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媳婦雖是女子,也知道未雨綢繆,他日敵軍壓境,四郎征戰在外,難道媳婦要束手就擒,坐視子女被人俘虜不成?」

  洪武帝說道:「你對四郎太沒信心了,覺得他保護不了北平城?」

  徐妙儀說道:「四郎十二歲就上了戰場磨練,這次北伐得勝歸來,並非一日之功,媳婦為嫁給這樣的丈夫而驕傲。但媳婦從來就不是只知道站在男人背後遮風避雨,媳婦希望為鎮守燕地獻出微薄之力,帥府兵演練攻山,就是為了磨礪意志,時刻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將來若遇到危險,媳婦有能力自救,保護邊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洪武帝如何挑剔,徐妙儀都有一堆說辭跟在後面,洪武帝暗想這媳婦應該去當御史,嘴皮子太能說了。

  洪武帝說道:「若長此以往,燕王府夫綱不振,豈不被人笑話。」

  徐妙儀說道:「媳婦聽說母后年輕時,敵軍來犯,母后領著滿城婦孺守城,拒不投降,一直抗到了皇上援軍解圍,媳婦很佩服母后。媳婦覺得,夫妻之間,就應當像皇上和母后這樣互為支撐,互為倚靠,為了保護身邊共度一生的人付出一切努力。至於別人的目光,是最不用在乎的,當年皇上加入紅巾軍時,還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恥笑為匪類呢,如今皇上貴為天子,那些嘲笑皇上的人已經化為一抔黃土。」

  連馬皇后和自己都搬出來當例子了,且事事屬實,洪武帝無法辯駁。

  徐妙儀乘勝追擊,「至於夫綱不振……倘若一個當丈夫的優秀和威信,需要當妻子的表現柔弱忍讓才能顯現出來,這種脆弱的自尊心真是太可笑了。男女成婚,攜手共度一生,父母會老去,子女們也會長大,最後依然陪伴在身邊的,只能是夫妻。夫妻有多種,別人是錦上添花的的夫唱婦隨,媳婦和四郎是可以互相雪中送炭的勢均力敵,媳婦和四郎歷經千辛萬苦走到了一起,太不容易了,媳婦心疼四郎,想擁有為他排憂解難的能力,難道這也有錯嗎?」

  瞧瞧,我對你兒子多好!

  一席話說得洪武帝啞口無言,他是個務實的人,雖說這個兒媳婦太難纏了,但他心裡也暗暗佩服徐妙儀,或許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坐穩燕地女主人的位置。

  這件事算是揭過了。不過還有另一件事情。

  都是聰明人,洪武帝開門見山的說道:「這個夏天,你在避暑山莊裡過的很逍遙啊,幾乎月月笙歌,山莊賓客不斷。」

  徐妙儀心知肚明,說道:「媳婦是為了開解秦王妃而已,希望她早日好起來。」

  洪武帝問道:「真的這麼簡單?」

  徐妙儀一嘆,「其實媳婦在邀請王妃們赴宴之前,就預料外頭必然有很多閒言碎語,什麼結黨營私,什麼收買人心,圖謀不軌必不可少。」

  洪武帝問道:「既然如此,你為何還執意去做?如此高調,都傳出了京城。」

  徐妙儀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皇上,秦王妃雖出身北元,但她畢竟是媳婦們的二嫂,無辜被毆打,媳婦們都有些同情她。何況媳婦們遲早要跟著親王就藩,分離恐怕就是永別了。」

  「我們妯娌間相處多年,有些感情了,代王妃和安王妃還是媳婦的親妹妹,老實說,還真捨不得,乘著大家都在京城,尚未就藩,能多聚一次也是好的。孩子們也可以在一起打打鬧鬧,很是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兒媳婦們親近,孫輩和睦,洪武帝這個大家長當然願意看到這樣的場面,只是……

  皇族,最在乎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徐妙儀的言行挑戰了東宮的權威,諸位親王妃以燕王妃馬首是瞻,被牢牢籠絡住了,東宮豈能不著急?

  其實東宮太子妃常氏若還在,或者太子娶了繼室,根本輪不到燕王妃出頭。可是太子想要抬舉庶長子朱允炆,一直不肯續弦。常家勢力依然強大,嫡子朱允熥也健康長大大,太子不可能扶正呂側妃,封呂側妃為太子妃,主持大局。

  東宮允炆的妻子馬氏是個八面玲瓏,深得帝後喜愛的孫媳婦,傳聞馬氏還是馬皇后族人,可是一個庶長子妃,這些個親王妃誰會把晚輩馬氏放在眼裡?

  東宮呂側妃機關算盡,逼死了太子妃,庶出牢牢壓制住了嫡出,可有得必有失,在後宮裡得勢,但在整個皇族政治資本上,東宮其實損失慘重,被燕王妃後來居上撿漏了。

  徐妙儀心中明鏡似的,暗道這種局面又不是我刻意為之,東宮宮斗,自損元氣,我可什麼都沒做過喲。

  只是這層窗戶紙,你知我知天下知,就是不能捅破了。

  徐妙儀裝作不知,「這事其實純屬家事,妯娌間聯絡感情,相親相愛,皇族和睦,父皇母后看著也歡喜。可有些人非要扯上政治,唯恐天下不亂,總覺得我們這些藩王圖謀不軌,整天叫嚷著削藩削藩,找了各種理由要削藩,連媳婦請幾個妯娌看戲開宴會都是削藩的理由,這黑鍋媳婦背的冤枉。」

  作者有話要說:  別人家婆媳鬥法,老朱家公媳鬥法。

  公公VS媳婦,第一局,開始。

  本章前面朱元璋威懾西番怕不怕,是真的,出自《明□□御製文集》,卷一,《諭西番、罕東、畢里等詔》。

  原話更加白話搞笑,朱元璋是個耿直BOY。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里應有的上官每知道者: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裡坐地。有為這般上頭諸處里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面里快活去了。似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止有西番、罕東、畢里、巴一撒他每這火人為什麼不將差發來,又不與俺馬匹、牛羊。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去開與西番每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認了,送將來時,便不征他,若不差人將差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教西番每知道。俺聽得說你每釋迦佛根前和尚每,根前好生多與布施麼道,那的是十分好勾當,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底福有,俺如今掌管著眼前的禍福俚,你西番每怕也那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快活者,不著軍馬往你地面里來,你眾西番每知道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