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罷。

  就擁著顧燁往衙門走,一群人陣勢搞得轟轟烈烈,路上吸引了不少圍觀百姓。

  於是,不等幾個皇子進一步傳播謠言,顧燁被人碰瓷污衊去衙門狀告的消息,就先傳開。

  散播謠言講究的就是時機,錯過時機謀算也就沒用了。

  幾位皇子針對顧燁的第一波計劃,失敗。

  第195章

  王家爺奶與那名叫做荷花的女子,本來就是沒什麼見識的鄉下人。

  她們貪圖榮華富貴,自然也在乎自己的小命,眼看事情敗露,被送到衙門哪裡還敢嘴硬,被嚇唬兩句就交代了真相。

  不過,幾位皇子做這種事情,當然不可能光明正大。

  所以,她們連收買自己的人到底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別人把一千兩白銀拿出來,王家的人就昏頭,跑京城來了……

  至於那和顧燁長得有點像的小孩,其實就是王家的孩子。

  畢竟不管怎麼說,顧燁確實是王家血脈,親戚之間有幾分相似的孩子並不難找。

  別說審案的官員,就是顧燁聽到這些供詞,無語之極。

  這王家的人當真蠢得無藥可救!

  連背後之人長什麼樣子,到底什麼情況都不知道,甚至別人都還沒有威脅,光看見銀子就走不動路了。

  真是不怕有命拿錢,沒命花。

  他們也不想想,就算顧燁發達後沒有給王家什麼好處,但顧燁身體流著王家的血,到底有幾分香火情。

  只要顧燁這尊大佛存在,他們王家就算得不了富貴,在雲山縣那邊也絕對無人敢欺了,是個隱形大靠山啊。

  不過也是,就當初王家能把原主那個擁有秀才功名的父親逼出家門的行為,就足以證明王家人的短視和愚蠢。

  「張府尹,古語有云:天子犯法都與庶民同罪,此案你便按照律法判吧,忠孝兩難全,我顧燁就算背上不孝之名,也不能動搖國法。」

  顧燁才懶得礙於名聲去撈這種愚蠢又惡毒的親戚,立刻當眾表態,一副忠心愛國的模樣。

  張府尹也是個聰明人,且他也不想得罪顧燁這種狠人,聞言也馬上配合道。

  「顧大人何出此言?聽聞你還未出生便隨娘改嫁,打生下來第一口飯,就是繼父給予,無論是生恩還是養恩,王家都沾不上,何來不孝之說?」

  「污衊朝廷命官乃大罪,這等小人竟還敢在天子腳下作亂,本官定會嚴加查明,以儆效尤。」

  張府尹也嚴肅大聲道,一派正氣的模樣讓衙門口的百姓拍手叫好。

  顧燁很滿意,給了對方一個你很上道的表揚眼神兒。

  古代重視孝道,雖有些話他占理,但卻不能由他明著說出來,張府尹給他當嘴替就沒關係了。

  ……

  此次污衊之事,王家不過小人物,關鍵是背後的人。

  顧燁沒功夫和王家爺奶周旋,把人交給衙門後,便匆匆回府,想辦法回擊了。

  九皇子和顧小弟聽聞消息也匆匆趕過來,幾人都不是傻子,根本不用太多證據和調查,就能猜到這背後算計之人是誰。

  除了那幾個皇子別無他想。

  九皇子道,「老師,這事情雖不能確定到底我哪個哥哥乾的,但幾個肯定都脫不了關係,擒賊先擒王,狼群先打強,咱們先對大皇子動手吧。」

  大皇子是眾位皇子中年齡最大,經營勢力最久的,在三皇子這個『天命主角』死後,他自然就是眾皇子中最強的存在。

  別看幾個皇子現在聯手對付顧燁,好像很齊心協力的模樣。

  但這種利益結合,一旦大皇子露出破綻,其他的皇子必然毫不猶豫撲上去,撕咬大皇子的勢力增強自己。

  顧燁也是如此想的。

  不過。

  顧燁道,「現在水還不夠混,時機未到,不宜硬抗,咱們在京城的人暫時別動,你們繼續手上的事情,此事我自己來辦。」

  「四哥,大皇子不可小覷,你打算如何做?」

  顧小弟有些擔心。

  他知道兄長很厲害,可如果不動用暗地的人手,他們明面上的勢力終究有些小,碰上經營多年的幾位皇子,著實有些吃力。

  「不怎麼辦,以牙還牙而已。既然他們跟我玩陰的,不跟我正大光明在朝堂上斗,非要從我私事下手,那我自然也只能按照他們的遊戲規則,陪他們玩唄。」

  顧燁冷笑道。

  不就是下三濫的手段的,他本來也不是什麼好人,既然正大光明的別人不喜歡,他就成全那些人好了。

  顧燁說做就做,當即就開始籌劃報仇之事。

  他對朝堂爭鬥這件事,本來是看得很開的,畢竟權力之爭就是這樣,爭鋒相對,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

  但那幾個皇子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從他的私事下手!

  這些混帳東西,竟然找了個「拋妻棄子」的罪名來噁心他,真是太過分了。

  如果不是穀雨信任他,他們之間的夫夫關係少不得出現隔閡。

  他上輩子單身三十年才找到的媳婦,這麼大一個漂亮媳婦,要是被戳掉了,那得多糟心?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顧燁報仇就在明天。

  所以。

  就在幾位皇子遺憾王家爺奶沒用,剛上門鬧事就被人掐死了,真是廢物點心的時候,隸屬大皇子派系最大能臣之一的徐太師,就出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