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婚車的兩側還有小廝舉著高而寬的簾幔隨行,這簾幔是用來阻擋長街兩旁百姓們的視線用的。
當然兩側的簾幔隔斷了百姓們的目光, 也讓阿檸看不到街道上的情況了。
而儐相團又跟在婚車後,所以坐在阿檸上只聽得到百姓們歡騰哄搶的聲音, 而無法看到外面的發生了什麼。
要不是蘅香告訴她這些,她都不知道原來還有這事兒。
畢竟, 很少迎親隊會這樣沿途撒喜錢, 喜糖的。
這又是個讓阿檸心裡非常感動的細節, 更覺得她嫁對人了人, 容青玹是個值得託付她終身的人。
阿檸心裡想著這些,又忍不住去看容青玹的背影。
她端坐在婚車上, 透過面前的冰絲扇面與婚車前面的紗幔,看著容青玹騎馬先行的背影, 心底不覺湧起一股幸福與甜蜜。
今年的大年初五尚未立春,仍算是冬季。
冬日日短,到黃昏時分,夜幕就已降臨。
迎親隊抵達陳國公大門口時,天色徹底暗了下來。
陳國公府大門口紅燈高懸,彩綢飄揚,一派喜慶。
左右各十二名著淡紅石榴裙的女使,手裡提著貼著喜字的燈籠,沿著台階而下排隊侍立在兩旁迎候。
阿檸從沒來過陳國公府,她坐在婚車上,隔著兩重薄紗看著如此莊重典雅的一幕,心中激動不已。
再看向在大門口駐馬的容青玹,她又突然又害羞起來。
對方似察覺她的目光,回過頭來,她下意識羞澀低頭。
隨即又發現她手裡拿著障面扇,那人不會看到她臉紅的模樣。
這個發現讓她又大膽地抬起頭,隔著障面扇去看容青玹。
她看見容青玹翻身下馬,站在大門前的台階下。
頭戴金冠,身穿大紅喜服,腰系玉帶的容青玹,在四周紅紅的燈光下,被光影勾勒出一個令她痴迷不已的完美輪廊。
這人本就生得一副天人之姿,今日盛裝華服,更是姿儀昭昭,風華無倫。
恍惚間,她被人請下了婚車。
那人微笑朝她走來,那張原本朦朧的臉也越發清晰好看,她的小心臟也了不可抑制地跟著狂跳起來。
容青玹走到阿檸面前朝她伸出手,微笑道:「阿檸,我們到了。」
阿檸只覺容青玹目光灼灼,似要穿透扇面看她,心跳頓時漏了半拍。
過了好半晌,她才回過神來,低低應了聲,「嗯。」
她雙手舉著障面扇,剛分出一隻手就被對方有力的手握在掌心,臉上又騰起一抹緋霞。
容青玹握著她的小手,感受到她的緊張後柔聲安慰她道:「別怕,我在。」
阿檸乖順地點點頭,只覺此時此刻天地間只剩下她和容青玹,仿佛四周喜慶熱鬧的一切都化作了虛無。
她心裡突然像是找到主心骨一樣,不那麼緊張了。
容青玹牽著阿檸的手,帶著她踩著紅氈拾階而上,站在門檻外等待吉時的降臨。
夜色中,門外提燈迎接的侍女,以及門內高懸於半空的無數燈籠,把四周的一切照得亮如白晝。
紅毯從大門鋪至布置一新的喜慶正堂,道旁站滿了容家觀禮的親朋好友,親友外圍則是鼓樂隊伍。
在大晉朝,循周禮的婚禮不用進到正堂里拜堂的,而是在正堂外的廣場上拜過天地父母后,再進到正堂西南角臨時搭起的青廬交拜。
阿檸隔著扇面看去,只見遠處的正堂內掛著大大的喜字。
堂前廣場中間的紅毯上設有一個香案,案上擺著谷豆,粟米等豐盛的祭拜天地的穀物。
等候一對新人進門的陳國公容雁歸,溧陽長公主蕭顏今,還有容家的老太君唐老夫人都站在香案後。
容青玹牽著的阿檸的手,見父母和祖母投來欣慰又殷切的目光,又看看阿檸絕美的側顏,心中無比激動。
等會禮成,她和阿檸就是名正言順的一對了。
她們從此後朝朝暮暮,天長地久,再也不會分開了。
吉時很快就到了,隨著一鼓起,萬鼓和,鼓樂齊鳴。
馬上就要行儀了,容青玹拍了拍她的手背後,放開了她的手。
站在門內的司禮高聲道:「迎親,新婦入門。」
「新娘子進門咯。」夾道觀禮的賓朋鼓掌歡呼起來。
原先在門外迎接的兩排提燈侍女,在兩側為一對新人開道,魚貫而入。
司禮高唱:「新婦跨鞍,一世平安。」
阿檸雙手舉扇遮面,抬腳跨過馬鞍後,與容青玹一起踏進門檻。
兩人進門後在階前站定,司禮高唱道:「撒谷豆,避三煞。」
四名侍女來到階下,兩人把鋪著紅布的方盤放在地上,並跪在地上等候。
另兩名侍女手捧金蓮缽,把缽中的穀子豆子等撒進盤中。
接著跪在地上的兩名侍女把紅布裹上,上面再各放一枝樹葉和香草封存並端走。
司禮繼而高唱:「行轉氈之禮,傳席接袋,千秋萬代。」
兩隊侍女拿著繡錦氈席,鋪在一對新人腳前。
容青玹和阿檸一起抬腳踩著氈席上,一步一步往前走,侍女則把她們踩過的氈席重新鋪到前面,寓意子孫萬代,代代相傳。
