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最開始時,無人相信以征伐與壓榨為樂的無極魔尊竟會為了天下獻祭自己,但真相不會因人們的不敢置信而封存。
無極魔尊最初修建絕仙祭壇的目的已不可考證,但她的犧牲與大義將被人們永遠銘記,從天下第一宗屠仙魔宗到修仙界最邊緣動亂的亂星海,修士們皆稱她為「聖君」,言必稱「聖君庇佑」。
聖君救世的傳說亦流傳到了凡間,萬家生祠,繁盛香火,供奉著一個早已不在此界,亦無法再保佑他們的人。
其他神仙若遲遲不顯靈便會被人們捨棄,唯有青虹無極諸天妙道聖君,無論靈驗與否,連最偏僻的廟宇的香火亦從未斷絕。
凡間的人們相信,這樣一個人必定已經成仙,怎麼會死呢?但人們為己身與親眷祈福之餘,還是不忘默默祝願,若聖君已離了此界,因果不昧,願她能平安喜樂,早日登仙。
在凡間傳說中,聖君所在的宗門,便如西方世界的極樂淨土,人們許願來世,常祈禱「聖君庇佑,願我來世能夠往生仙宗」。
千年以降,屠仙魔宗並未因李正玉的離開而徹底衰落,雖然難以繼續維持天下共主的地位,但依舊是修仙界最強盛的宗門。
聖君的狂信徒歷來屬屠仙魔宗之中最多,他們明知太上忘情道修行艱難,卻依舊無比執著地在這條道途上求索。
這條道途的至高之處,有一人的光輝永不墜落,雖無緣與她同處一個時代,但道心相知,便如相交。
二、聶雨亭:不是孽緣,僅難得二字而已。
華清宗。
「師尊,您與聖君是同時代的人,您曾一睹過她的風姿嗎?」華塵好奇地問道。
聶雨亭搖了搖頭,突然意識到自己竟從未見過李正玉,從未見過這個貫穿她前半生、深刻地影響了她的道途與幾乎整個人生的人。
與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一樣,她對李正玉的情感極為複雜。
無數人的師尊、同門、道友死在正魔兩道之爭中,死在李正玉的征伐與奴役之下,可驀然回首,他們的仇恨卻已無處安放。
事隔經年,人們對她有了也許並不那麼全面,但卻十分客觀的評價——聖君。
華塵嘆息道:「真是可惜,傳聞中聖君湛然若神人,不能與她同處一個時代,於我而言實乃畢生憾事。師尊與聖君同修太上忘情道,若你們能夠相遇,說不定能結為摯友。」
聶雨亭眸光複雜了一瞬,自一千年前喬成蔭上位以來,屠仙魔宗極為注重輿論上的導向,新時代的修行之人對千年前的修仙界眾人是怎樣匍匐在李正玉腳下苟延殘喘毫無實感。
據說李正玉仙逝前未留下隻言片語,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這就是她的態度,但喬成蔭是她的頭號心腹,自然見不得她的名聲有任何瑕疵。
是瑕疵嗎?
如今她是此界將太上忘情道修至最高之人,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他更了解李正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言仁,不爭仁,對萬物一視同仁地滋養,不求萬物回報她,甚至不需要人們的歌頌。
而人們承受了天地的恩澤、雨露,自然也應承受風霜雨雪與雷霆。
華塵恭聲道:「師尊飛升在即,不知可有教誨?只要一想到今後會離了師尊的羽翼,徒兒便覺心中忐忑。」
聶雨亭眉眼淡漠,聲如冷玉:「若想修得太上忘情道,應先斬斷己身的依附之心,你缺少的並非我的教誨,待我離了此界,你只當我是死了。若你有朝一日能夠飛升,你我二人於上界相遇,不要叫我師尊,與我擦肩而過即可。」
華塵睜大了眼睛,語氣急切:「師尊,你不要徒兒了嗎?」
聶雨亭的身影漸漸淡去,華塵知道她數要離開了,明知攔不住,但還是朝她伸出了手。
卻只碰到了一片虛無。
聶雨亭的聲音在他心中響起:「你的修為已不再需要我的指點,此間修行之人都拙於修心,你更是其中翹楚,有些東西是教不會的,你只能自己去體悟。
「紅塵濁浪、男女情愛、生離死別、愛恨恩仇,不歷真情,如何忘情?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如是而已。」
她這一生的愛、恨、恩、怨、情、仇、死別,竟皆與李正玉緊緊相系,真是難得的緣分。
不是孽緣,僅難得二字而已。
三、謝混:魂隨君去終不悔, 只緣感君一回顧。
陸沉看向謝混的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我看你是真的瘋了,你已經去了將近兩萬個世界了,憑這個資歷留在局裡升職不好嗎?
