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是不光芷娘本事出眾,還情人眼裡出西施呢!

  出宮後,喬鳶飛立刻去找了芷娘,芷娘笑眯眯的搖著扇子道:「他喜歡我,那就得八抬大轎來娶我。若是什麼做妾之類的,就叫他滾蛋!」

  喬鳶飛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永康帝繼位三月後,加開了恩科。

  錯過春闈的學子們,終於開始鼓足幹勁參加考試了。

  譚幟已經準備了很久,這次便卯足了勁兒準備奪個功名。

  陸令宜偷偷去看了他,還為他求了文曲星的牌子,一切都昭示著好運。

  等春闈開始後,眾人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過程。

  好在一切的確順遂,考完試,譚幟又睡了好幾天。等金榜一出來,立馬就親自跑去看了。

  喬鳶飛也跟著去湊熱鬧,才靠近人群外圍,就見譚幟興奮的沖了出來:「中了!中了!阿鳶,芸兒,我中了!」

  喬鳶飛正想問他中了多少名,沒想到這小子瘋一樣的沖回譚家,央求著他爹娘趕緊去陸家提親。

  他說:「國喪本就拖了時間,若是再不先定下來,我怕被別人搶先。」

  喬氏很是無語,覺得他很沒出息,但也又一次正兒八經的上了陸家的門。

  陸相大抵是早就知道結果,這次態度很溫和,看譚幟的眼光也帶著欣慰。陸令宜藏在屏風後,聽長輩們議論親事,得知兩人親事就這樣定下時,終於鬆了一口氣。

  萬事塵埃落定,喬鳶飛也鬆了口氣。

  過幾日便是殿試,永康帝要親自考驗這些學子,可誰料他身體落下舊疾,竟是在殿試上暈了過去。

  帝王暈厥是大事,大皇子的人趁機又跳騰起來,卻被趙淵雷厲風行的壓了下去。

  永康帝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叫趙淵幫忙主持完殿試,第二件事,便是問許良娣。

  見趙淵有些沉默,他輕聲道:「我那次聽到小六說漏嘴了,孩子已經生了,不過是早產,身子虛弱是不是?」

  趙淵點了頭。

  永康帝便嘆口氣說道:「這也許是我這輩子唯一的孩子了,阿淵,帶他來讓我見見。無論如何,我也該給他和孩子母親一個名分。」

  趙淵聽到這話,和喬鳶飛及六公主商議一番後,最終把孩子抱了來。

  如今數月過去,小孩長開了許多,也好看了些。

  但因為先天月份不足,身子骨始終是虛弱的,連哭啼的聲音都很弱。

  永康帝久久注視著他,最後心情沉重的閉上了眼睛。

  等他再睜開眼,便對趙淵道:「擬旨,將許氏封為貴妃,將小皇子立為太子……最後,追封周箏為孝恭皇后吧。」

  人死了,就是死了,什麼都一了百了。

  太子也不想再去爭執以前的對錯了,就這樣糊塗過日子罷了。

  第243章 女帝和女侯(全文完)

  趙淵對這些決定自然沒什麼異議。

  可眾人本以為永康帝的身體會好起來,誰知道,他自打這一病後,身體一日/比一日差。

  永康帝察覺不對,便開始想著託孤了。

  他第一個託孤的人便是趙淵。

  但有很多人不同意,最先反對的便是陸、崔二相。

  陸相和趙淵有舊情,倒沒說太多,崔中書卻直白道:「陛下可知,長青王一脈也是正統皇室兒孫。太子尚在襁褓中,若將其託付給世子,以後這江山到底是您這一脈還是長青王那一脈,誰又知道呢?」

  永康帝被問得怔住,畢竟在他的思維中,他從沒覺得趙淵可能會篡位。

  若是趙淵要篡位,早在他被大皇子追殺的那段時間,估計就已經下手了。

  可偏偏趙淵沒有,這還證明不了什麼嗎?

  但兩位相爺就是不同意,永康帝沒法子,直接召來趙淵。

  誰料趙淵也不願意,他道:「忘了告訴陛下,我與阿鳶以後並不打算要孩子。我們志不在朝堂,而在邊疆。等朝堂局勢穩定,我與阿鳶就要奔赴邊疆了。」

  永康帝愣了,他還想再說服趙淵,趙淵反過來道:「陛下或許不知,當年的先皇后和先長青王妃,是同一人。」

  這就意味著,他們並不是堂兄弟,而是親兄弟。

  若是永康帝真的把太子和江山託付給他,他便是上位了也沒什麼不行。

  永康帝被這話嚇了一跳,神思都恍惚了。

  趙淵卻沒多說,只道:「若陛下信任,便叫臣制衡長青王及其他手握兵權的武將,而將朝堂政事交給六公主。」

  永康帝這下真愣了:「小六?她年紀尚小,怎能擔此重任?」

  趙淵說:「靜安姑母當年也不大,但還幫先皇奪了皇位。」

  永康帝便沉默下來。

  趙淵話盡於此,很快就離開了。

  也不知永康帝後來怎麼想的,反正也採納了趙淵的建議,封了六公主趙晗玉為攝政公主。

  朝臣們各有心思,不想叫趙淵獨攬大權,見一個公主來攝政,便也不放在心上,所以這事兒很快就同意了。

  倒是永康帝,對六公主費了些心思,準備把自己那些年所學都教給六公主。

  不教不知道,一教才發覺六公主的確聰慧,甚至比他和幾位兄弟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非六公主為女兒身,她身為嫡出又有本事,如今皇位哪輪得到他坐?

  永康帝一想到這裡就覺得慚愧,可更多的是慶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