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對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縣衙。

  先是有侍衛去向傅青廷稟報,說邵羽辰來見,傅青廷和邵羽辰現在的關係是邵羽辰若是沒有事不會自己前來見傅青廷,也就是所謂的無事不登三寶殿,而且還不是讓炎青和子瓊傳話,邵羽辰親自走一趟,說明事情很要緊。

  「去將邵元帥帶來。」傅青廷放下了手中的事,對侍衛說道。

  「是。」侍衛轉身馬上就要走。傅青廷又叫住了侍衛,「等一下。」

  侍衛轉身,再次面向傅青廷。

  「只有邵元帥一個人?」傅青廷問道。

  「邵元帥身邊還跟著一個少年,十四五歲的模樣,眼生,沒見過。」侍衛回答道。

  即是少年,那安雲月就沒有一起來,傅青廷再對侍衛說道,「去吧。」

  傅青廷將書桌上凌亂的書信收齊放好,很快,侍衛就領著邵羽辰和良武君進了書房。

  「參見王爺。」邵羽辰既然收下了傅青廷封的大元帥身份,便是將傅青廷當做了將來的君王,臣子見君主該有的禮數邵羽辰也沒免去。邵羽辰站得筆直,先是見過傅青廷。

  良武君與邵羽辰的身份不同,邵羽辰是大元帥,良武君只是一介平民,又是第一次見傅青廷。良武君沒敢抬頭直視著傅青廷,而是略低著頭,不然,會顯得良武君很沒有禮數,很放肆。良武君直接雙膝跪地,拜見傅青廷,「小民良武君參見七王爺。」

  「不必拘禮,起了。」傅青廷讓良武君起來。

  「謝王爺。」良武君這才站起身來。

  傅青廷看向良武君,眼生,他從沒見過良武君,也沒聽過良武君這個名字。良武君年紀與炎青和子瓊一般大小,但看良武君的一言一行很有禮數,不像個野孩子,傅青廷判斷,良武君的出生應該不是普通的農家,至少是念過書。

  良武君知道傅青廷看著自己,但良武君還是略微低著頭。

  傅青廷的視線,也很快從良武君那移到了邵羽辰身上。邵羽辰的面容是一如既往的冷酷,但眉宇間可見幾分憂心,能夠讓邵羽辰憂心的事,那一定是棘手的大事。

  「羽辰來見本王,可是發生了什麼事?」傅青廷問道。

  「周邊的幾國近來不太安分,有起兵的架勢。尤其是北夏國的聶映容重新奪回了兵權,正在調兵遣將,籌備糧草,正是蠢蠢欲動之勢。」邵羽辰說道。

  傅青廷雖然久居皇城,從未上過戰場,但他對於北夏國和聶映容並不陌生,因為兩國之間的戰爭時起,邵碧成還在世時,兩軍之間幾乎是勢均力敵。北夏國確實是強敵,聶映容也確實是棘手。

  傅青廷與傅玄英爭鬥的同時,也考慮過其他國家會想要鷸蚌相持漁翁得利,但他苦於兵力有限顧此失彼。傅青廷要應對傅玄英,就騰不出手應對其他國家,若是他先攘外,傅玄英不會顧及大局必定從後方夾擊他,到那時,傅青廷便是腹背受敵。

  所以說,面對天下形勢,傅青廷有著很大的壓力。

  「邊境幾國的具體情況,武君,你再詳細的稟報王爺。」邵羽辰對良武君說道。

  「王爺,幾月前,邵元帥命我去到……」良武君將他去到邊境的這幾個月所見到以及打探到的消息,全數詳盡的說了出來,比起先前對邵羽辰說的更加詳細。而良武君也是撿重要的說,至於他遇到的艱難險阻則是隻字未提。良武君說話極有分寸,而他也沒想在傅青廷面前表現或是請賞。

  邵羽辰的一番話,再加上良武君的一番話,傅青廷的眉頭也不由得緊蹙起來,面色比起邵羽辰更加沉重。

  傅青廷本來已有布局,只要一步一步來就行,他與傅玄英的這場博弈中,他幾乎是勝券在握了。等到解決了傅玄英這頭一號敵人,傅青廷就有力量去應對其他國家的進犯了,可是,傅青廷也不是沒有想到,畢竟大好的時機誰都不想錯過,不是只有傅青廷一個人聰明,誰都不是傻子,何況,比傅青廷聰明的人大有人在。

  然而,事已至此,一味的惆悵是沒有用的,當務之急是儘快想出應對之策。傅青廷與傅玄英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不能夠對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不管不顧。否則,縱使傅青廷贏了傅玄英,最後卻落得個國破家亡,那又有何意義。傅玄英不在乎這樣,傅青廷不可能不在意。

