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允炆看了一眼水桶里紅彤彤的屍首,「嚇著了才好,母妃該長點教訓了。」

  言罷,朱允炆拍馬揚長而去。

  為安撫先人亡魂,開平王府常家在蓮花觀里打醮。天剛亮時,開平王府正門大開,一輛輛馬車駛出王府,前面有騎兵和各色一章開道,烏壓壓一群人,浩浩蕩蕩占了半條大街。

  路邊行人議論紛紛:「也就是開平王府才有這種熱鬧看呢。」

  「那當然了,想想兩年前開平王出殯,皇上親自設了祭台,大明文臣武將,誰能有這番恩寵。」

  「唉,依我看,做什麼都不如活得長,開平王雖然恩寵無邊,但他已經去世了啊,連親閨女護不住,也跟著去了——」

  「噓,胡說八道什麼?莫議論皇家事,小心被錦衣衛逮住。」

  「我也就說說而已,你不覺得奇怪嘛,自從開平王去世,他的親外孫、東宮嫡長子也去了,緊接著就是太子妃,常家兩年死了三個人,真是大大不祥啊。」

  「閉嘴!」

  常家三兄弟,承嗣的長子鄭國公常茂和二弟常升都是大明年輕的名將,兩人在外頭騎馬,帶著龐大的打醮隊伍前行。

  馬車裡,常槿聽著外頭熙熙攘攘的動靜,低聲嘆道:「我早就和哥哥們說,莫要奢侈太過了,去道觀打醮而已,不用興師動眾的,怎麼又鬧成這樣。」

  三郎常森不學無術,不願騎在馬上顛簸,他陪著妹妹坐在馬車裡,沒骨頭似的靠在軟墊上,「我也提醒過兩個哥哥了,可他們說我們常家畢竟是王府,場面若太簡陋了,恐怕惹人笑話。你也曉得,在家我是老么,說話不管用啊,隨哥哥們折騰吧。」

  常槿蹙著柳眉說道:「恐怕他們都忘記姐姐臨終前的囑咐了,姐姐說我們常家已經是烈火烹油的富貴了,我們要小心謹慎,提防小人,莫要貪功衝動。萬事忍為先,不要理會別人的嘲笑、污衊、誤解、甚至侮辱,關起門來過日子,皇上念在過去父親的功績,還有水生年幼的面子上,總會護著我們常家。」

  提起去世的大姐姐。常森總算坐直了身體,「我都記得的,姐姐說我們外戚之家遵循的老莊治家為人之道。『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見素抱樸。方能以小制大、以弱勝強、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不變應萬變、無為而無不為。』『反正我是照著姐姐的吩咐做了,萬事不沾身,不拉幫結派,平日也就和徐增壽交交心,當個閒雲野鶴般的富貴閒人。可是哥哥們天性好戰,喜歡建功立業,我也不能攔著啊。」

  常槿無奈的嘆道:「唉,在宮裡,皇上皇后提起兩個哥哥,都讚譽有加,說他們有父親當年的風采。三哥,難道姐姐說錯了,大哥二哥才是對的?」

  常森面有茫然之色,「你別問我啊,我也不懂的。反正我不去戰場,一心當我的富貴閒人,我勸他們不聽,你是女子,勸他們更不聽,各有各的緣法,各走各的路吧。咱們常家立了那麼多功勞,即使將來那裡出錯,也會將功贖罪,你別想太多了。」

  常槿不以為然,說道:「咱們家是世襲罔替的公爵府,皇上賜金書鐵卷,鐵卷雖然寫著『若犯死罪,爾免三死,子免二死,以報爾功』。但這個免死金牌前面還有句話,是『除謀逆不宥』,並非真正的免死,所以哥哥們還是要小心啊。」

  「咱們是皇室親家,咱們可能謀反呢,妹妹未免想的太嚴重了。」常森面有憐憫之色,「妹妹,你在東宮整天和那個陰險的呂側妃打交道,事事謹慎,習慣了凡事做最壞的打算。東宮住著難受,等明年父親孝期一過,你搬回家吧,我和哥哥們也要為你的終身大事考量了。」

  常槿眼色一肅,「我不嫁人。我答應了姐姐,要好好照顧水生,撫養成人。」

  常森勸道:「有皇上皇后在,水生定會平安長大的。你一個姑娘家,不好一直住在東宮。況且我和哥哥們都覺得東宮水深,已經賠進去大姐姐了,不能再將你也陷進去,所以不會讓你嫁給太子做填房。」

  三個哥哥都設身處地為自己作想,常槿心中一暖,笑中帶淚說道:「看見大姐姐的糟心婚姻,我早就沒有嫁人的想法了,覺得一輩子小姑獨處也沒什麼不好,清清白白的來到人世,杳無牽掛的走,難道三個哥哥不肯養我這個妹妹?」

  「怎麼可能!」常森忙說道:「我們就你一個妹妹,堂堂開平王府,還養不起你一個女子?好了,我不逼你,你想嫁就嫁,不想嫁哥哥養你一輩子。」

  常槿點頭說道:「好,我記住哥哥的承諾了。上次猛虎傷人,差點丟了水生,都說是意外,可我總覺得不對勁。呂側妃是個笑面狐狸,我就怕水生被她養歪了,或者將來和咱們常家生分了,孩子是自己養的親……」

  常家一行隊伍浩浩蕩蕩的到了蓮花觀,觀主早就帶著道士們設了祭台迎接,打醮的場面非同尋常的隆重,道士們穿著新做的黃色道袍設了道場,經文之聲響徹雲端。

  聽說常家在蓮花觀打醮,金陵各個豪門世家都紛紛派了家中子弟前來送禮,豬牛羊三牲,茶葉香燭銀兩等一擔擔禮物抬進了道觀。常家三兄弟忙著接待訪客,蓮花觀幾乎匯聚了金陵所有的豪門,場面更加熱鬧了。

  傍晚蓮花觀設了素席面,常家三兄弟都在外頭陪客,常槿獨自用飯,寂然飯畢,或許是聽著道士們念了一整天經書,疲倦不堪,很快入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