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玉軒冷笑道:「他們王家人何事怕過陰司報應?都是長了一雙富貴眼,只能看到利益,只要有錢,他們什麼不敢做?」

  長安看著被澆透了的兩位少爺,心疼的道:「少爺、表少爺,您二位犯不著陪著這些人淋雨,奴才看著,您二位先進屋避雨吧?」

  林玉軒一想,可不是嗎,自己跟著在這兒被澆的根落湯雞似的,不是缺心眼兒嗎?

  於是道:「這些人捆好了扔這兒就行,你們也不用跟著受罪,左右就算跑了,那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賈瑚道:「長安,連著他們的那幾匹馬,也一併牽到後院兒,拿著草料餵好了,回去的時候還得靠著它們把這些人牽回去呢。」

  長安樂呵呵答應一聲道:「二位爺說的是,小的這就去餵馬,可不能禍害咱們得好馬。」

  劉姥姥看著還傻呵呵的躺在地上看戲的女婿,真恨不得過去掐死他,趕緊一菸袋鍋子抽過去,然後道:「還傻愣著做什麼,不趕緊去幫著少爺們幹活去?」

  說完,幾步走去了房裡,扯了兩塊兒原本是要給青兒跟板兒做棉衣里子的棉布,小跑的進了屋,有些不好意思的雙手捧到林玉軒他們的面前道:「二位爺,先擦擦身上的水吧。」

  「板兒他娘已經在燒姜水了,一會兒好去去寒,老婆子現在去給您二位燒個炭盆,好能烤烤衣裳。」

  她倒是想給林玉軒他們弄兩身換洗的衣服,但實在是沒有能拿出手的,家裡就王狗兒一個男人,總共就兩身換洗的,破舊不說,那大小也穿不進去啊。

  林玉軒擺擺手道:「您就不用忙活了,我們是有內力的,衣服一會兒就幹了,您也不比覺得不好意思,我們是朝廷命官,遇上事情,自然是要出手管的。」

  劉姥姥這樣,倒不是因為愧疚她利用了林玉軒的名頭,對於她來說,只要能讓兒孫過的好,臉皮又能值幾個錢,她只是希望林玉軒他們不要生氣,不要遷怒他們。

  這其實沒有什麼不對,林玉軒也不生氣,反倒是非常敬佩她的膽量和智慧。

  現在想來,原著里說的,去榮國府是沒有購買過冬的棉衣跟糧食,這話怕是不盡不實,沒錢肯定是沒錢了,但就看劉姥姥的為人,她怎麼都會想辦法渡過去的。

  而他們登門的主要原因,怕是想要借榮國府的勢,給那些逼他們還債的人看,讓他們知道他家也是有門路的。

  至於王熙鳳給的那二十兩銀子,也不是什麼突然有了善心,而是,她怕劉姥姥再登門說了實情,她跟自己姑媽王夫人放利子錢的事情暴露。

  同理,王夫人也怕暴露,自然也趕緊讓人放過了劉姥姥家,畢竟,因為這點兒小錢,壞了大事兒不值得。

  原著里沒有林玉軒這茬,估計這會兒王仁應該是在金陵老家,劉姥姥自然不會知道放利子錢的是王家人,心裡感激王熙鳳,這才有了後面救巧兒的事情。

  這場雨來的急走的也急,半個時辰後就又是大晴天,林玉軒也沒有心思去親自通知林如海等人了,就寫了信,讓夏至給送了過去。

  他們得趕緊回京,一個是防止泄露消息,得抓緊把剩下的證據收集好,再有就是,趕緊讓賈敷、賈赦以及賈政進宮請罪。

  主動請罪跟被查出來那是兩回事兒,現在,就算讓賈政寫休書,或者棄卒保車的跟賈政分宗都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賈家世代功勳,加上賈瑚這些年跟林玉軒身後立下的功勞,以及賈瑚現在的身份,只要他們及時主動請罪,看在他們確實不知情的份兒上,皇上還不至於按律處置他們。

  但林玉軒他們也沒想到,這放利子錢的事情,竟然還跟奪嫡牽扯在了一起,最可笑的是,想要奪嫡的不是皇上的兒子,而是皇上的兄弟。

  這裡牽扯了早就沒了權利的北靜王水溶、還在戍守的南安郡王以及一大半的八公十二候的那些後人,他們保的,正是甄太妃的小兒子。

  林玉軒是真沒想明白這些人的腦迴路,這不是作死嗎?以為就憑南安郡王手裡那不到十萬的兵馬?還是,就憑截留那些皇莊的糧食還有高利貸弄來的那些銀錢?

  據說,這些主意都是那個看著風光霽月,年齡不過十五六歲的北靜王水溶給出的,截留糧食是為了給南安郡王的兵馬準備糧草。

  至於放利子錢,取利都是小事兒,他們主要目的是大面積放印子錢,然後逼的民不聊生,最後不得不反了朝廷,這樣他們才能有機會藉機起勢。

  林玉軒也不知道是該說這些人陰毒,還是說他們天真了。

  當今不是原著中登基的七王爺,他有著嫡子的底氣,手下本就是支持他的大臣,不用受制於那些勛貴,自然也不會搞什麼省親、讓王子騰巡視,將人調出去之類的小手段。

  皇上非常乾脆的將王家誅三族,其餘族人流放,南安郡王、北靜王直接菜市口腰斬,其餘的族人也都直接被砍了,王夫人同樣沒有逃過去。

  不過,因為賈家及時主動請罪,兩府爵位各降一級,王氏所出子女,三代內不可出仕,賈政剝去官位,永不錄用,這些已經算是網開一面了。

  幸虧賈珠本就不是做官的,只是,他在廠子裡,這輩子應該也就只能做個技術員了,想要往上升,怕是沒有機會了,不過,有賈家跟林家,倒也沒有人會為難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