  形勢緊逼,傅青廷一時間也是一籌莫展,而這個時候,傅青廷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邵羽辰了。傅青廷看著邵羽辰,問道,「羽辰,你可有想好應對之策?」

  畢竟打戰,邵羽辰才是行家。既然邵羽辰早就料到,那是不是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對於邵羽辰,傅青廷還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邵羽辰在來縣衙的路上,也一直在想著應對之策,他知道北夏國不好對付,他現在也抽不開身親自去對付北夏國,傅青廷手下的這些兵力也不夠。至於傅青廷和傅玄英現在成了焦灼狀態,一兩個月內估計很難分出個勝負。奪天下,而且還是硬碰硬的去爭去搶,哪會那麼容易。邵羽辰想來想去,哪邊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沒有萬全之策,至少邵羽辰沒有想出來。要說當務之急的辦法,最好就是,傅青廷趕緊和傅玄英有個了斷,這樣,邵羽辰就可以全力去收拾北夏國了。

  當時,邵羽辰與北夏國在谷河灘的交戰,邵羽辰還小,但那也可以算得上是他的一場敗仗,邵羽辰還想著,與北夏國,與聶映容再好好的戰上一場。他定能贏。

  「末將認為,王爺與傅玄英不能再繼續僵持下去,必須要速戰速決。內戰勞民傷財,就算最後能平亂,整個國家也是大傷元氣,想要恢復起來不易。外強中乾之下,經不起其他國家的進犯。」邵羽辰說道。

  傅青廷自然也不想僵持著,他這是在蓄積力量,這樣才能更大的增加自己的贏面,做到萬無一失。但是,如今的形勢,等不到他更加壯大了。

  「如何速戰速決?」傅青廷想聽聽邵羽辰的意見,他問道。

  邵羽辰雖然沒有想出萬全之策,但也並非是束手無策,他沉默片刻,說道,「其他幾個國家都不太難對付,唯獨北夏國最為棘手。聶映容剛剛奪權,聶映容打壓下去那些人裡面肯定還有不服氣的,國內局面也應該還沒完全穩定,王爺可以想辦法也在北夏國內製造一些事端,拖延聶映容出兵。另外,王爺還可以找幾個聯盟國,驅之以利,暫時牽制住北夏國。等到贏了傅玄英後,再去對付北夏國,以除後患。」

  戰場上,這種國與國之間的短暫結盟是很尋常不過的事,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只要,價格開到合適。

  邵羽辰的建議還是先對付傅玄英,等滅了傅玄英之後,再去對付北夏國。邵羽辰如此建議傅青廷,定是認為傅玄英比起北夏國更加容易對付。那是當然了,聶映容與邵羽辰的父親邵碧成可是較量了十幾年都未分出勝負,邵羽辰有信心能贏聶映容,但他不小看了聶映容。

  傅青廷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而一旦其他國家進犯,天下形勢更加是瞬息萬變,更加難以把控。此事,一刻也不能拖,傅青廷必須當機立斷做出決策。

  「這件事,可否交予你去做?」傅青廷並沒有命令邵羽辰,然而,傅青廷雖然是徵求的口吻,實際上也就是要將此事交給邵羽辰。

  邵羽辰作為大元帥,與北夏國之間的爭鬥,屬於他分內的事,邵羽辰沒辦法去推脫。邵羽辰想了想,點了點頭。

  「但你,不能親自前去。」傅青廷再說道。

  傅青廷現在的信心與底氣,很大層面上都是依仗於邵羽辰跟隨了他,所以,傅青廷離不開邵羽辰。

  邵羽辰又是點了點頭。

  「王爺還有別的交代嗎?」邵羽辰問道。

  「若是邊境那邊戰事有變化,第一時間告知本王。」傅青廷說道。

  「是。」邵羽辰應道。

  傅青廷並沒問邵羽辰具體要怎麼去操作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是萬般難了,比如,在北夏國內製造什麼樣的事端,又怎麼去聯合其他國家,那都是難題。傅青廷不過問,是因為他信得過邵羽辰。只要邵羽辰應下來,就說明他能夠做得到,邵羽辰不是口出狂言的人,也的的確確有著實力。傅青廷唯一的擔心,就是邵羽辰說自己也束手無策。好在,邵羽辰把這些棘手的事都扛了過去。

  傅青廷算不上是個太記仇的人,但有些事,他也還記得。當初,傅玄英還是太子的時候,傅玄英排擠、造謠、誣陷傅青廷,邵羽辰也有出過力。邵羽辰行事並不像面上看上去那麼刻板,只要能克敵制勝,邵羽辰不會在乎使用一些陰損的招數,可以說,邵羽辰也是個無所不用其極的人,這樣的人,如果為敵,最難對付。

  喜歡榮華錦醫請大家收藏:()榮華錦醫更新速度最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