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永平郡主狐疑問道:「小明王有本事詐死逃出了朱元璋的算計,他就一點沒有報復的意思?哼,是想扶持我的孩兒登上皇位,還是想自己取而代之,光復明教。空口無憑,我為何要相信你們?」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姚妙儀說道:「信與不信,全在郡主一念之間。朱元璋毀掉了明教,霸占了紅巾軍起義的果實,實乃沐猴而冠,所有明教成員、包括郡主您都清楚,小明王才是正統;你們張家被朱元璋滅族,你的郡馬自殺殉國,連你也被強——」

  「住口!」永平郡主怒目而視。她何嘗願意委身那個沾染了張家鮮血的男人?可是又什麼辦法呢?死了一切都完了,活著還可能有一線希望。

  永平郡主摸了摸小腹,心緒漸漸平靜下來,「你膽子很大,敢用說出我一輩子最傷心絕望的事情。就不怕我一怒之下,向四殿下說你是明教叛黨?」

  「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總有一天,明教會光復。」姚妙儀目光堅定,「我若是那等膽小怕事的,怎麼會接近四皇子,成為他的心腹呢?郡主,我們面對同一個強大的敵人。倘若互不信任,各自為陣,遲早會被朱元璋分而除之。」

  永平郡主定定的看著姚妙儀,似乎在判斷她是真心還是謊言。末了,突然展顏一笑,說道:「下一次來湖心小築,我希望看見小明王的親筆信函。在此之前,對我而言,你始終都是只是個大夫而已。」

  看來還是有所進展的,姚妙儀說道:「我會把話傳給小明王。」

  至於那封書信,這種難題就交給朱棣的謀士們炮製吧,我倒要看看朱棣的本事,能夠騙得過抱有戒心的永平郡主永平郡主話題一轉,問道:「姚大夫也是蘇州人?」

  姚妙儀說道:「正是。我們蘇州百姓至今都感恩張家的福澤。」

  「吳王宮何在?」

  這個吳王宮,當然是指蘇州張士誠的府邸了。朱元璋的潛邸吳王宮,已經賜給了第一功臣徐達,正是姚妙儀的親爹,改名叫做瞻園。

  姚妙儀說道:「常遇春和徐達攻破蘇州城當日就付之一炬了。」

  永平郡主雙手微微有些顫抖,「是誰燒的?」

  姚妙儀說道:「還能有誰?當然是殺將常遇春了。當天徐達和常遇春從兩個城門攻進蘇州城,常遇春一路屠城,徐達秋毫無犯,兩路人馬在城中相遇,徐達勸常遇春放下屠刀,常遇春答應了,沒有屠城,只燒吳王宮泄憤。」

  永平郡主問道:「當時你和家人在何處?」

  姚妙儀說道:「徐達常遇春圍攻蘇州城之前,我們那條街的街坊領居都搬到鄉下老宅里避難去了,躲過一劫。」

  永平郡主問道:「你的鄰居?有沒有一個叫做胡善圍的?」

  姚妙儀在路上已經通過毛驤知道了胡善圍到了湖心小築的消息。她說道:「胡善圍是我的手帕交,她如今在宮廷當女官,不過她並不知曉我的明教身份。」

  姚妙儀是存心撇清胡善圍,希望胡善圍遠離這趟渾水,一旦攪合進來,脫身就難了。

  可是她時常有一種無力感,無論是王寧還是胡善圍,似乎都被漸漸卷進去了權力的圈子……

  永平郡主上下打量著姚妙儀,屢次試探,這個少女都給她一種滴水不漏的感覺,應不應該相信她呢?

  永平郡主決定再觀察一下,說道:「胡善圍已經出宮,來到這裡當我的女官。平日你和胡善圍相隔九重宮闕,無法見面。我留你在小築住幾日,和手帕交好好敘舊如何?」

  姚妙儀大喜,說道:「求之不得,多謝郡主。」

  廚下,胡善圍正在親手用銀挑子給郡主燉燕窩粥。

  「善圍。」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背後響起。

  胡善圍以為是幻覺,是啊,妙儀怎麼可能來到皇上金屋藏嬌的地方呢?她苦笑了一下,並沒有回頭,繼續揮著蒲扇熬粥。

  「善圍。」聲音再次響起。

  這一次,胡善圍頓住了。她放下蒲扇,緩緩回頭,看見姚妙儀站在門口,或許是逆光的原因,姚妙儀全身都像是鍍了一層金光似的,閃閃發亮。

  胡善圍眼睛潤濕了,她眨了眨眼,將淚光逼退,換上笑顏,「妙儀,你來了呀,我給你做酥油泡螺吃。」

  ☆、第38章 折壽十年

  胡善圍這半年在尚食局看盡了人間珍饈美味,也偷師學了幾個拿手的點心菜餚,酥油泡螺就是其中之一。

  姚妙儀吃了個饕足,胡善圍泡了一杯濃濃的紅茶給她解油膩,冬天的夜裡,兩人在床上圍著被子說體己話,都捨不得入睡。

  「王寧他身體如何了?」胡善圍有些憂心的問道。

  姚妙儀:「肋骨斷了兩根,好在他年輕力壯,明年春天應該就好了。」

  胡善圍說道:「常家三公子常森在宮裡大本堂讀書,他找過我,要我勸王寧留在開平王府。我說自己身為女官,不方便出宮,他便要我寫信。」

  姚妙儀柳眉微蹙,「這個常森還不死心啊,今日還去百和堂找了我呢——你在信中是怎麼說的?」

  胡善圍淡笑道:「我沒提搬家的事,只是叮囑他注意身體,得空好好照應你的生意,給你撐腰,莫要被人欺負了。妙儀,我們三人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朋友之間不該借著昔日情誼強迫別人做不喜歡的事情,否則情誼會慢慢磨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