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君後會惹帝王猜忌的。

  鄧漪讀過一些史書,所以她很擅長揣測上意,很多時候她認為自己想的是合理的。而向昌卻認為,為君者最忌諱被人揣測心思,如果猜錯了還好,猜對了那更是大難臨頭。

  天子都是多疑的。

  兩人陷入了分歧,一個要送,一個要攔,竟然僵持了很久。

  好在姜青姝沒有在鳳寧宮待太久。

  這幾日君後的刀傷還沒好,姜青姝方才留在裡頭看秦太醫給他換藥,無意間大飽眼福——趙玉珩的身材真好啊,皮膚又白,還有微微隆起的肌肉。

  不是很健美的身材,卻恰恰好。

  姜青姝目不轉睛地瞧了一會兒,

  趙玉珩:「……」

  她也不害臊。

  趙玉珩偏過頭,散落的烏髮散在背上,更襯得皮膚有種玉質的冷白,他低頭咳了咳,姜青姝便坐過去拍了他的背,哇,手感也好。

  她拍的很笨拙,拍著拍著,趙玉珩便反手攥住了她的手指。

  「別鬧。」

  他說。

  碰過小手爐,她感覺到對方的掌心溫度燙得很,她用被攥住的食指輕輕撓了一下他手掌心,他攥得力道更緊了些:「陛下。」

  姜青姝:「好啦,朕不鬧你了。」

  她托腮靠在一邊,實在沒東西盯了,決定轉而去盯給君後上藥的秦太醫,秦太醫被她盯得壓力很大,完全不能安心上藥。

  姜青姝發現自己盯誰,誰就不自在,她的壓迫感有那麼強嗎?

  罷了。

  她不在這兒礙事了。

  姜青姝打了個哈欠起身,懶洋洋道:「朕先回去啦,君後早些歇息。」說著便擺駕出去。

  外頭還在僵持的鄧漪和向昌二人連忙一驚,垂首後退,等女帝回了紫宸殿,鄧漪這才立刻奉上王楷寫的「認罪書」。

  她拿起看了看,淡淡問:「幾更了?」

  鄧漪:「回陛下,三更了。」

  「原來已經這麼晚了。」

  她抬頭看了一眼鄧漪和向昌,看見他們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倦色,便微笑著說:「今日你們也辛苦了,朕讓御膳房送些夜宵來,有些小食你和向昌便和底下人分了,隨後便下值去歇息吧。」

  二人連忙謝恩。

  「還有,這幾日諸位閣老忙殿試的事也辛苦了,明日一早,你們知會內府令送些賞賜給禮部、吏部以及中書、門下二省,尤其是尚書省二位僕射,再多賜一些進貢的寶物。」

  「是。」

  鄧漪和向昌退出去後,互相交換了個眼神。

  鄧漪說:「你瞧,陛下賞了我們,說明沒把東西呈到君後跟前是對的。」

  向昌嘆了口氣,只道君心難測。

  ……

  殿中。

  宮室內燃著一盞孤燈,火光瑩瑩。

  姜青姝獨自坐在御座上,一邊安靜地借著火光看著名單,一邊翻著實時去對這些的動向,先沒急著看官員,而是去找那些新科進士。

  果然。

  前三甲中,狀元是謝黨的人。

  能在張瑾出題的前提下考中狀元,那狀元很有些能耐,但以她那日看到的數據,此人似乎並不出類拔萃,難道是經驗比較多的實幹型人才?

  而且此人無權無勢,之前也並無才名,據她了解,也並非是這次春闈中的貢士,而是幾年前通過會試,進士考了兩次才上的。

  這樣的人,勾搭上謝黨,謝黨居然也要了?

  還真讓他們押中了個狀元?

  姜青姝托腮思索,想了半晌,沒想出其中關竅來,索性不想了,又開始操心翰林院的選拔問題。

  翰林院,作為一個獨立於朝廷的部門,屬於是天子私人機構,有時可以近距離起草機密詔令,替代中書舍人的一部分職權,某種程度上能分割相權。

  但,在遊戲裡的大昭朝,這翰林院用的並不算多,這裡面的人多稱為「翰林供奉」,而不是「翰林學士」。雖因距離天子近,很多學子以進入翰林院為榮,但主要是用來安置各種擅長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文人的。

  俗稱:養閒人。

  唯一的好處:裡面的臣子會漲忠誠。

  結合這些特點,姜青姝決定合理利用翰林院。

  經過第一輪全範圍殿試、第二輪小範圍杏園實地面試、第三輪謝黨人員大篩查,以及抽樣調查部分卷子,她已經大概分出了三種可以被她丟去翰林院的人:

  1.忠誠極端低的。

  ——翰林院俸祿不高,她可以通過控制俸祿防止他們私下受賄,杜絕這類人結黨,等他們忠誠漲高了再說。

  2.忠誠很高的。

  ——這種人當然就用來當成親信培養啦,能不能力的不重要,主要是忠心,她下達的一些命令能認真辦好就行。

  3.出身世家的。

  ——翰林院既然名聲不錯,又象徵著天子親信,那她當然要接機收買一波世家的人心了,反正也沒什麼實權,影響力高的世家子弟通通進去好嗎!

  姜青姝一頓操作猛如虎,只差最後的按數值核實人名環節了,她抬頭看了看窗外,原來已經天亮了啊。

  她乾脆不睡了,一邊喝著濃茶提神,一邊翻翻實時。

  【兵部尚書謝安韞威脅齊國公世子王楷,王楷肝膽欲裂,將女帝逼自己做眼線的事全盤托出,但隱瞞了認罪書的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