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許杏帶著兩個兒子見了禮,又一起去正房拜見金氏老太太。
家裡有幾個婆子伺候,許杏也沒多打聽,長青給家裡留下了那麼多銀錢,再加上幾十畝地的出產,金氏兩婆媳完全可以過得非常舒服。也正如她所料,金氏幾乎沒見變化,精神矍鑠,滿面紅光,倒是趙氏臉上的皺紋明顯了許多,頭髮花白了,瞧著也透出了幾分老態。
「回來了就好,好生歇著,別耽誤了考試。」金氏看著堂下給自己磕頭的曾孫們,也沒特別歡喜。
許杏雖然許久不在老宅,可是對她們都了解得很,見此情形也不生氣。至於兩個孩子,本來跟老太太也沒感情,禮數盡到了就起來了。
晚上的家宴之前,趙氏進了許杏他們住的跨院,說起了這幾年的變化:「也寫信,你們可能也都知道了。那兩房都沒搬走呢,當初分家的時候你們兩口子都大方,這麼大的宅子,等我一死,就徹底是他們那娘倆的了。」
許杏知道她的為人,假裝沒聽見這句話,直接問:「那他們都在家嗎?」
趙氏搖頭:「那倆娘們還在爭你爹留下的那個鋪子呢,都在府城住著,等閒也不回來。小丫頭說了婆家,倒是在家裡住著,等會兒吃飯就出來了。范長平也娶了老婆,有了個小子,都在府城呢,他老婆就是府城的,家裡也是做買賣的。」
許杏這才想起來,長青還有個庶妹,年紀比欣姐兒還小些,如今定親倒挺早的。她這麼說,趙氏就道:「也是剛定下來,她娘,哦,姨娘,咳,我也不想當她娘啊,反正就是那個女人吧,她也是挺費勁的,給找的縣城的陳員外家的小兒子,也是個庶子,不過聽說家裡挺有錢的,也有地也有宅子,分家都能分一份。她還怪會想的,沒找那些秀才老爺,說是怕人家看不起她閨女。不過也挺好,那些讀書的,說不定就想借著這個事兒攀長青的關係,她倒挺知道好歹。」
許杏看著她的神色,問:「您不討厭她們母女了?」
趙氏嘆口氣:「討不討厭的,你爹都死了那麼多年了。她們娘倆不惹我煩,我還能怎麼滴。總比那娘們幾個強,我都煩死他家那小子了,可比不上咱們寧哥兒跟正哥兒。要不,這回你們考完了,把正哥兒跟他伺候的人留下吧?」
第238章 母子返鄉(下)
許杏剛覺得趙氏變了,這一句話又現出了原形。
「你們娘們躲起來說什麼話呢?聽說我的大侄孫回來了,快叫我看看!」范氏人被丫鬟攔在了外頭,聲音卻傳了進來。
許杏便也沒有回答趙氏的話,而是出去迎了范氏進來,不管怎麼說,禮節還是要做足的。
這麼看著,范氏倒不大顯老,還是從前的樣子,不過身上的衣裳要比從前精緻許多。她進了門,先是把兩個孩子誇了一通,又拉住了許杏的手:「哎呀,你看看,你這養得可真好,三十多的人了,還跟十七八的小丫頭似的,到底是當大官太太啊,我家那兩個兒媳婦都難看得不行。」
這種比較毫無道理,而且十分冒犯。許杏並不打算慣著她,便道:「您這說的哪裡話,您讓兩個表弟妹多休息些,人自然就養好了。」
誰不知道範氏刻薄貪財的性子,便是如今日子好過,她對待兒媳婦也不怎麼厚道,吃穿沒少,可是操心受累的活計多得很。許杏其實不太知道其中的細節,不過這麼說,也算是戳到了范氏的痛腳,讓她尷尬了一瞬。
不過也就是一瞬而已。她馬上就轉移了話題:「大侄兒不能回來哈,他們當官的人也不能說走就走的。你們這回回來多住些日子吧?欣姐兒呢?咋沒回來啊,都長成大姑娘了吧。」
這還是回到家裡以來,范家人第一次問起欣姐兒。
許杏雖不至於生氣,卻也實在是高興不起來,老太太金氏重男輕女,趙氏倒號稱是疼愛孫女的,可是一見面就忙著說自己的事兒,也沒說問問孫女如何,可見還是她自己的感受最要緊了。
誠然這樣計較有些小氣而且矯情,可是作為一個母親,自己的孩子被至親長輩忽視,她還是心下非常不快。當然她也不好把這種情緒帶出來,便道:「欣姐兒如今大了,又定了親事,等閒不好再出門,就讓她待在府里,正好我不在,她管著家裡的一應事宜,也是個鍛鍊。」
「已經定下親事了啊?咋也沒來個信說說呢?什麼時候的事啊?」趙氏連忙問。
金氏也看了過來。
許杏便道:「是上年年底的時候定的。剛定下來沒多久宮裡就沒了一個老太妃,京城裡都守孝了,就不好再說這些,孝滿了以後我們就收拾著準備家來,便想著我親自跟你們說吧。」她是稍微模糊了一下時間線的,畢竟她跟長青都不想太早讓老家這邊知道,誰知道她們會在外頭說些什麼呢?
