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她欲要入殿時,尋的藉口簡單易信,「父皇憂心國事,令本王替他批閱下奏摺。」
守在殿外的兩個小太監不疑有他,恭敬地行了個禮後,便將雲謹放了進去。
御案上羅列了近期沉積下來的兩列奏摺,以雲墨笙目前的狀態,自然無法親自前來審批。
雲謹步伐從容地走過去,注意力落在了御案後立著的楠木書架上。
不等她著手翻找,就聽得了身後傳來的腳步聲。
雲謹並不慌亂,順勢自書架上抽/出了古籍,拿於手中。
之後才轉過身,喚了聲來人的名字,「添喜公公。」
添喜見是她,甩了下手中拂塵,臉上也隨著漾出些許笑意,「原來是謹王爺您在這吶。門口的那兩個小奴才說話不著四六的,答得也慢。奴才還當是誰呢!」
雲謹將剛取下的古籍置於御案上,也向對方溫雅地笑了笑,「是本王。」
見她有想要研墨的意思,添喜連忙湊了上前去,接過那硯台道,「這等事情,都該是奴才做的,哪能讓王爺親自動手啊!」
雲謹道了聲「有勞公公」之後,便將案面的那堆奏摺抽/出了一份,大致地將它的內容瀏覽了個遍。
是來自於徐州那邊的喜報,風調雨順,百姓安居。
添喜常在雲墨笙身邊伺候著,對做這些事情熟悉,墨將要研好時,不由得眯了眯眼,「王爺…真是來代陛下批閱奏摺嗎?」
按著他的猜測,帝王挑在這個時候將對方召進宮來,肯定不會是為了這種事情。
雲謹只是笑了笑,淡然地同對方打著啞謎,「公公以為呢?」
添喜望了會兒雲謹,倏忽嘆了口氣,「王爺您啊,長相與嫻妃娘娘隨了七八分,性格也相近,待底下人都是一樣的良善。」
「奴才這些年在皇宮內摸爬滾打,也只遇到過那麼兩位貴人。一位是奴才初入宮時,帶了奴才的乾爹,而這另一位,就是王爺您的母妃,嫻妃娘娘。」
添喜這些年在宮中,也不是一直像如今這般一帆風順,早些年也少不得要在一眾太監中摸爬滾打。
什麼栽贓、陷害,各種噁心人的手段,他知道的多了,見的多了,經歷的也不少。
要人命的時候,也有過那麼兩次。
一次靠著乾爹保,害他老人家丟了命;另一次就是靠著嫻貴妃動了惻隱之心,輕描淡寫地把那點兒過失給攬了過去。
帝王那時明眼見地對慕朝歌心生不喜,直至最後,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如何的。
這份救了命的深恩,添喜念了多年。
只可惜還沒來得及報,嫻妃娘娘便先薨了。
添喜將手中的硯台端正地擺在案上,再度握好了手中的拂塵,似是已下定了決心。
「王爺您想尋的那樣東西,不妨去御書房碰碰運氣。那處有個成色極好的花瓶,就是稍沉了些,讓人有些拿不動。」
雲謹心頭一動,知曉了添喜這是在隱晦地暗點自己,於是淺淡地笑了笑,「多謝公公。」
她將隨手取出的奏摺放回後便起了身,準備繞過添喜出殿,又突然想起了些什麼,停了停腳步。
添喜會意,連身子都沒轉,就揮動著拂塵嘆息了聲,「奴才只是進來看看這殿內有沒有落些灰,順帶著打掃打掃,除此之外,什麼人都未曾見過。」
雲謹又笑了笑,隨即斂眸走了出去。
御書房內,果然有那麼個添喜口中所說的花瓶。
偽裝得極好,被置於不起眼的角落,看起來與尋常那些裝飾物無異。
雲謹伸出手去試探了下,發覺原來它是固定於原處的,並不能搬起來,但卻可以擰動。
一道略顯沉悶的響聲後,雲謹循著聲望去,發現了隱在紫檀木書架背側牆壁的一方小暗洞。
她走近過去,淡著眸子向內里瞧了眼。
要找的東西,果然就在裡面。
雲謹將那東西妥善地藏好帶走,出了御書房,轉而去了如今的東宮。
殿外的侍衛見他前來,只悄然地行了個禮,之後直接放行。
從一個小侍女那裡得知,雲即禮此刻正於書房之中,雲謹只笑了笑,隨即不緊不慢地走了過去。
在她的印象中,自從和雲即禮初次相遇的那日起,便輕易認定了對方定然一直都會是個好孩子。
***
「你們在做什麼?」
「回小皇子,這樹上的鳥雀也太吵了,大清晨就嘰嘰喳喳的,擾人清淨。奴才們就尋思著給它抓了,省得一直叫。」
「它叫也只不過是出於本能,何必為難?別抓了。」
「喏。」
慕朝歌如往日那般來冷宮這邊探望檀貴妃,順便還帶人送來了不少的常需物件。
雲謹今日恰巧無事,便隨著母妃一同前來,自然見到了以前從未留意過的雲即禮,「那孩子,可是檀貴妃的兒子?」
「稟王爺,正是。」
雲謹便向那窗邊走了過去,又出於好奇,隨眼向里望了望。
雲即禮正在提筆作畫,畫的便是方才因他言語而僥倖留下一命的雀鳥,在樹上抖摟著翅膀,唱得正歡。
畫的還挺像的,雲謹這般想著,不覺也如此說了出來。
雲即禮先前作畫時入迷,聽了這聲直白的誇讚,才將頭抬了起來。
