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鮮加工不好全是腥臭味兒,少有的好吃的,也沒有辦法運送出去,在這裡沒有出路,早晚得餓死,所以少有人在這裡定居,這麼一大片地方,就只能這麼白白的浪費著。

  再有一個,林玉軒發現,現在的兵將都因為缺鈣等原因,不能承受高強度的訓練,不然很容易出現骨折等情況。

  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窮文富武,想要煉武,家裡沒有點兒家底兒給補充營養,根本就不要想了,而來當兵的,又哪有幾個家境好的。

  至於朝廷,能保證這些人吃飽都難,又怎麼可能會有餘力像現代那樣考慮什麼營養餐之類的調理身體。

  所以,林玉軒就打算用烘乾的海米、昆布、魚乾、干蝦等,來給士兵補充營養,這玩意兒便宜量大好保存,出去執行任務的時候,弄點兒熱水一衝就是一碗美味營養的湯,再不濟,就著乾糧吃也行。

  同時,收拾出來的魚的內臟或者臭掉壞掉的臭魚爛蝦,拿來摻著糠麩麥皮之類的餵養雞鴨鵝,那家禽產蛋多還有營養,能省下大筆的軍費還能更好的給將士補充營養。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當年抓住的麥金利等人,說出了珍妮紡織機的大概情況,只是因為他們也沒有太注意過,只能將聽說的講出來。

  現在的太上皇當年就派人去了麥金利的老家,歷時三年,這邊兒的人才想辦法通過做維修的學徒工得到了圖紙,然後才費勁兒傳回了國內。

  知道了那珍妮紡織機的情況,這邊兒工部很快就研究出來了,甚至還加以改進,讓織布機織出來的布更加結實耐用。

  但兩皇在看到實驗結果的時候,沉默了,不是效果不好而是效果太好了,只要這東西面世,並且大量生產,那麼百姓再不必為衣不蔽體發愁。

  可是,穀賤傷農,同樣的道理,一台機器至少能趕上一百個織娘,那些以此為生的織娘又該怎麼活?

  所以,不管是做出來的織布機還是後面因此舉一反三研究出來的半自動割稻機之類的,都暫時擱置在工部倉庫里吃灰呢。

  林玉軒就打算從這裡開始,讓朝廷招收大量的工人勞動,弄出國營廠子的雛形,自然也就會因此缺少人手,那麼,紡織機跟那些研究出來的機器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同時,也是給皇上提醒,這開源節流,只有開源才是根本,只要發展夠快,人手永遠只有不夠用沒有用不完的道理。

  受現代教育影響,林玉軒深信,只有自身強大才能不懼他人覬覦,他想要在這一世的有生之年,將國力推動起來,讓那些屈辱的歷史,永遠不要降臨。

  必要的時候,其實也可以讓人去那些蠢蠢欲動的國家搜刮打壓一通,那些作為攪屎棍的國家,不能起來其實是地球的幸事。

  林玉軒這人,心軟願意做善事,幫助人,但他其實還是個非常嚴重的憤青,前世今生,他做好事的範圍都是自己國家,可能在有些人的眼中,他這樣是有些狹隘。

  可是對林玉軒來說,他情願狹隘,也不願意資助那些曾經欺負過自己國家的國人,他覺得,他又現在的好生活,都是前輩們用血肉換回來的。

  他沒有資格,也沒有理由在享受先人蔭蔽的情況下,再去資助那些傷害先人的子孫們,那叫數典忘祖。

  所以,在前世,林玉軒為國家做了那麼多好事,捐助受災地區,建立希望小學,修建綜合性福利院接收社會上老弱病殘,但他從來沒有給國際上受災的國家捐助過哪怕一分錢。

  就在林玉軒跟賈瑚忙的腳打後腦勺的時候,他們沒想到賈母竟然又出了么蛾子,直接走了甄家的路子,把賈元春送去小選了。

  這個是真的沒想到,因為,不管賈政再怎麼樣,那也是賈瑚的親叔叔,不看僧面看佛面,賈瑚還是想著能幫一把,所以,打算將賈政提過來跟著建造這邊兒的加工廠。

  到時候,有了功勞,賈政未必不能被提上去,到時候無論是賈珠的親事還是賈元春的親事,都是好的。

  林玉軒也覺得,賈政若是仕途有望,也不必想著靠著裙帶將女兒送進去的事情,也就不會有後續的麻煩,到時候沒有了省親的差頭,自然就不會有那些糟心的事情。

  但是,最後竟然還是回到了原點,賈元春照樣進宮參加了小選,林玉軒頓時覺得有些無力。

  更讓他無力的是,林玉軒跟賈瑚找到賈元春,跟她講了公中女子的不易,表明只要她願意,會幫她落選,重新找個門當戶對,人品尚佳的親事的時候。

  賈元春當場拒絕,甚至在言語中多有嗔怪,意思很簡單,就是他們都看不得她好,若是他們當初幫忙,走了大選的路子,何至於現在要走小選,做伺候人的事情。

  林玉軒跟賈瑚氣的,直接甩袖子不管了,他娘的,真是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說實話,林玉軒跟賈瑚挺想不明白賈母跟賈元春的想法的,泛著好好的姑奶奶、當家太太不做,為什麼非要去進宮去看人家的臉色,遭人打罵,又不是家裡實在沒有出路了。

  不過,很快,林玉軒就顧不上生氣了,他現在每天除了監督下人打掃林家老宅,張羅添補吃穿用度和擺設之外,就是掐著手指頭算著賈敏跟黛玉上京的時間。

  這個還是因為林玉軒弄的修建鹽池的事情,讓那些鹽商有了察覺,當然也可能是朝中利益受到威脅的人特意透露出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