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田地麥苗青青,朱棣戴著斗笠,光著腳,穿著及膝的粗布褲子,頭頂烈日揮舞鋤頭,除去田間的雜草,他被太陽曬的黝黑,專注的看著已經結穗的麥子,再過一月就可以收穫了,朱棣面露欣慰的笑容,和田間老農無異。

  這些都被錦衣衛如實記下,傳遞到了京城皇宮,由毛驤交給帝後。

  馬皇后看著密信,微笑著點頭,「四郎果然不錯,在鳳陽鄉下踏實種地,從不埋怨叫苦。」

  提起不聽話的四兒子,朱元璋臉上從未好臉色,「他的近況比朕當年好十倍,每天能吃飽穿暖,還敢叫苦?真是不爭氣!被一個姑娘壓在上頭了,徐妙儀養蜂採藥,給人瞧病,甚至連閹豬,給牛馬接生的活計都做,無所不能,憑她一個人的本事就能在鳳陽過的舒舒服服的,四郎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朕看他有臉回來不!」

  馬皇后對徐妙儀的表現則很滿意,笑道:「人家姑娘不去鳳陽,皇上嫌人家無情無義;姑娘去了鳳陽,日子若過的淒悽慘慘強撐著,皇上嫌人家沒有本事,不會過日子;現在姑娘有本事把苦日子逆轉,過的甜似蜜,皇上又嫌棄人家太能了。皇上不妨告訴我,徐妙儀要怎麼做你才滿意?」

  洪武帝自知理虧,含含糊糊的說道:「朕又不是嫌徐妙儀有本事,而是覺得四郎太無用了,靠女人養著,他也不害臊。」

  「他只要有空,也時常打獵魚補貼生計呢。」馬皇后說道:「皇上要他老老實實在鳳陽種地,他能不聽?任由田地荒蕪?再說了,他種的是糧食,又不是搖錢樹,耕地播種澆水施肥費好些功夫呢,皇上又不是沒種過,等到春麥收穫時,他就算功德圓滿,皇上召他回來吧。」

  洪武帝怨氣未平,「這就輕易放過他了?還不到半年。」

  馬皇后說道:「事已至此,哪怕皇上把他關在鳳陽一年,結果又有何區別呢?一味重罰,時間長了,恐怕寒了孩子的心。」

  洪武帝瞪著眼說道:「難道他還敢怨恨朕不成?朕是他親爹,父親教訓兒子,天經地義。」

  馬皇后說道:「皇上對兒子們都寄予厚望,希望他們都能成才,有時候責罵鞭打,其實內心是愛他們的。這些皇子雖然都不是我親生的,但在我眼裡,他們都是一樣的。其他皇子們都在京城,個個年輕氣盛,有缺點也有優點,他們各種淘氣犯錯皇上最終選擇原諒了,既往不咎,唯獨對四郎例外。」

  「就像一家人,九個孩子都有白面饅頭吃,唯獨老四吃粗面窩頭,孩子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心裡不平了,他們不敢怨恨父母,心裡的怨氣就發作到了九個吃白面饅頭的兄弟頭上,導致兄弟不合,家門不寧,豈不因小失大了?」

  洪武帝沉吟片刻,覺得妻子說的有道理,無奈的點頭,「好吧,聽你的。等麥收了就要老四回來。」

  馬皇后曾經在朱棣面前承諾,只要徐妙儀能通過考驗,她便成全兩人的婚事,說道:「四郎初夏時歸來,徐妙儀的孝期也將結束,兩人年紀都不小了,皇上不著急,我還急著抱孫子呢。」

  對於這門親事,洪武帝內心其實是認同的,徐妙儀的出身和朱棣相配,還能安撫徐達這種為國出生入死的老臣。

  但只要想起徐妙儀桀驁不馴叛逆的眼神,洪武帝就如鯁在喉,真的要這種女人當兒媳婦嗎?

  馬皇后和洪武帝相伴多年,一眼就看穿了丈夫的心事,勸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做長輩的管不了那麼多,該放手時需放手。我們都老了,不能陪著孩子們一輩子,將來四郎和燕王妃才能攜手一生呢。何況徐妙儀跑去了鳳陽,皇上又幾次召見魏國公下棋話家常,魏國公豈能猜不出皇上的意圖?倘若婚事有變,皇上如何面對忠臣良將呢……」

  馬皇后一番循循勸導,使得洪武帝接受了現實。

  毛驤捧著一罐子蜂蜜說道:「這是徐大小姐託付屬下捎到進宮的,說多謝帝後掛念,鄉下地方沒有好東西,這蜂蜜是她親手放養收割的,很新鮮香甜,送給帝後當佐餐之食。」

  洪武帝別過臉去,「朕不要,扔掉!」

  馬皇后則接過罐子,打開蓋子吻了吻,「真香,是油菜花蜜,聞著就仿佛置身金黃油菜花田裡,皇上不要啊,我要。」

  熙熙攘攘的京城,北元世子買的里八刺四處閒逛,春末夏初,空氣里漂浮著如雪花般細軟的柳絮,一頭鑽進了他的鼻孔。

  小八痛痛快快的打了個噴嚏,彌足之時,被眼前的洋貨鋪子所吸引,搖著川金摺扇走進店鋪,店小二殷勤相迎,熱情推薦各種海外的新奇玩意兒,西洋的蕾絲薄紗、東洋鋒利的倭刀、南洋的香料、北面俄羅斯國各種珠繡的毛料。

  買的里八刺搖頭晃腦,不耐煩的說道:「都是些俗物,有沒有爺沒見過的?」

  店小二眨巴眼說道:「有一座半人高的珊瑚,剛從南洋運來的,因沒配上合適的底座,所以還在地下庫房裡放著,公子要不要去看看?」

  庫房狹小,只容買的里八刺一人下去,在陰冷的地下室里,店小二立刻收了討好的嘴臉,表情一肅,跪地說道:「世子殿下,您受苦了。」

  小八臉上紈絝子弟輕佻的模樣也瞬間消失不見,冷冷道:「少廢話,打聽的如何了?」

  店小二說道:「屬下派了面生的暗探偽裝貨郎去了鳳陽,那地方很偏僻,山路難行,走了一整天才到地方,果然如世子預料的,燕王和徐妙儀就住在龍興寺附近的村莊裡,以夫妻相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