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月光順著窗照進來,像是籠了一層薄紗, 蓋在謝熠秋白皙修長的手指上。他湊近到顧濯跟前, 手背輕輕撫在顧濯的額上。

  顧濯抬眸看著他, 伸手將他冰涼的手握在手心裡。

  謝熠秋與他貼的近, 就這麼被他緊緊握著,好像今天白天一樣。

  「頭還疼嗎?」謝熠秋關切地問。

  「我猜鄭覃喝的是假酒。」

  「通州人粗野,尋常酒水自然是入不了鄭覃的眼。」

  顧濯淡淡一笑,將頭埋在了謝熠秋肩頭。所有人都覺得他無所不能,從當初「玄師」這個稱呼安在自己頭上開始,到如今世人皆知他心思歹毒。可他忽然覺得自己也並非鐵打的身體,他就想這麼依靠在謝熠秋身上,閉著眼睛輕嗅他身上的味道,才能覺得安心。

  謝熠秋微微側頭,將唇貼在了顧濯耳邊,只聞肩頭上那人悶悶地開了口,「秋玉,若無你,我該怎麼活。」

  他真想說一句,這世上他誰都不認識,唯獨認識一個你。他不該將這樣一個乾淨的人放在如此渾濁的世間。

  兩人互相依偎,不是一個人依靠另一個人,而是抱在一起。

  謝熠秋聲音沙啞,「這世上若無我,在你心裡卻有一個我,足以同你一起抵擋疾風驟雨。」

  顧濯輕笑一聲,他知道現在自己對謝熠秋已經不是虧欠,也不是依靠,而是前所未有的愛戀。

  他抬了頭,目中滿是侵略的欲望,狠狠地在懷中那人的唇上深吻著,紊亂的鼻息交雜著,他的手緊緊抱著那人,舌尖軟肉探索,恨不得將那人吞進去,像是生怕他忽然消失,或是自己忽然消失。

  許久,才在藕斷絲連中分開,兩人四目相對,微含笑意。謝熠秋被顧濯方才那種攻勢吻到身子軟麻,靠在他身上,淡淡道:「累了便早些歇息。」

  顧濯垂頭在謝熠秋耳朵上咬了一口,聲音沉悶,「我從不會累。」

  「可我心疼。」謝熠秋緩緩起身,眸中帶著難以言喻的意味。「衡之,我心疼。你知我今日見到寧枕山時,心中有多少話想對你說。」

  顧濯輕撫了他的面頰,「為什麼是想對我說?」

  「從前若無你,我會被朝臣逼著定寧枕山的罪。我本就護不住李氏,寧家一家老小定是要步了他們後塵,成為孤魂野鬼。可是衡之,我心中難安。」他抱著顧濯的臉,眸中竟然帶了淚,「有你之後我自在多了,你可以替我做惡人,行惡事,我本以為心中可以安穩了,可後來還是變得不安。你定是要棄我而去的,衡之,你定是要替他篡了我的位。」

  謝熠秋這麼聰明的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顧濯居心叵測,可顧濯卻又明明沒有對自己做出什麼罪大惡極的事,他找不出一件能將他打入牢獄的罪名。

  顧濯怔住了,他在心底亂了陣腳,想著自己當初到底做了多少蠢事,活該被他一筆一划記住了。他貼著他的額,「當初是我做錯了。」

  「不,若無你,我早該被千刀萬剮。」謝熠秋啞了聲,「明明是你先招惹我,用最好的一切待我,最後卻是為了旁人,親手將我推進地獄。衡之,我當真是愛你了,是你讓我愛你的。」

  不及他說完,顧濯便從他臉頰跌落的淚看見了真心,一個曾經高高在上的天子如何在自己懷中哭成了淚人,他說的話全都是對的,字字錐心,卻不是刺在顧濯身上,而是刺在了自己身上。顧濯猛地將那唇吻住,他衣衫半掛著搭在自己身上,被顧濯攥的皺巴,臉上生出一股潮紅。

  顧濯並未從他的臉上挪開,而是繼續將他的淚舐去,他心裡的堅甲早已因謝熠秋而分崩離析,碎成了碎片。他甚至不敢多說一句話,只在謝熠秋耳邊咬著耳朵,說:「是我讓你愛我的,我求你只愛我。」

  第91章

  如顧濯探查得知的一樣, 除了通州,還有費州與濮州,這三州一個在楯州東北, 一個在西南,還有一個在顧濯去往楯州的路上。這三州猶如半個圈子,將楯州圍住,再加上與楯州毗鄰的西奴, 楯州便是案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他們宰割,就算是有心想要反抗, 也絕對無濟於事。

  如今顧濯親手殺了楯州的州丞, 瞞得再深也很快能傳到他們的耳朵里。

  鄭覃這裡的火剛撲滅, 便來了人。鄭覃弄了一身灰, 氣惱地將一桌子菜推倒,忽然想起來還有一位客人, 便急忙去牽馬。誰知身邊那小將士急忙道:「將軍, 寧枕山跑了!」

  鄭覃額上猛地一跳, 「什麼叫跑了?!不是讓你帶他躲避一陣子再回來嗎!」

  「寧枕山上馬快, 策馬更是快!屬下跟不上他!等跟上去了, 才見著顧濯也在, 寧枕山被顧濯手下的人護送著西去了!」

  鄭覃氣惱地將他踢出去,大罵道:「你他娘的啞巴了, 現在才說!」現如今已是深夜,他怕是早已出了通州了。

  那將士滾了一圈, 急忙爬起來跪在地上, 「可是糧倉……」

  「你還多嘴!」鄭覃猛地抬腳, 將人嚇得又滾出去一段距離。

  鄭覃火氣未消, 便又進來個不怕死的,行色匆匆。「將軍!濮州來人了!」

  鄭覃一甩手將馬繩丟給地上跪著那人,找地方洗了臉,等回到廳內,那人已經喝著茶等著了。

  座上這人便是如今的濮州州丞之子,名喚張文陽。其父張陰,曾是濮州河西縣縣丞,那是濮州為數不多的略為富庶的一個縣。北明雖為大國,但實際上唯有帝京最是富裕,邊疆地區最是窮困,其中便包括通州、費州與濮州這三州。這幾個州窮困百年,可在前幾年的時候卻突然富裕了起來,便是青甘亡了之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