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苗應聲,「那就是他死有餘辜了。不過未免太便宜他了,他燒了藏經閣,燒了帳房,就算沒死,陛下也不會輕饒了他。」

  「他帶著糊塗帳死的,日後誰也不必招誰了。陛下要查帳,儘管在他這個死人頭上查。藏經閣密室里的東西,火一燒,終歸是一堆灰燼,什麼也看不出來。」

  「先生把活人死人都算計進去了,一定不只是為了擺脫這筆糊塗帳。密室中的東西應該早就被先生調換出來了。」

  顧濯應了一聲,不自覺打了個哈欠,他昨夜與韓司塵聊了許久,聽聞莽蒙騎兵已經斷糧數日,又恰遇風雪,被逼在了山口,李南淮已然心急了,正在準備糧草支援。

  只是北明前些年收成一直不好,又常年乾旱,北明自己的兵馬都餵養不好。如今總算是有了好轉,若現在急調糧草,怕是會有人不樂意。

  國庫虧空,銀錢不多,常年苛政,天災人禍,糧食顆粒無收,養不了馬,養不了兵,又在外牽扯甚廣。自閹黨把持朝政之後,北明算是早就爛了骨子,不是一兩年就能好的。

  如今這金廟不過是九牛一毛,便已經廢了顧濯的半條性命,此後之路定滿是坎坷。

  沒過幾日,金廟轟然倒塌。滿打滿算,走了二十多車的金子,除去有些地方是用尋常木石鑄的以外,果不其然,其他全都是金子。

  誤之看著這一車車金子離開,不自覺愣了神,木訥地道:「整個帝京都是佛光啊……」

  顧濯乘轎去皇宮述職,李南淮首先問了他胳膊怎麼樣了。

  顧濯道:「已無大礙,勞陛下費心。」

  「朕聽工部辦差的人說,曾經藏經閣的位置收拾出來,見到了一具無臂屍骨,以及有一個通往地下的密道。你是否知道此事?」

  第73章

  殿外颳起了風, 片片陰雲遮蓋下來。

  顧濯與李南淮對弈,置下了一顆棋子,道:「那屍骨是辜澤寬, 陛下應該知道。他搶了裴錢留下來的金廟圖紙,定是有所圖謀的。看來他所圖謀的東西就在那密室之內,不過裡面的東西已經燒成了灰燼,若要查怕是也不容易。」

  李南淮看著棋局沉思片刻, 久久才落子。「既然燒了,那他想要的東西也不必再追查下去了。從前他是裴錢的手下,不過是苟活著罷了, 他要去尋裴錢的東西倒也正常。」

  話頭一轉, 李南淮道:「你兄長顧爾金驛馬傳書過來, 說是借糧草。眼下大旱未解, 糧倉中餘下的糧食連北明的軍隊都難以維持,可若莽蒙困境解不開, 北明也無法自處。為今之計……」

  「為今之計, 唯有納糧入倉, 清查其中剋扣, 充實倉廩。」顧濯拱手, 「北明旱情久矣, 卻不至於顆粒無收,更不是整個境內都有旱災, 不過都是一些無端的誇大其詞。臣時常聽聞各州餓殍甚多,可見饑荒不假, 卻從未見過哪裡的州府上呈奏章為百姓求得一絲憐憫。朝廷曾多次賑濟災情, 就連當年受忠帝也曾開倉放糧, 不至於百姓流離失所。」

  「你覺得, 這其中有剋扣。」

  「臣只是覺得,上呈奏章,下達旨意,尚且可能出現紕漏。任何一批糧食經過一雙又一雙的手,最後到達百姓手中的能有多少?」

  這是北明積年的舊帳,往日在一次又一次的權勢鬥爭中被淹沒,可如今金殿損毀,裡面藏匿的污垢便全然暴露了出來。裴氏的產業落入顧濯手中,便不可能再是一潭死水。

  他要查,卻不能無端地查,唯有借清查整個北明的機會,將裴氏的東西全都納入自己手中。

  冬夜寒涼,孤月懸空。

  顧濯正欲出宮,有韓承陪在身側,幽靜的夾道唯有主僕二人。

  顧濯負手,道:「眼下莽蒙局勢堪憂,以陛下的性子,他不會坐視不理,便必定要查糧食問題。金廟的虧空砸不到我的頭上,可若是糧食出了問題,便是幾條命也不夠殺。」

  「陛下就沒注意主子身上還有傷嗎,眼下還沒有歇下便要另赴他處。權貴糧食積壓,百姓窮困,這本就是數年累積的癥結了,怎是一日兩日就能查的清楚的。」

  「陛下對我委以重任,那是因為我與莽蒙有著解不開的關係。若不是我,便不會有人對此事上心,因為誰都可能在糧食上撈油水。若我不盡心,莽蒙的將士便吃不上飯,便要餓著肚子打仗,我便是莽蒙的罪人,也是北明的罪人。」

  幽藍的夜色緩緩飄落少許鹽粒一般的雪,顧濯凍得手腳冰涼,便不自覺加快了腳步。「如今此木在何處?」

  韓承道:「已經隨金廟往昔的僧侶一同被安置了,陛下已派工匠為他們重建一座廟宇,只怕是年後才能完工,今年冬日,他們只能苦挨著討生活了。」

  一口熱氣從顧濯口中冒出,大氅掀起雪花。「找時間尋得此木,告訴他先出城等候。」

  「金廟著火是他所為,他卻對主子做的事什麼都不過問,主子當真信得過他?若主子想滅了他的口,屬下今夜便能辦。」

  「他當初是裴錢的手下,裴錢被捕之時定然想過要滅了他的口,他卻安然無恙的活著。從前他在裴錢與受忠帝之間周旋著過活,連天子都能騙,如今卻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你知是為何?他手裡握著多少人的把柄,若是能殺得了他,他還能活到今日嗎?」

  從前顧濯小瞧了這個和尚,自此木敢在裴錢手中討生活的時候,他就應該料到,此非善類。若是將這種人留在帝京,不知還會被誰指使,更不知,顧濯所做的事是否會在一夜之間流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