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棣看著苦中作樂的姚妙儀,再回想起那晚她思戀家人時悲傷的眼淚,便問道:「妙儀,你對兒時還有些什麼記憶在?我可以幫你查一查身世,說不定能找到你父母家人。」

  姚妙儀搖頭,「記不起來了,或許上天註定我這一世要改名換姓,當姚家人吧。」

  這時船已經靠岸了,朱棣和馬三保回宮復命,姚妙儀則向護衛的都尉府借了一匹馬代步,往城南織錦二坊方向奔馳而去。

  天寒地凍,混扎著細雪的冷風放肆的殺向姚妙儀,但是均被朱棣所贈的熊皮大氅攔在外面。朱棣坐在馬車上,通過車窗看著姚妙儀的身影消失在飄雪的街面上,問道:「三保,你覺不覺得妙儀很面熟?我總覺得以前見過和她相似的臉,那人有沒有可能是她的父母?」

  馬三保堅定的搖頭,「奴婢不知,奴婢一點印象都沒有。不過——」

  馬三保遲疑了片刻,說道:「奴婢說一句僭越的話,四殿下別怪我異想天開。」

  「說。」朱棣道。

  馬三保說道:「奴婢覺得姚大夫穿著男裝的樣子,咋看上去和殿下的堂侄有些相似呢。」

  朱棣:「朱守謙?」

  朱棣只有一個堂侄,叫做朱守謙,幼時父母雙亡,一直養在馬皇后膝下,和皇子們生活在後宮裡。朱守謙的父親叫做朱文正,母親謝氏——是當年背叛朱元璋的大將謝再興的長女!

  朱棣的瞳孔驀地一縮,喃喃道:「謝再興無子,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我的堂哥,二女兒小謝氏嫁的是魏國公徐達,然而十年前,小謝氏遇刺,女兒徐鳳了無音訊——」

  「對了!」馬三保興奮的直搓手,「宮裡尚食局的女官胡善圍是姚大夫的蘇州鄰居,和奴婢關係很好,胡善圍曾經說過,姚大夫大概是在十年前被道衍禪師抱到姚家養著,時間恰好也能對上,四殿下,奴婢這就騎馬去追姚大夫,告訴她——」

  「不要急。」朱棣抬了抬手,「此事需要從長計議,失蹤的徐鳳畢竟是魏國公徐達的嫡長女,還涉及到當年謝家謀反案,還有……」

  朱棣頓了頓,緊鎖眉頭,謝家兩個女兒大小謝氏號稱吳中雙壁,卻都紅顏薄命,悲劇頻出:父親謝再興謀反,娘家謝氏滿門抄斬;緊接著小謝氏遇刺身亡,徐鳳失蹤;然後是大謝氏的夫婿——也就是皇叔朱文正突然也爆出了謀反,據說也是仿效了岳父謝再興投靠了張士誠!

  當時父親暴怒,本來要將皇叔斬首,但是馬皇后極力求情,說你只有這麼一個侄兒,當年鳳陽饑荒,大哥剩下最後一口吃的,全都留給你這個弟弟……朱文正若死了,你會愧疚終身的!

  只有馬皇后能夠安撫父皇。父皇聽從了勸諫,將朱文正奪官免職,軟禁在王府,一應待遇不變,只是不得自由。朱文正纏綿病榻,沒幾年就病死了,妻子大謝氏在喪父喪妹喪夫的重重打擊下,也隨之病逝。

  只留下稚子朱守謙。馬皇后將他接進皇宮,當做親子似的教養,關愛備至,父皇對這個唯一的侄孫也不錯,命他去大本堂和皇子們一起學習,有時候也耳提面命親自教導。

  謝再興,還有女婿朱文正相繼謀反,投靠張士誠。所以父皇至今對謝家都是深惡痛絕,如果姚妙儀真的是失蹤的徐鳳,那麼父皇對於這個謝家唯一的外孫女是什麼態度?

  如何讓父皇像容納謝家的外孫朱守謙一樣,去包容謝家外孫女妙儀的存在?

  朱棣陷入了沉思,馬車從西安門進了宮,朱棣先去向洪武帝回稟了湖心小築永平郡主一事,而後去坤寧宮和馬皇后說話,直接將他對姚妙儀身份的猜測說了出來。

  朱棣明白,只有馬皇后才能讓父親放下對謝家的成見,接受妙儀認祖歸宗。

  出乎意外的是,馬皇后並不驚訝,淡淡說道:「此事我已經命人暗中查訪了,黃儼,叫李桃娘過來回話。」

  ☆、第35章 請君入局

  今年入秋,剛剛升了六品司記的李桃娘帶人赴蘇州等地暗中走訪,三個月過去了,幾乎是無功而返,搜羅的消息基本和姚妙儀以前的說辭差不多。

  李桃娘顏色有些憔悴,面容枯瘦,三個月的走訪十分辛苦,都踩爛了好幾雙鞋子,連姚家祖墳都去過,可依然證明不了姚妙儀的身份。

  「……是臣無能,辜負了皇后娘娘的重託,請娘娘責罰。」李桃娘跪地說道。

  馬皇后抬了抬手,「退下吧,這事時間過的太久,你也盡力了。」

  李桃娘退下後,朱棣說道:「如今應當如何計議?請母后示下。」朱棣明白,只有通過馬皇后這邊發話,才名正言順,不被父皇猜忌。

  馬皇后一嘆,「吳中雙壁大小謝,當年時常進出我們吳王府,本宮與這姐妹倆也十分親近,可惜紅顏薄命,其實男人們做的事情,她們毫不知情,何其無辜啊!」

  「這些年來,本宮視朱守謙為己出,徐鳳是守謙的親表妹,哪怕看在他的份上,本宮也幫助她和家人團圓。只是……」

  馬皇后為此很頭疼,李桃娘連查了三個月都無法證實姚妙儀就是當年的徐鳳,萬一有誤,唱一出狸貓換太子的鬧劇,混淆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的骨肉,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但是明知有那麼多的巧合,相貌和失蹤年份都能對的上,若因缺乏確實證據而置之不理,那也說不過去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