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齊玉:「還尋不到孫甲舟嗎?」
季子漠:「暫時還未尋到,不過有點眉目了。」
欽天監奉上大吉之日,太子登基為皇,年號紫陽,與邊塞紫陽關相同。
皇位更迭漸漸趨於平淡,季子漠雖忙卻也少了擔驚受怕,不說登基前的紛紛擾擾是太子算計還是璩初等幕僚算計,他卻是算得上一個明主。
季子漠依舊在內閣,兼領著兵馬司的全部兵馬,管著皇城安定,去看過二皇子幾次,被宮人照顧的很好。
二皇子住在皇城一處宮殿內,季子漠還未進去就聽到他的笑聲,走進一看是太監帶著他放風箏。
二皇子見了季子漠飛撲到跟前:「先生,你又來看我了。」
季子漠彎腰抱起他:「近幾日過的可還好?」
二皇子高興的指了指天上的風箏:「皇帝哥哥讓人送來的,他說等過些日子,讓我繼續跟著幾位先生學學問,聽說先生還管著兵馬司,到時我還可以與先生同騎一匹馬。」
季子漠心頭一跳,不敢再往下問,匆忙轉了話題。
第115章
在二皇子處待了片刻,季子漠離開時脊背被汗打濕,他什麼都沒問,架不住二皇子見到熟人高興,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說了出來。
太子,不,現在是紫陽帝,他會傍晚閒時來看二皇子,會教他學問。
季子漠離去時,二皇子悄悄在他耳旁說:「先生,父皇離世我很難受,可是我現在比以往開心,皇帝哥哥對我很好。」
天上的白雲變化莫測,季子漠抬頭望去,希望自己心中所有的怪異都是多心。
「季大人,皇上找你。」紫陽帝身旁的小太監急急跑來。
季子漠步子快了些,行至半路,不知怎的想起了麻尤虎,他問了小太監一句。
小太監忙笑著回:「我乾爹把麻尤虎打發去洗恭桶,前些日子宮裡不太平,不知麻尤虎是掉在哪個坑裡死了,還是趁亂逃了,竟然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了。」
「乾爹想著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雖得罪過季大人,現在就是借他十個膽也不敢再惹季大人,一時騰不開手就沒再管。」
麻尤虎的恨意季子漠清楚,就如劉公公所說,一個小太監總不好讓人大張旗鼓的去尋。
笑道:「劉公公是你乾爹。」
小太監弓著腰嘿嘿笑了兩聲:「承蒙乾爹看得上。」
帝王易變,文華殿不變,同一個殿內,紫陽帝端坐在龍椅上,見季子漠請了安,道:「你看看這個。」
劉公公未在跟前伺候,季子漠從一側上了台階,接過紫陽帝遞過來的信件。
素白的信封擺在龍案,封蠟已被折斷,上面寫著:太子親啟
季子漠把信展開後一目十行看過。
這還真是......難辦。
邊塞的王達將軍領軍二十萬,信上言景安帝前些日子寫過一封密信給他,說自己想傳位給二皇子,命王達守衛邊塞,忠心二皇子。
王達的信還沒暖熱乎,皇城突然傳來消息景安帝遇刺駕崩,太子登基。
這事就是個傻子也能猜出有鬼,王達與景安帝自幼相識,是臣是友,忠心非比尋常,信上最後言,太子與二皇子皆是皇上子嗣,誰登基他都忠心為臣,只問一句,景安帝之死是否與太子有關。
季子漠收了信,斟酌道:「皇上,王達將軍肯寫此信就表示還是忠心的,先帝之死是刺客所為,這點加以解釋想來不至於出岔子。」
「那日先帝讓臣領兵馬司去圍太子府,臣緊急之下若是不說是宮裡遇刺,其他藉口怕是難以說服。」說著季子漠掀開官袍跪在一旁。
紫陽帝站起身扶他起來,道:「朕知道,那日若不是你,朕走不到今日,莫要忐忑覺得朕因此事怪罪與你。」
景安帝身子時好時壞,病死比遇刺更容易讓人信服,不過若是病死,太子則難以帶兵入宮。
只能說是凡事有利有弊。
紫陽帝:「王將軍戎馬一生,現如今手握二十萬大軍,另有他手下將領統領各軍,是重中之重,此事回信解釋太過輕視,朕想著讓你走一趟邊塞,當面替朕解釋。」
出差編瞎話,季子漠垂首思索著能不能拒絕。
紫陽帝聲音無奈:「朕能信任之人只有你頗有急智,你信先帝之死與朕無關,其他人怕是心裡也犯嘀咕,這樣的欽差去了邊塞,王將軍怕是要認準朕是弒父的兇手。」
話至此,季子漠還能如何拒絕,心裡吐槽了句,弒沒弒父你心裡沒譜嗎?
「是,臣領命。」
正事談妥,紫陽帝又問了兩句家常,說了些君臣親切話,最後笑道:「你現在住的宅子太小,等到從邊塞回來就可以遷府了,朕會派人幫你盯著修繕。」
季子漠隨著笑道:「謝皇上。」
紫陽帝:「無需言謝,朕與你相處不多,為君王看重你,私下卻拿你當好友,你對朕也可隨意些,日後我們君臣年年歲歲,相處的日子還長著。」
打算找時機辭官的季子漠:......
