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次敬獻火銃,還有那三個人,已經是大功勞,為父可暫時在朝堂中站住腳,但你外祖父在朝的時候,咱們家就得暫時蟄伏。」

  「我之後會找機會跟理藩院的人,學一下日不落語,然後將這些藩國的糧種在咱們京城的莊子上培育。」

  「三兩年之後,此番功勞的餘威也消的差不多了,再敬獻糧種這又是一番功績,到時候林家就能安穩了。」

  他沒說的是,他會秘密找人燒制玻璃,給兒子留下大筆基業,還有那筆記本里記載的東西,翻譯下來之後,也許日後能助兒子一臂之力。

  至於他自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拿到現代,林如海就是個純粹的文科生,理工的東西,他看著就頭疼。

  而林如海敢私藏這個,也是算準了這兩個箱子應該不屬於那三人的任何一個人,因為,他剛才仔細看了一下兩個箱子。

  一個裡面都是各種吃食還有幾樣餐具,另外一個裡面是一些換洗的衣物,但都是非常粗糙,甚至還有些補丁,不符合那三人的身份。

  跟那三人換下的衣服的質量還有花紋樣式明顯不是一個階層的人所擁有的,這個本子是林玉軒在箱子的夾層找到的。

  應該是船觸礁的時候,他們就近順手找到的兩個救命箱板,之後也沒有想到過來的下層人員里竟然有人記錄了這些要命的東西。

  林玉軒不在意的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之後,就被林如海抱起來,然後命人進來把這兩個箱子整理一下,找出沒有徹底腐敗的糧種之後,運進京城。

  到時候他會主動上摺子,言說,這些東西,既然番邦能種植好並作為主食,他相信在大原朝的土地上同樣也能成功,然後讓百姓多一些食物飽腹。

  所以,他願意在自家的莊子裡實驗耕種這些農作物,這樣的要求,皇上肯定會大力支持,他正好也能在將這個事情過明路的同時,給自己蟄伏的時間。

  最主要的是,他實驗農作物,是得到皇上應允支持,那功勞自然多在皇家,是皇上英明,到時候既不用擔心功高震主,又給林家留下了保命的功勞,同時皇上還得記得林家的好,也會重用敬獻有功的林如海,簡直是一舉多得。

  林玉軒也瞬間想明白了林如海的意圖,心裡也不得不感嘆,難怪自己這個便宜爹,能在虎狼環繞的情況下,還能連續坐穩巡鹽御史這樣危險的位置,並且為國庫籌集大量的鹽稅。

  第9章

  林如海帶著林玉軒連夜趕路,終於在卯時之前趕到了京城,將早就睡得小臉兒紅撲撲的兒子交給妻子,簡單交代兩句之後,就趕緊找到老丈人往午門走去,然後坐在老丈人的轎子裡等待皇上召見。

  這邊兒的事兒跟林玉軒沒有關係,林玉軒在被林如海交到賈敏懷裡的時候就知道,不過,他沒有睜開眼睛打擾自己爹娘互訴思念之情,而是選擇繼續睡覺。

  林如海跟賈代善忙了兩三天,終於趕在中秋節的時候徹底落定,賈代善這邊兒倒是沒有太大的封賞,但皇上親自為賈赦賜字:恩候。

  賈代善那是心裡都樂開花了,別看就這簡簡單單的賜了個字,卻是相當於變相的允諾,未來賈赦繼承爵位的時候,只要不是自己作死,那就是一個妥妥的侯爵。

  若是沒有這個恩典,賈赦文不成,武不就,沒有功勞傍身,按照規矩,那最多就是個一等將軍的虛爵,這還得是看在賈代善多年來的軍工積累的餘蔭。

  至於原著中,賈赦也得到了這個字,但最後卻仍然只是個一等將軍,參考賈代善突然舊疾爆發而暴斃,還是在那壞了事的老忠義親王那樣特殊的時間段,估計是參合進了奪嫡這樣要命的事情中,受了連累。

  所以,這對於賈代善來說,那是比賞賜金銀珠寶更貴重,因此,賈代善對自己這個女婿更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連帶著對林玉軒這個淘氣有福氣的外孫兒也格外的喜愛。

  當然,這是因為林如海儘量把兒子的情況給隱瞞了,只是說最開始的時候,林如海是因為林玉軒要看熱鬧,後面又被火銃吸引,才讓他注意到麥金利,剩下的事情全部掩蓋掉了。

  林如海自然是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人,金銀布匹等不記,單是職位就直接被任命為御史台察院正四品右僉都御史,兼五品翰林院學士。

  翰林院學士,這個就是個虛職,除了彰顯身份清貴之外,沒有什麼實權,但這右僉都御史就不一樣了,那是非皇上親信不得任職。

  御史台其屬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說白了,這台院就是監督皇上言行的,殿院是監督皇宮內的禮儀,而察院,是監察百官,乃是天子耳目。

  另外,四品官職,算是一個分水嶺,四品就有了上朝進殿的資格,雖然,每天的早朝只能靠近門邊兒站著,但五品往下卻只能殿外聽朝。

  林家跟賈家可以說是一時間風頭無兩,但賈代善跟林如海卻十分清楚,此時不能張揚,所以,除了除服宴時宴請了一次親朋故舊之外。

  就連中秋節,也只是兩家以及寧國府還有賈家姻親史家、張家跟王家聚在一起吃了一頓螃蟹宴之外,一直閉門謝客,翁婿倆是極盡低調。

  雖然喜好熱鬧張揚的賈母雖然不高興,但此時賈代化、賈代善都在,賈母也不敢違背族長跟丈夫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