他其實認得雲謹,只是雲謹並不識得他。
守在殿外的兩個小太監不疑有他,恭敬地行了個禮後,便將雲謹放了進去。
御案上羅列了近期沉積下來的兩列奏摺,以雲墨笙目前的狀態,自然無法親自前來審批。
雲謹步伐從容地走過去,注意力落在了御案後立著的楠木書架上。
不等她著手翻找,就聽得了身後傳來的腳步聲。
雲謹並不慌亂,順勢自書架上抽/出了古籍,拿於手中。
之後才轉過身,喚了聲來人的名字,「添喜公公。」
添喜見是她,甩了下手中拂塵,臉上也隨著漾出些許笑意,「原來是謹王爺您在這吶。門口的那兩個小奴才說話不著四六的,答得也慢。奴才還當是誰呢!」
雲謹將剛取下的古籍置於御案上,也向對方溫雅地笑了笑,「是本王。」
見她有想要研墨的意思,添喜連忙湊了上前去,接過那硯台道,「這等事情,都該是奴才做的,哪能讓王爺親自動手啊!」
雲謹道了聲「有勞公公」之後,便將案面的那堆奏摺抽/出了一份,大致地將它的內容瀏覽了個遍。
是來自於徐州那邊的喜報,風調雨順,百姓安居。
添喜常在雲墨笙身邊伺候著,對做這些事情熟悉,墨將要研好時,不由得眯了眯眼,「王爺…真是來代陛下批閱奏摺嗎?」
按著他的猜測,帝王挑在這個時候將對方召進宮來,肯定不會是為了這種事情。
雲謹只是笑了笑,淡然地同對方打著啞謎,「公公以為呢?」
添喜望了會兒雲謹,倏忽嘆了口氣,「王爺您啊,長相與嫻妃娘娘隨了七八分,性格也相近,待底下人都是一樣的良善。」
「奴才這些年在皇宮內摸爬滾打,也只遇到過那麼兩位貴人。一位是奴才初入宮時,帶了奴才的乾爹,而這另一位,就是王爺您的母妃,嫻妃娘娘。」
添喜這些年在宮中,也不是一直像如今這般一帆風順,早些年也少不得要在一眾太監中摸爬滾打。
什麼栽贓、陷害,各種噁心人的手段,他知道的多了,見的多了,經歷的也不少。
要人命的時候,也有過那麼兩次。
一次靠著乾爹保,害他老人家丟了命;另一次就是靠著嫻貴妃動了惻隱之心,輕描淡寫地把那點兒過失給攬了過去。
帝王那時明眼見地對慕朝歌心生不喜,直至最後,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如何的。
這份救了命的深恩,添喜念了多年。
只可惜還沒來得及報,嫻妃娘娘便先薨了。
添喜將手中的硯台端正地擺在案上,再度握好了手中的拂塵,似是已下定了決心。
「王爺您想尋的那樣東西,不妨去御書房碰碰運氣。那處有個成色極好的花瓶,就是稍沉了些,讓人有些拿不動。」
雲謹心頭一動,知曉了添喜這是在隱晦地暗點自己,於是淺淡地笑了笑,「多謝公公。」
她將隨手取出的奏摺放回後便起了身,準備繞過添喜出殿,又突然想起了些什麼,停了停腳步。
添喜會意,連身子都沒轉,就揮動著拂塵嘆息了聲,「奴才只是進來看看這殿內有沒有落些灰,順帶著打掃打掃,除此之外,什麼人都未曾見過。」
雲謹又笑了笑,隨即斂眸走了出去。
御書房內,果然有那麼個添喜口中所說的花瓶。
偽裝得極好,被置於不起眼的角落,看起來與尋常那些裝飾物無異。
雲謹伸出手去試探了下,發覺原來它是固定於原處的,並不能搬起來,但卻可以擰動。
一道略顯沉悶的響聲後,雲謹循著聲望去,發現了隱在紫檀木書架背側牆壁的一方小暗洞。
她走近過去,淡著眸子向內里瞧了眼。
要找的東西,果然就在裡面。
雲謹將那東西妥善地藏好帶走,出了御書房,轉而去了如今的東宮。
殿外的侍衛見他前來,只悄然地行了個禮,之後直接放行。
從一個小侍女那裡得知,雲即禮此刻正於書房之中,雲謹只笑了笑,隨即不緊不慢地走了過去。
在她的印象中,自從和雲即禮初次相遇的那日起,便輕易認定了對方定然一直都會是個好孩子。
***
「你們在做什麼?」
「回小皇子,這樹上的鳥雀也太吵了,大清晨就嘰嘰喳喳的,擾人清淨。奴才們就尋思著給它抓了,省得一直叫。」
「它叫也只不過是出於本能,何必為難?別抓了。」
「喏。」
慕朝歌如往日那般來冷宮這邊探望檀貴妃,順便還帶人送來了不少的常需物件。
雲謹今日恰巧無事,便隨著母妃一同前來,自然見到了以前從未留意過的雲即禮,「那孩子,可是檀貴妃的兒子?」
「稟王爺,正是。」
雲謹便向那窗邊走了過去,又出於好奇,隨眼向里望了望。
雲即禮正在提筆作畫,畫的便是方才因他言語而僥倖留下一命的雀鳥,在樹上抖摟著翅膀,唱得正歡。
畫的還挺像的,雲謹這般想著,不覺也如此說了出來。
雲即禮先前作畫時入迷,聽了這聲直白的誇讚,才將頭抬了起來。
他其實認得雲謹,只是雲謹並不識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