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七月盛夏,如火如荼,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顧命大臣聯名上奏削藩,建文帝准奏,磨刀霍霍向皇叔。

  ☆、第280章 燕王反殺

  洪武帝根本沒有料到,他去世才兩個月,皇孫朱允炆就違背了誓言,開始對皇叔們動手了。

  二十幾個皇叔,應該先宰誰?這是個問題。

  先難後易,擒賊先擒王,就必須先對燕王朱棣動手。兵部尚書齊泰建議先出兵燕地,「……燕王乃藩王之首,其他諸王皆看燕王的眼色行事,一旦剪除燕王,其他諸藩之削,必如高屋建瓴,順勢而下,全功可竟。」

  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就要對勢力弱小的皇叔先下手了。黃子澄等人覺得燕王畢竟還沒有謀反的跡象和證據,齊泰出師無名,恐怕不得人心,建議先找幾個名聲不好的藩王下手,起震懾之意。

  於是這位太傅說道:「新君天資仁厚,不可妄動干戈,勞民傷財。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朱橚,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國丈馬大人,外祖父呂大人等習慣搞陰謀詭計,一對上這種真刀真槍的戰爭就縮了——畢竟他們都沒上過戰場,於是紛紛附議,從最「無能」的周王朱橚開始削起。

  朱允炆也覺得對付周王更容易,且不費功夫。況且正好瞌睡遇到枕頭——周王妃馮氏「大義滅親」,居然親筆上奏朝廷,說丈夫周王朱橚有謀反之心,在周王府私藏了龍袍!

  坤寧宮裡,朱允炆將馮氏的奏摺給了年輕的馬皇后,「你和馮氏有過一些往來,奏摺有幾分可信?」

  馬皇后看完了奏摺,沉思片刻,說道:「這奏摺確實來的太巧了,皇上正打算對周王動手,周王妃就立刻將證據送到手上,她是周王的結髮妻子,夫妻兩人不算親密,不過好像也沒紅過臉。」

  其實周王和馮氏,朱允炆和馬氏兩對夫妻的關係幾乎一樣,都是丈夫心有所屬,妻子心知肚明,夫妻相敬如賓,互不干涉,客客氣氣過日子。

  朱允炆問道:「你覺得其中有詐?」

  馬皇后說道:「倒也不是,就是覺得馮氏太心急了些,臣妾有點想不通。」

  朱允炆想了想,決定和妻子和盤托出,「其實太后曾經派人找過馮氏,以馮氏的弟弟馮誠做交易,朱守謙一直被監視投毒的事情就是馮氏寫信告訴燕王妃的。」

  居然還有這等事!馬皇后有些驚訝的看著丈夫。

  朱允炆說道:「太后年事已高,不易太過操勞,你執掌後宮,以後這些事情朕會和你商量。」

  如此看來,皇上已經徹底放棄了太后,視我為賢內助了!馬皇后大喜,說道:「既然如此,那馮氏檢舉周王的行為就說的通了,有一就有二,馮氏為了自保,乾脆放棄了周王。皇上,由此可見皇上是得民心的,否則馮氏也不會冒著栽贓夫婿的惡名來和周王劃清界限。」

  朱允炆點頭說道:「馮氏做得很好,朕打算立刻恢復她弟弟馮誠的官職,守護京師,馮家其他子弟也會得到重用。」

  馬皇后說道:「皇上聖明,如此一箭雙鵰,既有正當理由削了周王,也能得到馮家的擁護,以前宋國公馮勝是大明開國大將,馮家在軍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皇上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軍隊的擁護。」

  一舉兩得,朱允炆龍顏大悅,立刻下旨,吩咐曹國公李景隆帶著軍隊前往河南開封,將「謀反」的周王朱橚抓到京師!

  軍國大事塵埃落定,見朱允炆心情好,馬皇后乘機說道:「皇上,瑾貴妃的寢宮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都比照著臣妾的規格來的。」

  瑾貴妃就是常瑾了,她的真實身份見不得光,所以隱藏了姓氏,以名為姓,稱為瑾貴妃。

  朱允炆淡淡道:「知道了。你執掌後宮,這種事情以後不用來問我,瑾貴妃喜歡什麼,要什麼,你照著去辦便是。」

  馬皇后說道:「是,臣妾告退,看看寢宮裡有無疏忽之處,省的怠慢了瑾貴妃。」

  馬皇后能夠得朱允炆的充分信任,架空呂太后,和她商議起了國政,主要是她幫助朱允炆扛住了呂太后的強烈反對,將常瑾以貴妃的身份迎到後宮。

  河南開封,周王府。

  曹國公李景隆的軍隊包圍了王府,周王朱橚被人送藥鋪里抓回來,五花大綁跪在大堂里。

  朱橚從未如此狼狽,他大聲叫道:「李景隆!我一生只知行醫施藥,從來不沾權柄,不過問朝政,你將我強行綁走,還遊街示眾!侮辱大明親王,該當何罪?」

  李景隆拍了拍手,周王妃馮氏抱著一個小匣子,擱在朱橚面前,緩緩打開,裡面赫然是一件龍袍!

  馮氏哭道:「王爺,回頭是岸,認罪吧,你不能一錯再錯了!」

  盛夏七月,朱橚卻仿佛身處寒冬臘月,他僵在當場,難以置信的看著妻子:「你……你為何要污衊我?你我二十幾年的夫妻情分,就這樣出賣了?」

  馮氏羞憤交加,啪的一聲合上匣子,指著朱橚大罵道:「你還有臉提夫妻情分?你分明是個空心人!你那點情早就給了別人!我白白得了周王妃的虛名,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守在周王府這個活死人墓里!」

  「你對誰都好!對你四哥、四嫂,你的侄兒侄女們,甚至不相識的病人、乞丐都是你關心的,愛護的人!唯有我是個多餘的!你可曾想過我的苦楚?我恨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