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裡對有些地位資歷的女官,都尊稱姑姑或者女先生、女夫子。

  姚妙儀心想著手帕交胡善圍也在宮裡做女官,如果能夠和李典正交好,說不定能夠幫到胡善圍,便從善如流叫道,「李姑姑。」

  白醋浸泡完畢,又換了清水沖洗,李桃娘擦乾了手,坐著馬車回宮復命。

  馬皇后正在御膳房裡洗手作羹湯。她和洪武帝是結髮夫妻,均出身草根,共患難,同富貴,她外柔內剛,善良溫和,寬容待人,無論朝野還是後宮都備受稱讚。

  自從名將常遇春去世,政局外憂內患,洪武帝一直鬱鬱寡歡,不思茶飯。馬皇后就時常親手下廚,做了丈夫喜歡吃的菜餚,頻頻端過去勸食。洪武帝憐惜結髮妻子在廚房勞作辛苦,即使沒有胃口,也都慢慢吃下了。

  李桃娘回宮復命時,馬皇后正在做玫瑰鵝油燙麵餅,蒸籠氤氳的水汽使得廚房的視線顯得昏暗,李桃娘低頭不敢直視皇后,只看見馬皇后系在身上的藍布圍裙隨著揉面的節奏晃動。

  李桃娘交代完畢,聽到馬皇后停手,嘆息道:「當年我收留你們桃、杏、梨、梅四個女孩子。梅娘護駕英勇犧牲;梨娘嫁人生子;杏娘所託非人,含恨而亡;只有你還一直跟著我。明日杏娘出殯,替我好好送她最後一程。」

  「是,皇后娘娘。」

  馬皇后說道:「那個罪人已經凌遲處死了,將他挫骨揚灰,不得葬在杏娘跟前。」

  「是,皇后娘娘。」

  「好了,你退下吧。」麵餅擀平了,馬皇后在餅皮上刷上一層鵝油。

  李桃娘囁喏片刻,說道:「皇后娘娘,您可還記得魏國公徐達當年嫡長女徐鳳失蹤一事?」

  李桃娘不敢直言說當年徐夫人謝氏遇刺,導致徐鳳的失蹤。因為徐鳳的外公謝再興通敵謀反,一直是洪武帝心中的刺,誰都不敢提半個「謝「字。

  豬鬢油刷在白色的餅皮上微微一滯。馬皇后說道:「當然記得了,徐家和皇上都派人找過,可是那時候兵荒馬亂的,找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實在太難了。怎麼了?你有所發現?」

  李桃娘遂將和姚妙儀結識的經過講了一遍,「……她雖然一場高燒後,不記得父母出身了,但是從道衍禪師收養她的時間來看,基本能夠和徐鳳失蹤對的上;而且論相貌,和當年的吳中雙壁謝氏姐妹有五分相似,只是此女長在市井鄉野——」

  李桃娘想起方才姚妙儀收斂屍體時眉頭都不皺一下的淡定自若,「個性氣質過於粗野潑辣了些,很難能夠將她和身嬌肉貴的千金大小姐聯繫在一起。」

  馬皇后在鵝油麵餅上撒了糖玫瑰,卷在一起後再用擀麵杖擀開,「早先徐家和皇上也尋訪了一些相貌和年歲相似的女孩子,甚至有人貪慕富貴賞金,故意帶著稚齡女孩冒名頂替去徐府認親,可惜最後都不是,空歡喜一場。」

  「吳中多美女,蘇州尤甚,女孩子生的好一些也實屬平常。不過這個女孩能夠引起你的注意,恐怕真有過人之處,此事就交由你帶人暗中調查,去蘇州查證核實此女來歷。」

  李桃娘趕緊說道:「是,皇后娘娘。」倘若能夠證明姚妙儀就是徐鳳,解決了好幾年的懸案,她就是立了大功,升官指日可待。

  杏娘之死,令李桃娘徹底放棄了出宮嫁人的念頭,在宮中好好當差,照樣可以享受富貴榮華。

  李桃娘是個寡言少語之人,領命就告退,不善言辭,否則也不會至今都只是七品典正。

  次日她給杏娘送殯回宮後,太監黃儼就笑眯眯的迎過來,諂媚的笑道:「奉皇后娘娘口諭,任命你為尚儀局司記。恭喜李司記,升了六品女官,服侍了這些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第17章 另有乾坤

  黃儼是洪武帝的心腹太監之一,時常外出執行皇命,捉拿魔教叛黨、貼皇榜徵召江南才女進宮做女官等等都是他辦的,此人善於鑽營,溜須拍馬,朝野內外都混的開。

  李桃娘生性冷硬,一直不齒黃儼圓滑的秉性,黃儼卻總是陰魂不散的湊上來找她說話,不過這一次是道喜,所以李桃娘難得給了一個好臉色,「多謝黃公公相告。我要換衣服去坤寧宮給皇后娘娘磕頭謝恩,不和你多說了。」

  黃儼笑嘻嘻說道:「你去吧,記得在娘娘面前替我美言幾句。」

  我自己都不知如何自誇,還給你美言?李桃娘甚煩黃儼,敷衍的點點頭,走了兩步,轉首問道:「黃公公,你去江南選的幾個女官,是不是有個叫做胡善圍的蘇州人?」

  黃儼點點頭,「有啊,胡善圍分到尚食局去了,做了八品女史,是個伶俐人。」

  李桃娘暗想這個胡善圍是姚妙儀的街坊領居,可以先問問她,胡善圍是在宮廷生存的,應該不敢欺瞞我這個六品司記。

  李桃娘帶人匆匆去了蘇州,百和堂的姚妙儀也迎來了期盼已久的蘇州老鄉——王寧。

  常遇春中箭,死在柳河川。王寧並沒有被洪武帝或者常家遷怒,相反,他還得到了賞識,和常遇春的三兒子常森一起在皇宮大本堂陪著皇子們聽大儒名士講課的機會。

  姚妙儀背著藥箱看診歸來,聽宋秀兒說王寧來了,在後院幫忙幹活,忙過去打招呼,笑道:「怎地勞煩千戶大人動手。」

  第二支北伐軍勝利班師回朝,雖然主帥隕落,但將士們都論功行賞了,王寧才十八歲就升了四品千戶,實乃金陵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