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甚至有些人露出讚賞之色,心裡暗嘆道:這霍凌怪不得是當初先君後舉薦、又有趙家血脈之人,也的確是有幾分真本事。

  鴻臚寺卿董青手持玉笏,出列拜道:「陛下,臣以為,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霍將軍忠勇無雙,朝廷正是需要這樣的武將,且戰場之事十萬火急,便是霍將軍有心請示,時機也不允許。臣請陛下萬不可因為那些陳規舊矩,就白白浪費這樣一個有才之人。」

  「陳規舊矩?」

  崔令之冷哼一聲,側身看著他,開口譏諷道:「無視綱常法度,在你眼裡倒成了該稱讚之事麼?聽你之言,難道朝廷這麼多武將都是無用之輩,只有他霍凌一人能用?若不以此正軍規,日後軍紀渙散,眾將不服,主帥還如何率軍征戰?」

  董青沒有看他,只是繼續保持著參拜的姿勢,嗓音沉穩道:「陛下,臣並無崔尚書所言之意,臣只是認為,霍將軍罪不至死,此番罪責應該嚴懲,功勞也該有所褒獎,功過相抵亦不為過。」

  鄭寬說:「臣也贊同董卿之言,如今好不容易讓西武國吃虧,此刻該議論之事絕非如何處置我方將士,而是如何乘勝追擊收復失地,與其殺了霍將軍,倒不如讓其繼續將功折罪,若今後再有如此肆意妄為之事,則數罪併罰嚴懲不貸。」

  姜青姝聽他這麼說,不置可否。

  她右手擱在龍椅扶手上,指尖隨著沉吟微微輕敲,並沒有說自己的看法,看了一眼站在群臣之首的張瑾。

  張瑾沒有說話。

  他若開口,底下的一些黨羽自然聞風而動,不爭出個什麼來就不能罷休了。

  其實他要說的,私下裡已經跟她說了。

  張瑾的消息比別人快一些,早朝前她還在更衣時,張瑾便提了此事,她問他怎麼看,張瑾只說凝視著她,低聲說:「蔡古不殺霍凌,是因為陛下。」

  她也不遮掩:「是。」

  「所以,人盡皆知陛下對霍凌是什麼態度,陛下這次若護他,若不懼落得個偏袒徇私之名,便可隨意為之。」

  張瑾也沒說什麼為了軍紀法度,只一針見血地點了四個字:偏袒徇私。

  他知道她在乎名聲。

  想做個毫無詬病的明君,就不能有任何偏心袒護的舉動,霍凌和她關係越近,越用嚴厲手段懲處,越能說明君王賞罰分明,而不是任人唯親。

  張瑾這一句話,實實在在是勝過朝廷上爭論的一萬句,直接拿捏住了她。

  這話也只適合私底下說。

  在朝堂上說,那就是不給君王面子了。

  姜青姝聽了也不惱,而是輕笑一聲。

  徇私偏袒?

  的確,會有人這麼說的,不過她好像也不是第一次明擺著偏心了吧。

  做個事事死守規矩的皇帝有什麼意思,說白了,總是為人言所掣肘的皇帝,不是懦弱無能,便是刻板迂腐,只要大權在握,能將百姓和江山治理好,她就偏心了,又能怎麼樣?

  姜青姝等宮女給她戴好發冠,便突然抬起手臂,一勾張瑾的脖頸,引得比她高大半個頭的權臣無奈低頭,看著她。

  她直接說:「霍凌如此能幹,朕不會處置他。」

  他眉眼清冷,看不出什麼情緒,「僅僅因為他能幹?」

  「不然呢?難道是因為他是先君後舉薦的人麼?」她手臂往下拽,引得他弓腰的弧度越發深,一雙清瞳直視他的雙眼,嗓音帶笑:「你吃醋啦?」

  她的目光如被日光照亮的皚皚白雪,赤—裸又不遮掩,閃亮逼目。

  張瑾垂睫:「……沒有。」

  說的是沒有,但神情稱不上暖和,也稱不上不悅,只是倍感膈應。

  張瑾在心裡冷漠地想著:因為一個趙玉珩,她對所有趙氏相關的人皆無數次施恩。

  但再信任又怎麼樣,皇帝也總有和臣子離心的時候。

  偌大趙家都倒了,區區一個不起眼的霍凌,還能掀起什麼風浪?

  張瑾出神須臾,很快,便斂去情緒,抬手幫她整理了一下鬢角,淡淡笑了笑,「臣都依陛下。」

  「那就這麼說好了,你可別和朕唱反調。」

  「臣從不違諾。」

  她笑出聲,微微踮起腳尖,「那……獎勵你,親朕一下。」

  張瑾一怔,不禁有些欣喜。

  「嗯。」

  他傾身,微涼的薄唇輕碰她右頰,就好像再次吸食了能迷惑心智的毒藥,方才有些煩亂的心又一次平靜下來。

  ……

  姜青姝收回思緒。

  她事先確定了張瑾沒有非置霍凌於死地不可,至少明面上不會了。

  畢竟,霍凌就算立了功,在張瑾眼裡也還是微不足道,趙德元數十年的軍功都能被他整垮,更別說一個初出茅廬、毫無背景的少年。

  他太看輕了霍凌。

  擁有「軍事天才」tag的角色太稀有,迄今為止也沒發現第三個人,這種人成長起來,絕不是其他武將能望其項背的。

  姜青姝注視著下方眾臣,等他們安靜些了,才不疾不徐開口:「諸位的意思,朕已知悉,不過此事,霍凌不算全然自作主張抗命,也有朕的一份責任。」

  眾人:???

  陛下在說什麼???

  女帝此話一出,殿中霎時一片寂靜,眾人皆不知所措地面面相覷,不知陛下這是在賣什麼關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