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很多個村子。

  海沙幫附近的村民自然是不如武當山腳下的村民幸福,海沙幫的人可不像武當派都是大俠,也有人自私自利、欺壓百姓。

  但他們幫派是賣私鹽的,又得了新的製鹽法子,為了賺錢,他們的工坊一個接一個地開了起來,附近村子木匠們都被叫去做活。

  工坊建好後,又招村民進去做工。

  海沙幫的弟子不可能每天蹲鹽坊里親自幹活。

  ——也算是間接給一些人解決了就業問題。

  最初得了圖紙的那位海沙幫的長老,也是逢年過節帶著海沙幫弟子給神秘女郎燒香燒紙。

  他們這麼做,鹽坊里的村民有樣學樣,開始在家裡掛畫像,擺供品、上香。

  沒過幾年,早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時青柚並不知道,她被海沙幫附近這一帶的人們稱為:「鹽神」。

  峨眉派的「峨眉飛梭」、「峨眉紡紗機」以峨眉派為中心,最初是在各大門派的轄區內建立工坊,待有見識的人意識到可以以此謀利之後,托關係找峨眉派掌門求情,把工坊建到了更多地區。

  曾經的方姓少女已經剃了頭髮做女尼,自號「滅絕師太」。她師父風陵師太見她武藝高強、能力出眾,把掌門之位傳給了她。

  滅絕師太見多識廣,知道沒有人庇護,工坊開出去很可能被有權有勢的人給奪了,可來找她們的人,要麼心比天高不以為然,要麼背後也有勢力,她就不管了。

  風陵師太希望的是峨眉名聲遠揚,紡織工坊開遍各地,是符合她們峨眉派的利益的。

  其他地區,開酒坊的人致力於將酒賣往更多地方的酒樓,做糧食、蔬菜、瓜果生意的人也有開拓市場的野心,做其他貨物生意的自然是更需要大批大批有購買力的人群。

  但這畢竟是元朝統治之下。

  真真正正做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都是有背景有依靠的人。

  更多時候大家只能小心翼翼地躲在各大門派庇護範圍內。

  要是離開了轄區,在外行走不慎被元兵搶東西,只能自認倒霉——能活著回到家已經是萬幸,人家門派弟子也不可能為了他們幾個人去找元兵討公道。

  「等過了年,咱們去明教的勢力範圍吧?」

  某個縣城裡,幾家做生意的店主聚在一起「開會」。

  「明教?」有人表示質疑,「不是說明教的人……很古怪嗎?」

  「明教弟子是挺奇怪的,做的事情有些……那什麼……」

  「但是明教這些年一直打元兵,他們的勢力範圍大一點。」

  「這倒是……」

  「明教弟子和那些武林正派的弟子也沒什麼差別,講究的是講究的,有些人嘛……唉。」

  「可咱們去,他們接受嗎?」有人提出質疑,「不會欺負我們外來人吧?」

  一直拿著筷子夾煮得滾燙的火鍋里的鮮牛肉吃的中年男人放下了筷子,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他說:「別擔心,各位,我已經托人問過了,明教歡迎咱們過去做生意。」

  其他人:「……」

  「你問的誰?」

  「就離咱們最近的那個分壇的壇主,我可是把我存的那幾壇好酒給送去了。」

  中年男人看著他的兄弟們笑道,「你們也別擔心明教的人欺負咱們,要我說,哪裡的人又不欺負咱們?」

  其他人:「……」這倒是。

  「那位鍾壇主和我說,他們明教歡迎咱們去開店做生意。」

  「明教的勢力範圍內,路也修得比其他地方的平,對咱們生意人來說多好啊。」

  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便端起酒杯。

  「希望咱們明年能大富大貴!」

  「你這還真是個樸實的願望啊,那就借你吉言了。」

  幾個酒杯碰在了一起,發出了清脆的響聲。

  明教之所以歡迎商人去他們範圍內做生意。

  ……其實也是因為明教自己人建工坊,搞得多是水泥啊、火器啊、鋼鐵製品啊這些能用於打仗的東西。

  搞出來也是自己用。

  賣出去?

  做夢呢,這些東西怎麼能往外賣?

  能往外賣的也就是胡青牛廢寢忘食搞出來的藥品,但胡青牛他也忙啊,他在親自培養軍醫和隨軍護士,他要親自監督製藥和做醫用器具,他還隨時會有新靈感要閉關做實驗。

  謝遜他們開了好幾個會,提出鼓舞其他門派轄區內的百姓來他們打下的範圍內開工坊、做生意、種地。

  范遙覺得可行,他便動了心思準備「偷家」。

  花了心思、精力和金錢,去收買一些有點影響力的人,讓那些人給他們明教說好話,勸說那些生意人把店搬去他們那兒。

  夜幕降臨。

  千千萬萬的家庭圍著一盞燈光開始吃年夜飯。

  年夜飯吃得早的家庭開始放煙火。

  漂亮的煙花在天空中炸開。

  這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

  結尾部分我寫得很艱難啊

  大家體諒一下我的水平QAQ

  第38章 小張教主(二更)

  明教這些年的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五行旗、各分壇的人數增長非常迅速,各工坊生產的用於打仗的器具更是數倍增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