當然兩側的簾幔隔斷了百姓們的目光, 也讓阿檸看不到街道上的情況了。
而儐相團又跟在婚車後,所以坐在阿檸上只聽得到百姓們歡騰哄搶的聲音, 而無法看到外面的發生了什麼。
要不是蘅香告訴她這些,她都不知道原來還有這事兒。
畢竟, 很少迎親隊會這樣沿途撒喜錢, 喜糖的。
這又是個讓阿檸心裡非常感動的細節, 更覺得她嫁對人了人, 容青玹是個值得託付她終身的人。
阿檸心裡想著這些,又忍不住去看容青玹的背影。
她端坐在婚車上, 透過面前的冰絲扇面與婚車前面的紗幔,看著容青玹騎馬先行的背影, 心底不覺湧起一股幸福與甜蜜。
今年的大年初五尚未立春,仍算是冬季。
冬日日短,到黃昏時分,夜幕就已降臨。
迎親隊抵達陳國公大門口時,天色徹底暗了下來。
陳國公府大門口紅燈高懸,彩綢飄揚,一派喜慶。
左右各十二名著淡紅石榴裙的女使,手裡提著貼著喜字的燈籠,沿著台階而下排隊侍立在兩旁迎候。
阿檸從沒來過陳國公府,她坐在婚車上,隔著兩重薄紗看著如此莊重典雅的一幕,心中激動不已。
再看向在大門口駐馬的容青玹,她又突然又害羞起來。
對方似察覺她的目光,回過頭來,她下意識羞澀低頭。
隨即又發現她手裡拿著障面扇,那人不會看到她臉紅的模樣。
這個發現讓她又大膽地抬起頭,隔著障面扇去看容青玹。
她看見容青玹翻身下馬,站在大門前的台階下。
頭戴金冠,身穿大紅喜服,腰系玉帶的容青玹,在四周紅紅的燈光下,被光影勾勒出一個令她痴迷不已的完美輪廊。
這人本就生得一副天人之姿,今日盛裝華服,更是姿儀昭昭,風華無倫。
恍惚間,她被人請下了婚車。
那人微笑朝她走來,那張原本朦朧的臉也越發清晰好看,她的小心臟也了不可抑制地跟著狂跳起來。
容青玹走到阿檸面前朝她伸出手,微笑道:「阿檸,我們到了。」
阿檸只覺容青玹目光灼灼,似要穿透扇面看她,心跳頓時漏了半拍。
過了好半晌,她才回過神來,低低應了聲,「嗯。」
她雙手舉著障面扇,剛分出一隻手就被對方有力的手握在掌心,臉上又騰起一抹緋霞。
容青玹握著她的小手,感受到她的緊張後柔聲安慰她道:「別怕,我在。」
阿檸乖順地點點頭,只覺此時此刻天地間只剩下她和容青玹,仿佛四周喜慶熱鬧的一切都化作了虛無。
她心裡突然像是找到主心骨一樣,不那麼緊張了。
容青玹牽著阿檸的手,帶著她踩著紅氈拾階而上,站在門檻外等待吉時的降臨。
夜色中,門外提燈迎接的侍女,以及門內高懸於半空的無數燈籠,把四周的一切照得亮如白晝。
紅毯從大門鋪至布置一新的喜慶正堂,道旁站滿了容家觀禮的親朋好友,親友外圍則是鼓樂隊伍。
在大晉朝,循周禮的婚禮不用進到正堂里拜堂的,而是在正堂外的廣場上拜過天地父母后,再進到正堂西南角臨時搭起的青廬交拜。
阿檸隔著扇面看去,只見遠處的正堂內掛著大大的喜字。
堂前廣場中間的紅毯上設有一個香案,案上擺著谷豆,粟米等豐盛的祭拜天地的穀物。
等候一對新人進門的陳國公容雁歸,溧陽長公主蕭顏今,還有容家的老太君唐老夫人都站在香案後。
容青玹牽著的阿檸的手,見父母和祖母投來欣慰又殷切的目光,又看看阿檸絕美的側顏,心中無比激動。
等會禮成,她和阿檸就是名正言順的一對了。
她們從此後朝朝暮暮,天長地久,再也不會分開了。
吉時很快就到了,隨著一鼓起,萬鼓和,鼓樂齊鳴。
馬上就要行儀了,容青玹拍了拍她的手背後,放開了她的手。
站在門內的司禮高聲道:「迎親,新婦入門。」
「新娘子進門咯。」夾道觀禮的賓朋鼓掌歡呼起來。
原先在門外迎接的兩排提燈侍女,在兩側為一對新人開道,魚貫而入。
司禮高唱:「新婦跨鞍,一世平安。」
阿檸雙手舉扇遮面,抬腳跨過馬鞍後,與容青玹一起踏進門檻。
兩人進門後在階前站定,司禮高唱道:「撒谷豆,避三煞。」
四名侍女來到階下,兩人把鋪著紅布的方盤放在地上,並跪在地上等候。
另兩名侍女手捧金蓮缽,把缽中的穀子豆子等撒進盤中。
接著跪在地上的兩名侍女把紅布裹上,上面再各放一枝樹葉和香草封存並端走。
司禮繼而高唱:「行轉氈之禮,傳席接袋,千秋萬代。」
兩隊侍女拿著繡錦氈席,鋪在一對新人腳前。
容青玹和阿檸一起抬腳踩著氈席上,一步一步往前走,侍女則把她們踩過的氈席重新鋪到前面,寓意子孫萬代,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