒那麼容易。
起碼林如海的支持就沒有那麼容易得到。
寒暄了片刻,賈蓉因中午休息的時間不多,得趕回衙門當差,就直接切了正題。
「舅舅今日親自登門,可有什麼要事?」
周雲涵愣了一下,賈蓉便解釋了一會兒要趕回衙門的事。
聞言,周雲涵恍然,也不扭捏。
既然都登門了,哪兒還有那麼多廉恥心?
「不瞞外甥,我為的就是麼兒少桓,他天資過人,你舅舅我實在沒什麼能力,教不了他。又尋不到名師,只能來求外甥你幫幫忙。」周雲涵嘆道。
倒是挺坦蕩,賈蓉想了想,道,「舅舅是想我幫少桓尋一位先生?」
「倒也不用這樣麻煩,賈家不是有個家塾嗎?我想讓你大表哥家的兩個孩子,還有少桓一起去你們家的家塾上學。」周雲涵道。
賈蓉皺起眉,「不是外甥不幫忙,舅舅好多年沒回京了,想來還不知我家族學的情況,現任塾掌是我太爺爺的族弟,名賈代儒。
他中年喪子,只有一個弱孫。算起來也是我的族叔,名為賈瑞。
代儒老先生對這位弱孫雖管得嚴,但也看得很重,近些年他孫兒長大後,他精力不濟時,都是由這個孫兒代管族學,賈瑞這人有些貪財,沒少勒索族裡的學生,消息早就傳到我這兒來了。
只是我去年才剛回京,忙著科舉,之後又諸多事情忙碌,沒時間整頓族學,舅舅想把兩個表侄和表弟送到咱們家的家學裡來,就是信任我,那我也不能辜負了舅舅的信任,是以只能據實相告。」
周雲涵聞言,倒也不覺得賈蓉是在推脫,畢竟這種事,他回去只要一查,就能知道。
賈蓉沒有必要拿這種一捅就破的謊言欺騙他。
既然賈蓉這麼說,那必定是真的。
周雲涵不由得苦惱起來,他知道賈蓉剛做官,大抵是沒有時間幫忙教導少松家的永蔚和永茂,以及他家的少桓。
可除了賈蓉,他還能找誰呢?
看出了舅舅的苦惱,賈蓉便道,「舅舅若是不著急,就等我整頓了家學,再將兩位表侄和表弟送過來上學。」
周雲涵聞言大喜,「如此就多謝蓉兒了。」
之前周雲涵還叫賈蓉外甥,這稱呼聽著就疏遠。
如今賈蓉一答應,立馬就改口叫蓉兒。
賈蓉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但他沒在周雲涵面前笑出來,那也太不禮貌了。
「舅舅且安心,最多不過一個月,家學的事,我就能處理完畢,到時候我再派人告知你。」
周雲涵忙謝過賈蓉。
賈蓉擺手,「不用這樣客氣。」
之後賈蓉又陪著坐下來喝了杯茶,看時間不早了,才起身道,「我衙門裡還有事,舅舅和表哥表弟們就在我家休息,會芳園的景致不錯,也可找人帶你們去逛一逛,我大概申正(下午四點)左右散值,散值後立馬回來。」
總不能這個時候把周雲涵他們攆回去。
說著,賈蓉想了想,叫來鼓山,「你去把薔哥兒從家學叫回來,讓他幫忙陪客,等我回來之後再謝他。」
賈薔也是寧府的嫡派玄孫,同賈蓉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視賈蓉如同親兄長。
雖然賈蓉後來離京好幾年,但從小長大的情分卻沒斷。
只不過,許是賈蓉回京後變化太大,賈薔有些不太敢往賈蓉面前湊。
尤其是賈蓉整頓了家裡積世的奴僕之後,賈薔就成日待在家學裡學習,看著像是想像賈蓉學習做個好學生,將來考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