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是鎮上,離市區也很近,且那房子處的位置交通便利,家具運輸並不成問題。

  月末,沈瑤的廠子辦了起來,因著沈國忠人還在體制內呢,一應手續是以她的名義去辦理的,廠名取的安華。

  安華家具廠明面上屬於沈瑤,父女倆的分成只是私下協議,不是外人,沈國忠也不覺得還需要防著自家閨女,說白了,就是把這些都給沈瑤他這當爸的也樂意,哪裡會去想那些有的沒的。

  廠子有了,自然就是招工,沈瑤先想到的就是給自家做過家具的郭師傅,正好廠子也是辦在郭師傅家所在的小鎮上,沈瑤帶著沈國忠找到郭家的時候,說服郭師傅到廠里上班並沒有什麼困難。

  郭師傅說白了,是個農民,打家具也是交到鄉公社換幾個工分,能成為工人在農民看來是天大的喜事,加之沈瑤給的待遇比照國營工廠分級給的,郭家人那是一萬個樂意。

  不止郭師傅,他們木匠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後邊幾天郭師傅帶著沈國忠和沈瑤鎮裡村里跑了一大圈,幫著給廠里招到了七個木工師傅,其中三個普通話也能說,倒是省了沈瑤這個只學會半吊子廣東話的翻譯跟著跑了。

  第178章

  安華家具廠開起來,七個工人自然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沈國忠帶了個會普通話能給他充當翻譯的工人往周邊兩個鎮也轉了幾天,又招到了四十多人。

  廠子開起來的前期安華只有五十多個工人,因人手不算充足一開始主打生產系列兩層床、各種不同型號兒童床。

  沈國忠同樣不懂木匠活,可是他籠絡人心是把好手,十幾年的生產隊長和鄉幹部那可不是白當的,再有賀時這副市長的背景,工廠里的工人還真沒誰因為老闆是外地人而翻什麼浪。

  沈國忠提了幾個手藝好處事正的匠人做了小組長,一人管個十人小組,第一個月各小組會綜合比拼質量和產量,贏的那一組工人是額外有獎金的,所以不用他自己全天盯著,工人們也是幹得熱火朝天。

  他自己則是騰出了更多時間跑銷售去了,頭一遭跑銷售,傅主任幫著介紹了幾個點,加上沈國忠自己談的,八月初,廠子裡第一批出產出來的床很快陳列進了賣場,安華家具廠開局勢頭非常好。

  而沈瑤這邊見廠子裡穩了下來,和賀時商量了一下,趁著周末賀時不用上班的功夫夫妻倆買了大包小包的營養品去了一趟廣州,探望受傷住院的方遠。

  這時候方遠其實已經大好了,頂多再有十天半個月就能出院,方家夫婦之前聽王巧珍提過賀時夫妻倆就在深圳,三個男人談了談部隊的形勢以及特區這邊的發展情況,男人談家國大事,女人在一處聊的就是生活了。

  王巧珍現如今和方家夫婦一齊住在軍區招待所,沈瑤瞧著她和蕭明蘭在一塊儼然已經有了些像婆媳一樣的默契了,相處得非常和諧,蕭明蘭也直言,等這次回北京後就會去一趟江市,兩家選個日子讓方遠和王巧珍把婚結了,還道:“到時候定了日子通知你們,能回來的話務必回來喝一杯喜酒。”

  王巧珍結婚,沈瑤是肯定會到的,因賀時的級別,家裡暫時沒有裝電話,把賀時辦公室電話留給了蕭明蘭,請她到時候務必通知一聲,賀時工作忙未必走得開,她是肯定要回去參加婚禮的。

  三人聊著,蕭明蘭問起沈瑤在這邊的情況,是不是另外安排了工作還是怎樣,沈瑤說剛開了一家家具廠,也說到了她爸沈國忠現在打理廠子的生意。

  對於做生意,王巧珍是好奇的,早些年她也混跡黑市,說起來她之所以能拿下讀大學的名額,還是沈瑤這個表妹教她加工各種醬魚的方子在黑市賺了一大筆錢換來的。

  那時候是冒著被抓被斗的風險去搏錢搏前程,幾年過去了,現在經商已經可以明正言順了,哪怕只是局限在兩個出口特區,但是這個口子開了,全面開放還會遠嗎?

  王巧珍雖說在大學裡教書,可是對於新事物還是很感興趣的,聽沈瑤說開了廠子,直說很想去看看,沈瑤笑著邀請:“等方遠出院了,不如先到深圳玩兩天再回北京,我媽這次也想過來看方遠的,只是家裡孩子沒人照看,實在騰不開身,蕭姨您過去正好還能跟我媽見個面,表姐到時候也可以到家具廠看看。”

  旁邊和賀時說話的方遠聽了,笑道:“這個挺好,我在醫院裡躺得骨頭都要生鏽了,臨走的時候去特區看一看再回北京不錯。”

  蕭明蘭看他一眼,知道這是為了王巧珍呢,不過也沒什麼,人在廣州確實該到深圳那邊走走,認一認賀家的門,賀家這一代也起來了,馬上兩家又成姻親關係,多走動沒錯。

  說起來,王巧珍這個兒媳婦有賀家這樣一門親,蕭明蘭還是挺高興的,政界的人脈他們方家還是空白的,賀時這樣年輕做到了一市的副市長,以後的前程自不用說。

  方家夫婦可沒有T縣那幫人的想法,覺得深圳只是個彈丸小市,高層這樣重視的地方,走在改革前沿的城市,只要做起來了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還不知道賀時以後能走得多高呢。

  沈瑤和賀時中午留在這邊吃了頓飯,方遠這個病號換了衣服跟著一起去的,因著次日還要上班,夫妻倆也沒有久留,當天下午就坐車回了深圳。

  七月一號來的深圳,在這邊也呆了一個月出頭,還別說,家裡幾人都適應得挺好,石頭和月月這四個小的跟鄰居家的孩子玩得到一處去,小孩子學習語言最快,兄妹幾個白天學的東西晚上能嘚嘚瑟瑟教自家奶奶和爸爸媽媽了,尤其是月月,本來就是只小話嘮,廣東話學得比沈瑤這個一天花幾小時認真練的都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