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說,這天眼瞅著要下雨了,先請客人進門的道理,還用我來教嗎?」將村長扒拉到一邊兒,又趕緊招呼林玉軒他們進屋。

  那村長似乎想要說什麼,只是,只張嘴喊了一聲娘,老太太就嘴皮子麻利的罵道:「你說,你咋就沒有你爺爺那精明勁兒,趕緊去把幾位貴人的馬牽到後院兒棚子裡,再給抱些草料。」

  村長似乎很聽老太太的話,也沒敢反駁什麼,就趕緊去接過明顯是做主的林玉軒跟賈瑚手裡的韁繩,領著驚蟄幾個將馬往後院兒牽去。

  長安笑著拿出一錠銀子道:「那就有勞村長了,能不能給我這馬兒拿上兩捧豆子摻著草料,再麻煩給我們家少爺們燒一壺熱水送來。」

  看著手裡的一錠銀子,那村長有些害怕的就這麼舉著手,是收也不是,很是為難,又看向了老太太問道:「娘?」

  老太太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娘什么娘,你拿著銀子去前邊兒豆腐坊里換兩袋子豆餅回來,再跟人買上一些好米,我讓板兒他娘給燒水去,一會兒再給貴人做些吃食。」

  那村長聽了,這才答應一聲,將手裡的一兩銀子給接了過來,林玉軒跟賈瑚有些詫異的看向老太太。

  那老太太立馬明白他們的意思,一邊兒招呼著他們繼續往屋裡走,一邊兒笑著解釋道:「我這女婿,是個好人,就是忒沒有主見了。」

  「我老婆子只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我這女婿,自從老頭子走了之後,就自己靠著兩畝薄田度日,我這女婿王狗兒見我自己過日子,又因一對兒女青兒板兒無人照看,便將我接到家中過活。」

  「他呀,平日對我也是跟親兒子一樣孝敬,老實本分,就是自己沒有主見,隨了他老子,沒有他爺爺那股精明勁兒,但也是因此,我是放心將姑娘給他的。」

  臨著關門的時候,又朝院門口喊了一嗓子:「青兒、板兒,趕緊回屋,一會兒雨下來了,還不得澆了你們?要是得了風寒,看你們怎麼辦?」

  第69章

  林玉軒跟賈瑚走進門,屋裡的擺設十分簡單,不過收拾的乾乾淨淨的,最貴重的應該就是靠牆邊兒的書桌上那幾本不知道翻了多長時間的啟蒙書。

  桌子旁邊的地上還有兩個折籮的沙盤,頂上那個還有一些看著就稚嫩的筆跡寫出來的字,應該是門口那兩個孩子寫的。

  老太太先是去了旁邊兒屋的窗戶下,叫自己女兒燒水送過來,得了女兒答應之後,也不知道從哪兒端過來個小竹簸籮,上面放著些山里摘得野果子,已經洗的乾乾淨淨的了。

  她似乎有些緊張侷促,將牆角處立著的炕桌放在炕中間,然後把小簸籮放上去,帶著些討好的說道:「兩位貴人別嫌棄,吃點兒果子解解渴?洗的乾淨著哩。」

  林玉軒趕緊笑道:「老人家不用這般,我們就是路過,叨擾了主人家,您再這般客氣,可就讓我們兄弟不好意思了。」

  賈瑚也附和道:「我姓賈,單字瑚,我這表弟姓林,名玉軒,老人家直接叫我們名字就好,也不用緊張,我們沒有那麼多說道。」

  老太太愣了一下,然後有點兒不確定的問道:「賈瑚?您是京城榮國府里,長房的大少爺?」

  賈瑚也是一愣,問道:「老人家認得我?不過,榮國府那是祖上的榮譽,我們這些後人不爭氣,現在已經是榮侯府了。」

  老太太笑道:「要是算起來,說句攀附的話,我們家還真跟府上能論上些胳膊肘玩兒的關係。」

  賈瑚一聽來了興趣兒,問道:「那老人家您貴姓?」

  老太太引著他們坐到炕上,自己這才挨著炕沿兒坐下之後道:「我夫家姓劉,人家都稱呼我劉姥姥。」

  賈瑚心裡默數自己認識的人里,真沒想到哪裡有這麼一門親戚。

  劉姥姥繼續道:「跟你們府上能拉上關係的是我那過世的親家,我女婿的祖父,當初也是在京城做了個小官兒,後面就跟貴府二太太娘家連了宗,只是掛個名,有個說頭。」

  「我這女婿跟他爹,都是死腦筋,是個要臉兒的,覺得這樣認下的關係打嘴現世,所以打從他祖父去了之後,他們爺倆就窩在這村子裡,並沒有什麼走動,瑚少爺沒聽過也是正常的。」

  賈瑚一聽就明白了,這跟王家有關係其實就是那麼一說,本身既沒有血緣,宗族上也沒有什麼記載,不過就是一種官場攀附靠山的手段。

  有的為了自己能在官場站住腳,不要麵皮的,甚至會認個比自己年紀還小的做乾爹,認個叔叔、爺爺什麼的,做不得數。

  正說著呢,劉姥姥的兩個外孫女跟外孫子一人端著一個裝了碗熱水的托盤走了進來,劉姥姥眼尖,趕緊起身去接過來。

  然後不由得罵了一句:「你們娘這輩子算是不頂用了,這裝水的碗就讓你們兩個小孩家家的端過來,要是灑了燙著你們,我看她怎麼辦!」

  林玉軒從進了院子開始,就猜出來這家人的身份了,別看劉姥姥就是一個農村老太太,但她卻是有大智慧又懂得感恩的好人。

  比他那個女婿有擔當,有膽識,也知進退,也不知道這樣的人,怎麼會教出唯唯諾諾的女兒的。

  書中記載,劉姥姥之所以舍了臉皮去登賈家門求助,也是因為年關將近,家中貧寒,連過冬的一應吃穿都沒錢置辦。

  她女婿王狗兒在家生悶氣,拿著妻兒說嘴撒氣,女兒劉氏也不敢頂撞,劉姥姥看不過,便提出叫王狗兒尋王家救濟,王狗兒覺得打嘴現世的不肯去,劉姥姥這才帶著孫子王板兒進京,最後因為王家主家不在,尋去了榮國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