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得不說,甄氏能夠盛寵幾十年,最風光的時候,連皇后都得退避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做法實在是聰明。

  后妃自縊是大罪,所以,她沒有以死謝罪,用死逼迫太上皇跟皇上,而是選擇落髮出家,畢竟,二皇子是她生的,她肯定是逃不過追責。

  同時,她更知道,這次不管是太上皇還是皇上,都一定是要攻打茜香國以及倭寇這兩個狼子野心的國家,不僅是為了臉面,也是為了江山社稷,必須將這樣覬覦河山的賊子徹底消除,清除隱患。

  那麼,打仗就要銀子,而國庫的銀子,卻十之七八都被朝臣給借走了,現在怕是除了林如海這幾年拼死拼活在鹽道上薅回來那點兒錢,其他的都是借條。

  既然要打仗,這欠銀就得往回收,可太上皇跟皇上哪好意思主動開口討要祖宗同意外借的銀錢,而朝臣也沒有誰願意頂著所有人的怨恨做這個出頭鳥。

  所以,這就是甄家自保的良機,雖然會因此得罪大批朝臣,但太上皇跟皇上也不得不看在銀兩的份上,不僅不會遷怒甄家,反倒還會作為榜樣獎賞甄家,這樣,甄家也就算是渡過了這次危機。

  果然,甄家將家裡的很多產業還有當年斥巨資,用於接駕才修建的花船都給拍賣出去,然後將白花花的銀子送回京城,入了戶部之後。

  太上皇大筆一揮,不僅表揚了甄家,還給甄家現任家主甄應嘉封了個金陵省體仁院,負責江南絲綢供應事宜。

  官職不高,也就是個從五品的地方官,但卻也算是個油水十足的肥差,但因為跟原著的官職中差了個欽差二字,地位就天差地別了。

  說白了,太上皇給甄家這個職位,還是因為知道,甄家現在,除了因為曾經接駕過,所以不能出手的祖宅,再沒有什麼產業。

  一時間又想起來自己奶娘一家往日的好,這就心軟了,不想奉聖夫人晚年淒涼,生活困苦,加上甄氏出家,二皇子如今也已經自盡。

  二皇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自己疼寵多年的愛子,可是死前卻悽厲的問太上皇,為什麼要做出疼愛自己的樣子,給自己錯覺,讓自己有了爭奪的心思。

  問他,做出那些表象,是不是就為了給他真正疼愛的太子做磨刀石,最後,在狠狠地劃開自己頸動脈的時候,留下的最後一句竟然是,若有來世,再不入皇家。

  這些話,在太上皇從失去愛人的悲痛中冷靜下來之後,無疑是剜心之痛,天地良心,他寵甄氏,疼愛她所出的孩子,根本原因就是,他壓根就沒有讓甄氏孩子繼位的打算。

  畢竟,甄氏說白了就是個奴才爬上位,他可以因為她那張臉寵她,給她榮華富貴,縱容她的小性子當情趣兒,但絕對不會讓一個奴才秧子生的孩子繼位。

  但此時細細回想,其實還是自己做錯了,是自己沒有處理好,才讓他們生出了不該有的想法,卻忘了,同是皇子,老二他們為什麼就不能有那些想法?

  母妃得寵,有親兄弟幫扶,母族強勢有錢有勢,是皇上心腹,作為最受寵的皇子,人家憑什麼不能有非分之想?

  想通了,太上皇也就心軟了,原本是想要將二皇子屍體扔出去餵野狗的想法也打消了,反倒命人好好的裝殮了他,給他找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葬了,又讓皇上安頓好他的妻子兒女們。

  對二皇子可以因為父子血脈親緣,選擇人死萬事休,其他人可就沒那麼好過了,抄家滅族的海了去了。

  當然,有罰就有獎,嚴大人直接就被封做了承恩公,林玉軒跟賈瑚被太上皇認作干孫子,加上此次二人功勞甚大,賈代善救駕而亡。

  所以,二人分別得了個伯爵,賈珍也順便撈了個男爵,並且從那些抄家得來的院子裡,按照品級規格,分別賜予了爵位府。

  也就是說,三人有了自己的爵位,他們家裡的爵位已經可以給弟弟繼承了,或者,等成親之後,讓自己的子嗣去繼承。

  三人自然是不會想著家裡的爵位了,畢竟,老話說得好,好女不穿嫁時衣,好男不吃分家飯,既然自己能掙到爵位,那他們相信自己的兒孫同樣能靠著自己的雙手掙到自己想要的。

  尤其是賈瑚跟林玉軒走這一趟,回來再看看那所謂的四王八公十二候這些功勳家族後人,更是明白,與其留下萬貫家財,用功勳隱蔽後人,不如讓他們真正的掌握生存本領。

  又獎賞了類似馮唐將軍這樣救駕有功的官員之後,就欽點了保齡侯史鼒為遠征討伐元帥,帶三十萬大軍出征攻打茜香國、倭國以及真真國這些涉事謀逆附屬國。

  史鼒領命後,挑選兵將的時候,王家二子王子騰主動請命,隨行出征,史鼒與其交談,發現他確實是個有本事的將帥之才,便同意其作為自己的左衛隨行。

  大軍很快開拔,皇上帶著百官前去踐行,之後,整個京城都變得安靜了不少,賈家更是因為兩位當家人辭世,閉門守孝,年節也沒有慶祝,只是在大年初一的時候,聚在一起祭祖。

  賈寶玉是在轉年四月二十六出生的,林玉軒是萬萬沒想到,賈家都這樣了,賈代善還在熱孝期,賈母跟王夫人竟然還能愚蠢的干出故事裡的事情。

  又是大肆宣揚哥兒銜玉而生,又為了壓壓哥兒的福氣,大把的撒喜錢,讓所有路過的販夫走卒都喊哥兒的乳名寶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