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我就是不希望,與電影無關的話題分走屬於朗哥你的關注度,哪怕這個人是我,是我爸。」

  說完,他有些尷尬的撓撓頭:「呃,聽起來會不會有點病態啊?但我心理狀態沒有問題的,就是這樣想的。」

  蘇清朗:「......是有點病態。」

  抬手攬住陳泰的肩膀:「你不止是張曹的兒子,更是參演了《俠》這部電影的演員。劇組能夠給你和大牙一起上台宣傳的名額,對你們來說是機會,不應該錯過。」

  至於與張曹的父子關係再度引起關注這一點,之前在網上曝出只簡單的回應了,電影的宣傳活動上肯定會有記者提及的。

  「張導的名氣擺在那裡,大家對你和張導的父子關係感興趣,在所難免的......」

  見陳泰有點聽進去了,蘇清朗再接再厲:「我覺得張導也是希望你能參加的,他老人家一把年紀了,鄭阿姨的身體又不好,你這個當兒子的跟在身邊一起跑路演,也好有個照應。」

  陳泰聽了有些慚愧的點點頭。

  「阿泰,你知道我想要振興武打影視行業,不能僅僅靠我一個人,需要大家的加入,需要你的加入,你要早點習慣站在鏡頭前。」蘇清朗拍了拍陳泰的肩膀,一臉「我對你寄予厚望」。

  啊?陳泰似懂非懂,覺得振興武打影視行業這麼大的事跟自己沒什麼關係啊。

  但朗哥說什麼是什麼,他聽朗哥的。

  6月30日,電影《俠》在北城舉行定檔發布會,導演張曹攜蘇清朗、謝竹蘭、邊力夫等主創團隊出席了發布會現場。

  時隔十多年再拍武俠片,導演張曹不免被問。

  「張導,是什麼樣的契機或原因,讓您在十多年後選擇復出拍攝這一部武俠片?」

  張曹思考片刻,回答道:「首先很感謝投資商們的相信與情懷,他們覺得會有觀眾在期待(武俠片),我個人來說想劃上一個句號,《俠》也許會是一部告別之作。」

  快一年了,因張曹當初找回失蹤已久的兒子後,沒有接受過任何的相關採訪,現在到了電影的宣傳期,媒體們對此還是很感興趣,想挖話題。

  張曹對記者提問的關於兒子的話題,回答只點到為止,不願多談,表示等以後時機成熟了會考慮跟大家分享。

  除了導演之外,被提問最多的非蘇清朗莫屬。

  「蘇老師,你和張曹導演合作有什麼樣的感受?」

  「這是你第二次出演武俠片,扮演的男主角蕭柴跟《江湖之不負卿》的裴行天有什麼不同?」

  「在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你有著不少的打戲鏡頭,這一次在電影《俠》里的武打戲跟之前(比)有什麼不一樣的嗎?」

  「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電影的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有趣事情或是角色拍攝上面臨的挑戰?」

  這些問題都在蘇清朗的預料之中,前一天就打好腹稿了,回答得很輕鬆。

  接著輪到謝竹蘭和邊力夫被提問,都被記者提問到:

  和蘇清朗一起合作的感受?

  謝竹蘭由衷道:「和蘇老師一起合作了《俠》後,刷新了我對演員打戲的認知,蘇老師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動作演員......」

  邊力夫:「和小朗的合作非常愉快。」並笑嘆道:「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很欣喜動作戲後繼有人了......」

  龐牙和陳泰扮演的角色為男主的小夥伴,演員介紹個人角色時也被主持人請到了台上。

  台下記者知道陳泰是張曹的兒子,自然不會放過提問的機會。

  在前面,張曹已經回應過關於父子的話題了,一名記者向陳泰提出的問題是關於蘇清朗的。

  「聽說你能參演電影《俠》,多虧了蘇老師的引薦,那你是感激在蘇老師的引薦下拿到了這個角色,還是更感激因為演了這個角色,後面能夠機緣巧合的父子相認?」

  第126章 狂呼

  該記者的問題把陳泰,哦不,該叫張泰了(前兩天戶口本上改名成功了)。

  第一句把張泰出演「竹杆」歸功於「走後門」拿到的角色,第二句又把張泰的角色淡化,讓大家聚焦在張泰是張曹兒子的身份上。

  是一個缺德的陷阱問題。

  張泰被問得一愣,有點緊張的接過了主持人遞來的話筒,腦子有點空白,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怕說錯話落人口舌。

  張曹眉頭緊皺,臉色微怒的正要舉起話筒說話,被身旁站著的蘇清朗先一步抬手舉起了話筒,手肘「不小心」碰了一下手臂。

  帶著暗示的「肘擊」令張曹一怔瞬間冷靜了下來,意識到自己這一張口,在記者們的筆下該成了「護子心切」了。

  話筒伸到嘴邊,蘇清朗一臉坦蕩的開口:「因為一起合作過,覺得阿泰很適合『竹杆』這個角色,出演的人選剛好又沒有定下來就推薦了去試鏡。

  事實證明我的眼光沒有錯,阿泰試鏡後憑個人實力爭取到了角色,在電影裡的表現可圈可點。」

  大大肯定了張泰的個人實力。

  該記者卻不依不饒:「張泰本人能談談嗎?」

  朗哥都站出來維護我了,我不能一直躲在朗哥的後面。張泰有些緊張的捏緊了握著的話筒,偏頭與蘇清朗對視了一眼,表示自己可以。

  然後看向台下的那名記者,緩緩開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