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屠徐州之事歷歷在目,百姓們一聽說全都扶老攜幼,跟隨劉備過江。

  天上下起了雨,道路濕滑無比,不少人在逃難的過程中摔倒,一身狼狽。

  此情此景,讓雲舒感慨萬千。

  亂世是英雄的舞台,百姓只能在夾縫中艱難求生而已。

  那長長的隊伍,好像是一群慌忙搬家的螞蟻,如此渺小。

  忽然間,一個老人摔倒了,旁邊的小男孩哇哇大哭起來。

  雲舒看見以後,連忙跑了過去,把老人扶起來。

  可是老人的腳傷了,走不了路了,臉上露出愁苦之色。

  雲舒道:「沒關係,我背您!」

  她正想背起老人,忽然間一隻手握住了老人的手。

  那隻手寬大有力,似乎能撐起山嶽一樣。

  雲舒一抬頭,看見一張英俊的面容,雨水落在他臉上,仿佛是被洗滌過的青山一般。

  趙雲道:「我來吧。」

  說完,蹲下身,背起了老人。

  他的身影無比高大,老人在他背上十分穩當,像是依附在山上的藤蔓一樣。

  雲舒一手抱著小男孩,一手撐著傘。

  兩人一起向江邊走去,將爺孫兩個送上了船。

  雲舒走近一步,將傘撐在了趙雲身上。

  兩人一下子變得極近,趙雲面上發紅,擦了擦臉上的雨水,故作掩飾。

  兩人一同向前走去,很快就與劉備他們匯合。

  劉備看見妹妹給趙雲撐傘,緩緩露出笑容。

  面對他的眼神,趙雲更是臉上泛紅,堂堂一個將軍,竟然被看得把頭埋了起來。

  雲舒則是沒有什麼反應,大大方方地抬著頭。

  一旁的徐庶看向諸葛亮,發現他的目光一直落在雲舒身上,手中羽扇忽然間就不搖了。

  徐庶看一眼雲舒,又看一眼諸葛亮,似乎明白了什麼,笑了一下。

  船隻載著軍隊和百姓過了江,一路趕往江陵,此處十分富庶,適合堅守。

  然而江陵十分遙遠,百姓們又拖家帶口,所以極大地拖慢了行軍速度,一日也就走十幾里而已。

  一天夜裡,曹兵忽至,百姓們像受驚的鳥雀一樣,向四面八方逃竄。

  雲舒率兵與曹軍交戰,儘量拖延時間,讓百姓們先走。

  一個曹軍將領與她纏鬥起來,幾個回合之後發現敵她不過,就專門衝著她臉去,想著女子總是格外愛惜面容,一定會露出破綻。

  結果雲舒沒有回防,只是偏了一下頭,一劍將他刺於馬下。

  雲舒臉上劃開一道傷口,摸了一下,又捅了這敵將幾下。

  這一戰過去,天已微明,她趕緊向前趕上大部隊。

  半路上,雲舒看見當初那個老人倒在路邊,不遠處還躺著他的孫兒。

  這一幕給了她極大的震撼,原來生命是這樣地轉瞬即逝。

  縱然救了一時,也會淹沒在亂世的馬蹄之下。

  想要真正地拯救,只有早日終結亂世。

  雲舒在路邊停留片刻,然後又迅速趕路。

  終於,劉備見到她,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小妹!」

  諸葛亮也迎了上來。

  雲舒環顧了一圈,問道:「子龍呢?」

  劉備嘆道:「我亦不知啊!」

  這時有個小兵來報,說看見趙雲孤身一人往朝曹軍去了。

  雲舒靈光一閃,問道:「這裡是何處?」

  小兵道:「此處名叫當陽。」

  雲舒立刻又翻身上馬,帶上自己的部眾前去接應。

  行至河邊,見有一橋,旁邊寫著當陽橋,於是便在此處等候。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

  一道身影懷抱嬰兒,策馬而來,雪白的衣袍上滿是鮮血,就連座下白馬也染成了紅色。

  那威武的將軍滿面鮮血,早已模糊了面容,只一桿銀槍依舊雪亮,銳氣驚人。

  下一刻,密密麻麻的曹軍自他身後湧現,追逐而來。

  千軍萬馬勢若浪潮,他的身影一往無前,孤絕勇猛。

  雲舒道:「放箭!」

  士兵們全都向曹軍放箭,幫助趙雲拉開距離,策馬過了橋。

  雲舒道:「快!拆橋!」

  士兵們立刻開始拆橋,曹軍上到一半,全都下餃子似的掉到河裡去了。

  雲舒笑了一聲,道:「子龍,我們走!」

  兩人一同策馬而去,穿過樹林之後,便見到了劉備等人。

  趙雲翻身下馬,跪倒在地,將孩子舉起,遞給劉備。

  陽光照在孩子的臉上,他正睡得香甜,絲毫不知道抱著他的人單槍匹馬,在千軍萬馬之中殺出重圍。

  劉備熱淚盈眶,感動地拉起趙云:「為此孺子,險些損我一員大將!」

  趙雲站了起來,將孩子交給劉備,然後拱手道:「扶危救主,乃是臣下之職。」

  他雖滿身鮮血,卻謙遜溫良,與在戰場上判若兩人。

  千古良將,世無其二。

  作者有話要說:

  雲舒天天去找徐庶,趙雲以為她喜歡徐庶:一定要是他嗎?我不行嗎?

  女主沒聽出來

  趙雲把自己射下來的雁送給她,雁象徵愛情

  女主又沒get到,帶回去烤了

  後來兩人一起打傘回來

  劉備:磕到了

  徐庶:我也磕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