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國公夫人也勸女兒:「當人媳婦不比當閨女自在,辛苦著呢,上有公婆,有秦王妃,還要籠絡住秦王,唉,女兒啊,千萬別再耍小性了。肚子爭氣,能夠生養聰慧伶俐的皇孫,秦王的心也在你這裡,側妃的日子也是好過的,你瞧瞧東宮的呂側妃——」

  「娘!好端端的,提呂側妃作甚?」衛國公世子打斷道:「我們和太子妃的娘家常家是世交,您這樣拿呂側妃說事,若傳出去了,常家如何作想?」

  衛國公夫人說道:「好了好了,我不過白囑咐幾句罷了。」

  鄧銘卻把母親的話聽進去了,是啊,當側妃又不是絕路,我還有翻盤的機會。東宮太子偏寵呂側妃,人盡皆知,呂側妃生下三子二女,走到那裡都威風,比太子妃還風光呢。

  尤其是她生的庶長子朱允炆甚得帝寵,凡事都壓著嫡長子朱熊英一頭。而我……而我已經有孕了,起碼占了長的名分,秦王的心也在我這裡,只要那個北元郡主一直被我壓制著,不能有孕,那以後秦王府還不是我說了算?

  如此看來,我並非一敗塗地。

  一旦想通了,鄧銘便不再鑽牛角尖,端起藥盞,將黑乎乎的安胎藥一飲而盡。衛國公夫人和女兒說了些安胎養胎的經驗之談。

  鄧鎮鄧鋌聽得沒意思,兩人退下,剛走出院門,就見丫鬟興沖沖跑來說道:「秦王和晉王來了!」

  鄧銘隔著窗戶聽到了聲音,立馬變了臉色,叫道:「讓他滾!」

  「銘兒!不得無禮!」衛國公夫人正色教訓道。

  秦王朱樉是來負荊請罪的。

  衛國公鄧愈一張老臉實在挺不住了,乾脆閉門不見,推說生病了;衛國公世子鄧鎮和三公子鄧鋌迎接這對兄弟。

  秦王朱樉說了一大通賠罪的話,「……請兩位舅兄放心,鄧銘在秦王府不會受一絲委屈的。」

  又道:「鄧銘現在如何了?我想見見她和——」

  鄧鎮和鄧鋌的臉色像是要把朱樉生吞活剝了。晉王朱趕緊將後面「肚子裡的孩子」打斷了,說道:「一切都是我二哥的錯——還請你們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種時候,做男人的一定要表明態度,先把責任攔在自己身上,別人才好原諒你啊!朱快要被這個不靠譜的二哥愁成少白頭了。

  聖旨都下了,還能如何?鄧鎮鄧鋌只好順著晉王朱給的梯子往下走,鄧鎮說道:「往事不可追,希望秦王信守承諾,善待我妹妹。」

  鄧鋌說道:「我妹子從小嬌寵慣了,還望秦王多多包涵。」

  一樁醜事被賜婚的大被一掩,息事寧人,倒有些皆大歡喜的味道了。

  只是這床大被是白雪織成,到了春暖花開,冰雪融化,所掩蓋的一切都會變本加厲的散發它的醜惡和不堪,造成了一場不可估量的皇族風暴!

  姚妙儀今日也得到了洪武帝的旨意,送她堂堂正正的認祖歸宗,算是報答了她營救周王、化解危機的功勞。從此以後,無人敢旨意她徐家大小姐的身份。

  馬皇后賜給了她一箱子頭面首飾,並春夏秋冬的四季衣裳各九套,以示皇家的恩典。

  靖江王朱守謙親自護送表妹回魏國公府,看著盛裝的妙儀,神似母親謝氏,朱守謙說道:「表妹,希望你以後事事順遂,若有不平之處,告訴表哥,表哥給你撐腰。」

  仿佛魏國公府瞻園是龍潭虎穴似的。

  因要接聖旨,徐家的瞻園也是中門大開,紅毯鋪地,妙儀踏著紅毯一步步走進徐家的祠堂,背後風雪交加,烏雲罩頂,竟然又下起了大雪。

  隨行宣旨的年輕太監正好是馬三保,馬三保口齒伶俐,立刻說道:「瑞雪兆豐年,大大的吉兆啊!」

  妙儀笑了笑,繼續前進,進了擺設香案的祠堂,迎面而來三個美麗的貴族少女,齊齊向她行禮,「妹妹妙清/妙溪/妙錦,見過大姐姐。」

  ☆、第69章 譬如朝露

  魏國公府也叫做瞻園,曾經是朱元璋住過的潛邸,賜給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以示恩寵。

  馬三保宣旨後,祠堂的徐家人三呼萬歲,魏國公徐達接旨。

  馬三保笑嘻嘻的說著場面話,「恭喜魏國公一家團圓,今日恰逢除夕,真是雙喜臨門啊。」

  徐家是新朝新貴,沒什麼根基,祠堂里孤零零的擺放著四個牌位,分別是徐達少年時就亡故的父母,再就是原配周氏和繼室小謝氏。

  妙儀對著四個牌位磕頭上香,算是認祖歸宗了。

  徐達翻開家譜,將她的名字寫在嫡長女的位置上,說道:「你小名是鳳兒,如今長大了,不好再叫這個乳名。原本給你取的閨名叫做妙心,但妙心這個名字和你以前義父道衍禪師之父同名了,衝撞了前輩。道衍禪師給我寫信,說希望我能保留妙儀這個名字,我答應了他,從此你便叫做徐妙儀。」

  乍然提起義父,徐妙儀心中有些不是滋味,點頭說道:「是。」

  徐達說道:「為父等了你十年,終於把你盼回家了。忘記了過去也不要緊,來,見見你的家人。」

  看到一屋子的「家人」,徐妙儀頓時明白為何表哥朱守謙對父親徐達的「一往情深」嗤之以鼻了。

  朱守謙的父親朱文正一生不二色,只有大謝氏這個正妻。

  而徐達號稱母親小謝氏是他此生唯一摯愛,但這並不妨礙他一個又一個的納妾,和不同的女人生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