「咱們穿越局的二把手也是npc部出身,他當時經歷了兩萬多個世界,以此為資本青雲直上,短短几百年便躋身高位,你應該也是知道你繼續前往小世界的後果是什麼的吧。」
謝混道:「她在等我,我答應她了,一定會去找她。」
他所期待、追逐的不過是一個能與李正玉再度重逢的可能罷了,但為了這個渺茫的可能,他願意付出一切。
即便魂飛魄散,他也要死在奔向李正玉的路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無極魔尊最初修建絕仙祭壇的目的已不可考證,但她的犧牲與大義將被人們永遠銘記,從天下第一宗屠仙魔宗到修仙界最邊緣動亂的亂星海,修士們皆稱她為「聖君」,言必稱「聖君庇佑」。
聖君救世的傳說亦流傳到了凡間,萬家生祠,繁盛香火,供奉著一個早已不在此界,亦無法再保佑他們的人。
其他神仙若遲遲不顯靈便會被人們捨棄,唯有青虹無極諸天妙道聖君,無論靈驗與否,連最偏僻的廟宇的香火亦從未斷絕。
凡間的人們相信,這樣一個人必定已經成仙,怎麼會死呢?但人們為己身與親眷祈福之餘,還是不忘默默祝願,若聖君已離了此界,因果不昧,願她能平安喜樂,早日登仙。
在凡間傳說中,聖君所在的宗門,便如西方世界的極樂淨土,人們許願來世,常祈禱「聖君庇佑,願我來世能夠往生仙宗」。
千年以降,屠仙魔宗並未因李正玉的離開而徹底衰落,雖然難以繼續維持天下共主的地位,但依舊是修仙界最強盛的宗門。
聖君的狂信徒歷來屬屠仙魔宗之中最多,他們明知太上忘情道修行艱難,卻依舊無比執著地在這條道途上求索。
這條道途的至高之處,有一人的光輝永不墜落,雖無緣與她同處一個時代,但道心相知,便如相交。
二、聶雨亭:不是孽緣,僅難得二字而已。
華清宗。
「師尊,您與聖君是同時代的人,您曾一睹過她的風姿嗎?」華塵好奇地問道。
聶雨亭搖了搖頭,突然意識到自己竟從未見過李正玉,從未見過這個貫穿她前半生、深刻地影響了她的道途與幾乎整個人生的人。
與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一樣,她對李正玉的情感極為複雜。
無數人的師尊、同門、道友死在正魔兩道之爭中,死在李正玉的征伐與奴役之下,可驀然回首,他們的仇恨卻已無處安放。
事隔經年,人們對她有了也許並不那麼全面,但卻十分客觀的評價——聖君。
華塵嘆息道:「真是可惜,傳聞中聖君湛然若神人,不能與她同處一個時代,於我而言實乃畢生憾事。師尊與聖君同修太上忘情道,若你們能夠相遇,說不定能結為摯友。」
聶雨亭眸光複雜了一瞬,自一千年前喬成蔭上位以來,屠仙魔宗極為注重輿論上的導向,新時代的修行之人對千年前的修仙界眾人是怎樣匍匐在李正玉腳下苟延殘喘毫無實感。
據說李正玉仙逝前未留下隻言片語,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這就是她的態度,但喬成蔭是她的頭號心腹,自然見不得她的名聲有任何瑕疵。
是瑕疵嗎?
如今她是此界將太上忘情道修至最高之人,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他更了解李正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言仁,不爭仁,對萬物一視同仁地滋養,不求萬物回報她,甚至不需要人們的歌頌。
而人們承受了天地的恩澤、雨露,自然也應承受風霜雨雪與雷霆。
華塵恭聲道:「師尊飛升在即,不知可有教誨?只要一想到今後會離了師尊的羽翼,徒兒便覺心中忐忑。」
聶雨亭眉眼淡漠,聲如冷玉:「若想修得太上忘情道,應先斬斷己身的依附之心,你缺少的並非我的教誨,待我離了此界,你只當我是死了。若你有朝一日能夠飛升,你我二人於上界相遇,不要叫我師尊,與我擦肩而過即可。」
華塵睜大了眼睛,語氣急切:「師尊,你不要徒兒了嗎?」
聶雨亭的身影漸漸淡去,華塵知道她數要離開了,明知攔不住,但還是朝她伸出了手。
卻只碰到了一片虛無。
聶雨亭的聲音在他心中響起:「你的修為已不再需要我的指點,此間修行之人都拙於修心,你更是其中翹楚,有些東西是教不會的,你只能自己去體悟。
「紅塵濁浪、男女情愛、生離死別、愛恨恩仇,不歷真情,如何忘情?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如是而已。」
她這一生的愛、恨、恩、怨、情、仇、死別,竟皆與李正玉緊緊相系,真是難得的緣分。
不是孽緣,僅難得二字而已。
三、謝混:魂隨君去終不悔, 只緣感君一回顧。
陸沉看向謝混的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我看你是真的瘋了,你已經去了將近兩萬個世界了,憑這個資歷留在局裡升職不好嗎?
「咱們穿越局的二把手也是npc部出身,他當時經歷了兩萬多個世界,以此為資本青雲直上,短短几百年便躋身高位,你應該也是知道你繼續前往小世界的後果是什麼的吧。」
謝混道:「她在等我,我答應她了,一定會去找她。」
他所期待、追逐的不過是一個能與李正玉再度重逢的可能罷了,但為了這個渺茫的可能,他願意付出一切。
即便魂飛魄散,他也要死在奔向李正玉的路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