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嘴角不禁上揚起來,心底流淌著一股暖流。

  他從未得到的,以另一種方式擁有了。

  肩膀一沉,一雙有力的手落在他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兩下。

  陳泰循著肩膀上的雙手,抬頭對上蘇清朗微笑的臉:「阿泰,往前看,別回頭。」

  「好好拍戲,專心搞事業。」

  陳泰喉頭哽咽發不出聲音,只能用力的點頭。

  電影《俠》的拍攝按部就班進行中。

  轉眼間,半個月的拍攝過去。

  這一天劇組出外景拍攝,取景的位置有些偏僻,演員們統一坐一輛大巴過來的。

  戶外的條件有限,劇組給主演們搭的一頂帳篷共用。

  候場的時候,大家擠在一間帳篷里休息。

  蘇清朗不在。

  謝竹蘭留意到蘇清朗又跟武術團隊混在一起,意味不明的來了一句:「蘇老師在片場很積極啊。」

  邊力夫放下手裡的劇本,往蘇清朗所在的方向看去了一眼,朗聲笑道:「我年輕的那會兒和小朗一樣,精力旺盛。」

  「想多學點東西,是個閒不住的。」

  「閒不住」的蘇清朗本人,正在跟武指於承術、於景澄探討要拍攝打戲的落地實現。

  開機前,關於男一號的打戲,導演張曹讓蘇清朗跟武術團隊溝通交流著來定。

  現在開機後,不止是打戲套招,連每場打戲的畫面設計都參與進來了。

  系統:「宿主,就當作是提前練手了。」

  蘇清朗:「......」我真的會謝。

  在片場就沒能停下來過。

  要背台詞,要準備角色的表演,要參與打戲的設計編排與拍攝......

  不禁陷入懷疑:以後真的有那個精力開戲自導自演嗎?

  「你在想什麼?」於景澄抬手在蘇清朗的眼前揮了揮。

  蘇清朗回過神來,轉頭沖於景澄一笑:「我在想,早點拍完收工回去可以點外賣吃,我不喜歡啃麵包哈哈。」

  「......」聽得於景澄嘴角抽抽。

  「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你的功夫跟誰學的?拍《江湖之不負卿》的刀法,拍《俠》的劍法,無一不精,你的腦袋裡好像裝了很多東西。」

  蘇清朗若有所思:「這是一個好問題。」

  「等這部電影進入宣傳期,肯定會有記者問我。在電影殺青前,我會想好答案,等我確定好了答案再告訴你。」

  於景澄:?什麼叫確定好答案,是等著你編好答案的意思嗎。

  「誒,張導叫我了,我先過去了。」

  相比於景澄的好奇,導演張曹似乎是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

  不好奇演員的功夫怎麼學來的,有多厲害。

  只關心演員要如何把角色演好。

  蘇清朗跟邊夫力的這一場打戲,男一號百里下雪屢次被打倒,身上多處劍傷,仍執著的比下去,最後卻連邊力夫扮演角色的一片衣角都沒有碰到。

  劇本上對男主角的描述——這是對劍術的「痴」。

  蘇清朗不知道什麼是對劍術的痴,只是按著自己的理解和感覺來演。

  演出來的效果還行?

  導演沒喊幾次「卡」,這場戲就順利拍完了。

  拍完後,張曹問蘇清朗的想法。

  「小朗,你代入角色,這一場比試的過程中腦子裡在想些什麼?」

  蘇清朗不假思索的回答:「想要贏。」

  「比試輸了後,在想什麼。」

  「要怎麼樣才能贏。」

  所以輸了,臉上出現的不是挫敗,更多的是思考。

  問完,導演張曹就不說話了。

  反倒是蘇清朗被問得一臉懵比,產生了好奇心:「張導,你和其他導演有點不一樣。」

  別的導演都是開拍前問演員問題。

  張曹是每次拍完了再來問蘇清朗問題。

  「或者說是對我和其他演員不一樣?」

  張曹對邊力夫、謝竹蘭和林苒苒等演員的角色,開拍前的講戲都有明確的要求。

  對蘇清朗有點像是放養式的,更多的是讓自我發揮。

  坐在監視器前的張曹沉默了一會兒,開口:「你的角色是這部戲的魂,很重要。」

  轉頭看過來,意味深長的:「小朗,你應該比我更懂角色。」

  蘇清朗若有所思:我比導演更懂角色?

  每部戲剛開拍即進入最迷茫的階段,要找角色的感覺。

  拍《新賭神》,第一次拍戲,角色戲份不多,只想著要把每一場戲拍好。

  拍《江湖之不負卿》,打戲多,感情戲有難度,一天十幾場戲,也忙於應對每一場戲的出演。

  拍《斧頭》,導演強勢,對角色的要求明確,也給蘇清朗留了發揮的空間,拍攝期間忙著揣摩角色,忙著如何去貼合瘋批角色......

  這次進組拍《俠》,開機半個月了。

  沒有一進組便一場接一場的高強度打戲,拍攝節奏很慢,也讓蘇清朗慢了下來,關於角色的思考最多,參與的也最多。

  張曹提起當初為什麼選擇讓蘇清朗來演百里下雪的原因。

  「除了有功夫底子,能扛得下來打戲的拍攝......」

  「還有一點,你的厲害沒有攻擊性,也有攻擊性,所以很合適出演百里下雪。」

  蘇清朗:?是誇我的意思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