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他去把師兄楊蛟、楊戩還有三太子哪吒叫了過來,幾人一商量,就去西海龍宮將龍族的幾個小輩兒都召集來了,制定了作戰計劃,然後就來這碧波潭找場子來了。

  作為吉祥物,也是壓場子的魔昂太子過來,就是負責叫陣,讓碧波潭萬聖龍王給自家一個交代,交出萬聖公主跟九頭蟲。

  至於剩下的龍太子們,主要就是負責圍觀,順便把碧波潭給圍的水泄不通。

  真武大帝能快速的查清來龍去脈,四海龍王那也不是吃素的,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本來,敖丙幾個就是氣不過自家人被欺負了,結果罪魁禍首逍遙自在,卻害的西海差點兒給陪葬,最後受罰的還是玉龍。

  別管最後這明著是受罰,其實還是因禍得福了,這都不能否則自家被算計了的事實。

  所以,他們幾個其實也就是打算去找個場子,要回面子就完事兒了,畢竟,在洪荒,大家其實對於婚姻並不是很在意。

  那麼悠長的歲月,想要保證億萬年都始終如一的恩恩愛愛,實在太少了,加上一個閉關,可能幾百上千年就過去了,再濃烈的感情都會被磨平。

  所以,真算起來,這事兒主要就是面子過不去,最主要的就是,這是新婚夜出軌,真的挺噁心人的,若非是這樣,玉龍真不至於氣成那樣。

  本來,他們之間的婚姻也就是利益聯姻,敖烈與那萬聖公主根本就沒有見過幾面,你要是不願意,心有所屬,你直說就是,何必這麼侮辱人?

  結果,敖丙回來之後,就聽說,這些都是萬聖龍王跟佛門勾結之後,特意算計好的,畢竟,過後再被玉龍發現,自己妻子與人有染,生氣肯定會生氣,但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到時候想算計玉龍發怒,就不會這麼輕易的就讓玉龍失去理智打砸龍宮,最後趁機幫他闖下大禍。

  妥了,敖丙幾個決定,要徹底給這老泥鰍一個好看,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於是就有了下面敖丙帶著年幼的小堂兄打砸碧波潭龍宮,楊蛟對著碧波潭水族盡情的說教,那真是把論語掰開了、揉碎了的說教,生怕他們對孝悌禮義廉恥有絲毫的不解。

  別說下面的水族一個個頭昏腦漲的,就林玉軒這麼一會兒都恨不得拿針給他嘴縫上,真不愧是日後的唐僧,那嘴叭叭的。

  至於楊戩跟哪吒,一個拿著三尖兩刃槍,一個拿著火尖槍,在後面上躥下跳的給自家兄弟助威叫好,這本來也沒啥,都有那麼個嘴碎的了,真不差他們兩個起鬨的,還能幫著分分神,省的自己直接都崩潰了。

  但是,這兩個不當人的,那槍尖兒是朝下拎著的,砸下去的時候也不是隨意砸的,只是一條條水脈跟供應此方氣運的靈脈。

  這幫壞小子,那是要把這碧波潭給挫成死水,林玉軒打眼兒就看出來這壞小子們的主意,萬聖老龍王掌管這一方水族,自然能感應到這裡靈氣的快速減少,立馬就反應過來這幾個小崽子的目的。

  但知道又能怎麼樣,只能一邊兒哭求他們高抬貴手,一邊兒大喊著自家願意賠償。

  第126章

  林玉軒這會兒其實想要轉身就走,等幾個小崽子鬧騰完了再過來的,但,他看著碧波潭萬千水族那絕望的眼神兒,到底還是心軟了。

  修行不易,一旦周圍的靈脈都被截斷,那碧波潭就變成了死水,不再有靈氣供應,這是斷絕了整個碧波潭水族的生機,業力實在太大了,幾個小崽子都要跟著受罰。

  最主要的是,這一切都是萬聖龍王跟萬聖公主父女兩幹的事情,但他們過了金仙期,能受福德庇佑。

  洪荒沒有凡間界那麼重視貞潔,其實就是這會兒的凡間界也沒有之後那麼中柱貞潔,所以,萬聖公主跟九頭蟲這事兒就有些類似後世的那種不道德,但算不上大罪。

  至於萬聖龍王投靠西方佛門,那佛門本就是由玄門分割出去的,只要萬聖龍王咬死了封神之前就與佛門之人交好,然後一口咬定,女兒的事情,真不知情,就算是玉帝都不能真的把他怎麼著。

  於是,林玉軒看了一眼旁邊的驚蟄,驚蟄這才過去將一群小崽子安撫住,畢竟,驚蟄可是紫薇大帝身邊左護法,尤其是,林玉軒本人還站在不遠處,他們哪敢不停?

  龍族的龍崽子們給林玉軒行禮後,趕緊給他散開一條路,那四害也第一時間收起那頑劣的表情,變得一個比一個乖巧。

  敖丙笑嘻嘻的過來道:「爹,我就是來給玉龍堂哥要賠償的,但這萬聖龍王父女竟然打算放賴,實在沒品!」這是標準的惡人先告狀。

  楊蛟悄悄看了一眼師父的臉色,發現林玉軒雖然面無表情,但並沒有什麼怒氣,心中大定,當即也過來行禮後,恭恭敬敬的道:「師父,徒兒見這萬聖公主實在不通教化,萬聖龍王又對其嬌慣異常。」

  「徒兒與孔宣師伯歷練的時候,深受啟發,認為應該給他們普及一下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希望通過教化,讓他們明白什麼叫禮義廉恥,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能深刻認識到錯誤,進行反省和檢討。」

  楊戩跟哪吒也趕過來,給林玉軒行禮之後,異口同聲的道:「師叔,我們就是負責烘托氣氛的,以便他們父女之後做事能三思而後行!」

  林玉軒聽得嘴角都抽搐了,就你們這一頓掄語加唐僧版論語,後面還幾乎是傾家蕩產的代價,他們以後肯定會牢記教育,做事三思而後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