「定的是個什麼人家?當大官的吧?」范氏問。
「嗯,是當官的。靖北侯的孫子,今年十六了,現在是個守備。」許杏儘量言簡意賅。
「那是大兩歲還是三歲?」范氏的記性挺好,「咱們欣姐兒到今年秋天十四哈,虛歲也就十五了,什麼時候成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家裡有幾個婆子伺候,許杏也沒多打聽,長青給家裡留下了那麼多銀錢,再加上幾十畝地的出產,金氏兩婆媳完全可以過得非常舒服。也正如她所料,金氏幾乎沒見變化,精神矍鑠,滿面紅光,倒是趙氏臉上的皺紋明顯了許多,頭髮花白了,瞧著也透出了幾分老態。
「回來了就好,好生歇著,別耽誤了考試。」金氏看著堂下給自己磕頭的曾孫們,也沒特別歡喜。
許杏雖然許久不在老宅,可是對她們都了解得很,見此情形也不生氣。至於兩個孩子,本來跟老太太也沒感情,禮數盡到了就起來了。
晚上的家宴之前,趙氏進了許杏他們住的跨院,說起了這幾年的變化:「也寫信,你們可能也都知道了。那兩房都沒搬走呢,當初分家的時候你們兩口子都大方,這麼大的宅子,等我一死,就徹底是他們那娘倆的了。」
許杏知道她的為人,假裝沒聽見這句話,直接問:「那他們都在家嗎?」
趙氏搖頭:「那倆娘們還在爭你爹留下的那個鋪子呢,都在府城住著,等閒也不回來。小丫頭說了婆家,倒是在家裡住著,等會兒吃飯就出來了。范長平也娶了老婆,有了個小子,都在府城呢,他老婆就是府城的,家裡也是做買賣的。」
許杏這才想起來,長青還有個庶妹,年紀比欣姐兒還小些,如今定親倒挺早的。她這麼說,趙氏就道:「也是剛定下來,她娘,哦,姨娘,咳,我也不想當她娘啊,反正就是那個女人吧,她也是挺費勁的,給找的縣城的陳員外家的小兒子,也是個庶子,不過聽說家裡挺有錢的,也有地也有宅子,分家都能分一份。她還怪會想的,沒找那些秀才老爺,說是怕人家看不起她閨女。不過也挺好,那些讀書的,說不定就想借著這個事兒攀長青的關係,她倒挺知道好歹。」
許杏看著她的神色,問:「您不討厭她們母女了?」
趙氏嘆口氣:「討不討厭的,你爹都死了那麼多年了。她們娘倆不惹我煩,我還能怎麼滴。總比那娘們幾個強,我都煩死他家那小子了,可比不上咱們寧哥兒跟正哥兒。要不,這回你們考完了,把正哥兒跟他伺候的人留下吧?」
第238章 母子返鄉(下)
許杏剛覺得趙氏變了,這一句話又現出了原形。
「你們娘們躲起來說什麼話呢?聽說我的大侄孫回來了,快叫我看看!」范氏人被丫鬟攔在了外頭,聲音卻傳了進來。
許杏便也沒有回答趙氏的話,而是出去迎了范氏進來,不管怎麼說,禮節還是要做足的。
這麼看著,范氏倒不大顯老,還是從前的樣子,不過身上的衣裳要比從前精緻許多。她進了門,先是把兩個孩子誇了一通,又拉住了許杏的手:「哎呀,你看看,你這養得可真好,三十多的人了,還跟十七八的小丫頭似的,到底是當大官太太啊,我家那兩個兒媳婦都難看得不行。」
這種比較毫無道理,而且十分冒犯。許杏並不打算慣著她,便道:「您這說的哪裡話,您讓兩個表弟妹多休息些,人自然就養好了。」
誰不知道範氏刻薄貪財的性子,便是如今日子好過,她對待兒媳婦也不怎麼厚道,吃穿沒少,可是操心受累的活計多得很。許杏其實不太知道其中的細節,不過這麼說,也算是戳到了范氏的痛腳,讓她尷尬了一瞬。
不過也就是一瞬而已。她馬上就轉移了話題:「大侄兒不能回來哈,他們當官的人也不能說走就走的。你們這回回來多住些日子吧?欣姐兒呢?咋沒回來啊,都長成大姑娘了吧。」
這還是回到家裡以來,范家人第一次問起欣姐兒。
許杏雖不至於生氣,卻也實在是高興不起來,老太太金氏重男輕女,趙氏倒號稱是疼愛孫女的,可是一見面就忙著說自己的事兒,也沒說問問孫女如何,可見還是她自己的感受最要緊了。
誠然這樣計較有些小氣而且矯情,可是作為一個母親,自己的孩子被至親長輩忽視,她還是心下非常不快。當然她也不好把這種情緒帶出來,便道:「欣姐兒如今大了,又定了親事,等閒不好再出門,就讓她待在府里,正好我不在,她管著家裡的一應事宜,也是個鍛鍊。」
「已經定下親事了啊?咋也沒來個信說說呢?什麼時候的事啊?」趙氏連忙問。
金氏也看了過來。
許杏便道:「是上年年底的時候定的。剛定下來沒多久宮裡就沒了一個老太妃,京城裡都守孝了,就不好再說這些,孝滿了以後我們就收拾著準備家來,便想著我親自跟你們說吧。」她是稍微模糊了一下時間線的,畢竟她跟長青都不想太早讓老家這邊知道,誰知道她們會在外頭說些什麼呢?
「定的是個什麼人家?當大官的吧?」范氏問。
「嗯,是當官的。靖北侯的孫子,今年十六了,現在是個守備。」許杏儘量言簡意賅。
「那是大兩歲還是三歲?」范氏的記性挺好,「咱們欣姐兒到今年秋天十四哈,虛歲也就十五了,什麼時候成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