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成均館類似明朝國子監,培養兩班貴族的官辦學院。

  因為上升通道的資源有限,高麗朝鮮都是從母法則,生母出身低賤,孩子再有才能,也不能入兩班貴族的行列。所以七點仙誓不為妾。

  ☆、第245章 燕王布局

  徐妙儀的第四胎從初孕時就很艱難,總是風波不斷,身為人母,本能愛護自己的孩子,儘量往好處想,讓自己開心些,可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隨著朱守謙押解入京的時間越來越近,徐妙儀未免焦躁起來了,加上秋燥,早上和朱棣用飯時,只是輕輕打了個噴嚏,鼻血就噴涌而出!

  太醫匆匆趕來,朱棣尤不放心,將親弟弟周王朱橚都叫來了,給徐妙儀診脈安胎。

  朱橚這八年醫術精益求精,早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徐妙儀這個入門師傅,他看了看太醫開的藥方,刪了幾味藥,減輕了份量,「四嫂身體的底子很好,不需要大補,少吃些藥,放寬心養胎便是。吃飯比吃藥重要,別本末倒置了。」

  朱棣將藥方交給了海壽去照著熬藥,朱橚看著親哥哥擔憂的模樣,清咳一聲,說道:「朱守謙的事情我也剛聽說了。四嫂,你在我心裡一直都是處驚不變,無所不能的人物,這個難關肯定也難不倒你,等他來到京城,我也會幫忙去宗人府打點的。」

  徐妙儀半臥在美人榻上,嘆道:「五弟,人真的會變得面目全非嗎?京城裡這些親王,十皇子魯王最為荒唐,可是聽他們數落表哥的劣跡,竟然比魯王還荒唐十倍。」

  大明親王二十幾人,二皇子秦王被罰的最慘,至今關在雞鳴山皇陵思過,但是秦王除了寵妾滅妻,毆打王妃王音奴外,其他的文采武略還算不錯,除了鄧銘,他沒有別的女人。而十皇子魯王妻妾成群,以貪財好色聞名京城。

  朱橚說道:「變壞很容易的,變好就很難了。靖江王在藩地作惡多端,激起民憤,他當街調戲軍官的妻女,軍官一怒之下包圍了靖江王府,若不是鎮守在雲南的黔國公沐英親自出面規勸,差點就鬧出兵變。沐英是父皇的養子,他秉性公正,不會胡亂污衊朱守謙的。」

  徐妙儀搖搖頭,「不管你們怎麼說,我都不信的。當年我外祖父也是被千夫所指,證據確鑿,可他是被冤枉的。謝謝你過來開導我,但我必須親眼見到表哥,面對面問他,一定有什麼原因的,我的表哥不是壞人。」

  朱橚說道:「好,宗人府那邊我會給你安排。不過你別抱太大希望,人真的會變的,不信的話,你看看我,看看二嫂。」

  沒想到自己脫口而出「二嫂」兩個字,朱橚先是一怔,而後自嘲似的笑了笑:「你瞧,我和王音奴曾經山盟海誓,生死與共,如今形同陌路人,時間和現實可以改變一切,人是會變的,你要學會接受現實。」

  朱棣送弟弟走出王府,說道:「四哥,最近不要出征了,等四嫂生了孩子再說吧,母子平安最要緊。朝廷那麼多武官,還有想出去建功立業的親王們,沒有你一樣能守住邊關。何況你北伐得勝歸來,也就十萬寶鈔的賞賜,不值得。」

  朱橚替哥哥打抱不平,父皇對徐妙儀根深蒂固的成見,也遷怒到了哥哥頭上去,獎懲不明,朱橚不服氣。

  朱棣說道:「賞賜什麼的都無所謂,歷練最要緊。我現在最擔心妙儀的身體,不會離開她半步。」

  朱橚點點頭,「我也覺察出來了,四嫂嘴上不說什麼,心裡還是生你的氣呢。你也真是,什麼都替她兜著,你區區一個親王,還能隻手遮天,替她兜一輩子不成?現在好了,兜不住了,罪魁禍首朱守謙還沒來京城,四嫂的怒氣全都發泄在你身上。你真是自討苦吃。」

  朱棣嘆道:「我情願她打我罵我,可是她一言不發生悶氣,我很是揪心。」

  朱橚說道:「我有一計,或許可以替四哥解憂。」

  朱棣忙問道:「何計?快說!」

  四哥四嫂夫妻情深,朱橚很是羨慕,說道:「你是當局者迷,仔細想想,四嫂最聽誰的話?這世上唯一能鎮得住她的人是誰?」

  不是丈夫朱棣,更不是公公洪武帝。對於洪武帝,徐妙儀向來是陰奉陽違,外表恭順,內心逆反。

  朱棣眼睛一亮,「對,我這就請道衍禪師來燕王府開導妙儀,妙儀最聽他的話了。」

  兄弟多年,朱橚總算幫哥哥一個小忙,有些小自得,「這就是對了嘛,道衍禪師的話連父皇都能聽進去,何況四嫂呢。好好陪著四嫂,這一胎比前面三個孩子都調皮。不過最近聽說邊關又不太安寧,萬一皇上命你出征,你還能抗旨不成?」

  朱棣淡淡道:「不要緊,因為很快父皇要面對更緊急的事情,他不會讓我去邊關的。」

  朱橚平日都在藥鋪,對政事幾乎一無所知,問道:「何事?」

  已經快到大門口了,朱棣將藥箱遞給弟弟,「你安心做你喜歡的事情就行了,外面的事情不要過問,這陣子不會太平。」

  雖然不懂朱棣說的是什麼意思,但四哥肯定是為了他好,朱橚對哥哥深信無疑,便不再深究,回到藥鋪當大夫。

  朱棣回到臥房,徐妙儀正在美人榻上小憩淺睡,睡夢中還蹙著娥眉,朱棣輕輕一嘆,給她蓋上薄毯,悄悄關上門。

  到了書房,馬三保已經在此等候,說道:「果然不出殿下所料,這次皇上萬壽節,我們又找到了胡惟庸的把柄,安南國使團帶來的貢品,幾乎都被胡惟庸獨吞了,入國庫里的貢品,不到胡惟庸私庫里的一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