「是,皇上。」
「大笙舊病新傷擾的朕日夜難眠,用舊方子能強撐著,若想恢復健壯少不得要刮骨療傷,季臣無需謹慎的探朕的性子,朕與父皇不同,季臣有方子只管放心大膽的開,諸後果有朕與你一同擔著。」
季子漠一時不知如何回,猜不透紫陽帝是因心情說話至此,還是看出他收心想退才故意說的這些。
季子漠:「暫時還未尋到,不過有點眉目了。」
欽天監奉上大吉之日,太子登基為皇,年號紫陽,與邊塞紫陽關相同。
皇位更迭漸漸趨於平淡,季子漠雖忙卻也少了擔驚受怕,不說登基前的紛紛擾擾是太子算計還是璩初等幕僚算計,他卻是算得上一個明主。
季子漠依舊在內閣,兼領著兵馬司的全部兵馬,管著皇城安定,去看過二皇子幾次,被宮人照顧的很好。
二皇子住在皇城一處宮殿內,季子漠還未進去就聽到他的笑聲,走進一看是太監帶著他放風箏。
二皇子見了季子漠飛撲到跟前:「先生,你又來看我了。」
季子漠彎腰抱起他:「近幾日過的可還好?」
二皇子高興的指了指天上的風箏:「皇帝哥哥讓人送來的,他說等過些日子,讓我繼續跟著幾位先生學學問,聽說先生還管著兵馬司,到時我還可以與先生同騎一匹馬。」
季子漠心頭一跳,不敢再往下問,匆忙轉了話題。
第115章
在二皇子處待了片刻,季子漠離開時脊背被汗打濕,他什麼都沒問,架不住二皇子見到熟人高興,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說了出來。
太子,不,現在是紫陽帝,他會傍晚閒時來看二皇子,會教他學問。
季子漠離去時,二皇子悄悄在他耳旁說:「先生,父皇離世我很難受,可是我現在比以往開心,皇帝哥哥對我很好。」
天上的白雲變化莫測,季子漠抬頭望去,希望自己心中所有的怪異都是多心。
「季大人,皇上找你。」紫陽帝身旁的小太監急急跑來。
季子漠步子快了些,行至半路,不知怎的想起了麻尤虎,他問了小太監一句。
小太監忙笑著回:「我乾爹把麻尤虎打發去洗恭桶,前些日子宮裡不太平,不知麻尤虎是掉在哪個坑裡死了,還是趁亂逃了,竟然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了。」
「乾爹想著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雖得罪過季大人,現在就是借他十個膽也不敢再惹季大人,一時騰不開手就沒再管。」
麻尤虎的恨意季子漠清楚,就如劉公公所說,一個小太監總不好讓人大張旗鼓的去尋。
笑道:「劉公公是你乾爹。」
小太監弓著腰嘿嘿笑了兩聲:「承蒙乾爹看得上。」
帝王易變,文華殿不變,同一個殿內,紫陽帝端坐在龍椅上,見季子漠請了安,道:「你看看這個。」
劉公公未在跟前伺候,季子漠從一側上了台階,接過紫陽帝遞過來的信件。
素白的信封擺在龍案,封蠟已被折斷,上面寫著:太子親啟
季子漠把信展開後一目十行看過。
這還真是......難辦。
邊塞的王達將軍領軍二十萬,信上言景安帝前些日子寫過一封密信給他,說自己想傳位給二皇子,命王達守衛邊塞,忠心二皇子。
王達的信還沒暖熱乎,皇城突然傳來消息景安帝遇刺駕崩,太子登基。
這事就是個傻子也能猜出有鬼,王達與景安帝自幼相識,是臣是友,忠心非比尋常,信上最後言,太子與二皇子皆是皇上子嗣,誰登基他都忠心為臣,只問一句,景安帝之死是否與太子有關。
季子漠收了信,斟酌道:「皇上,王達將軍肯寫此信就表示還是忠心的,先帝之死是刺客所為,這點加以解釋想來不至於出岔子。」
「那日先帝讓臣領兵馬司去圍太子府,臣緊急之下若是不說是宮裡遇刺,其他藉口怕是難以說服。」說著季子漠掀開官袍跪在一旁。
紫陽帝站起身扶他起來,道:「朕知道,那日若不是你,朕走不到今日,莫要忐忑覺得朕因此事怪罪與你。」
景安帝身子時好時壞,病死比遇刺更容易讓人信服,不過若是病死,太子則難以帶兵入宮。
只能說是凡事有利有弊。
紫陽帝:「王將軍戎馬一生,現如今手握二十萬大軍,另有他手下將領統領各軍,是重中之重,此事回信解釋太過輕視,朕想著讓你走一趟邊塞,當面替朕解釋。」
出差編瞎話,季子漠垂首思索著能不能拒絕。
紫陽帝聲音無奈:「朕能信任之人只有你頗有急智,你信先帝之死與朕無關,其他人怕是心裡也犯嘀咕,這樣的欽差去了邊塞,王將軍怕是要認準朕是弒父的兇手。」
話至此,季子漠還能如何拒絕,心裡吐槽了句,弒沒弒父你心裡沒譜嗎?
「是,臣領命。」
正事談妥,紫陽帝又問了兩句家常,說了些君臣親切話,最後笑道:「你現在住的宅子太小,等到從邊塞回來就可以遷府了,朕會派人幫你盯著修繕。」
季子漠隨著笑道:「謝皇上。」
紫陽帝:「無需言謝,朕與你相處不多,為君王看重你,私下卻拿你當好友,你對朕也可隨意些,日後我們君臣年年歲歲,相處的日子還長著。」
打算找時機辭官的季子漠:......
「是,皇上。」
「大笙舊病新傷擾的朕日夜難眠,用舊方子能強撐著,若想恢復健壯少不得要刮骨療傷,季臣無需謹慎的探朕的性子,朕與父皇不同,季臣有方子只管放心大膽的開,諸後果有朕與你一同擔著。」
季子漠一時不知如何回,猜不透紫陽帝是因心情說話至此,還是看出他收心想退才故意說的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