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我怎會怪你呢?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你好,你不欠我,是我自己願意的。二哥……他也不欠我,他給了我們好的生活,有得必有失,我就該滿足他所願。」
翌日,皇帝的降罪仍未下來,瑾妃姊妹終於松下了這口氣。
但昨夜的事不少人都得了消息。
懋妃一早到了永壽宮,感嘆瑾妃二人的膽量,「真沒想到,瑾妃竟然是這樣的人,連嫁了人的妹妹都要利用。這下子她可要顏面盡失了。年家的人也太沒臉沒皮了些,往日就瞧那年瓊玉不像個好的,有了夫家,還如此不安於室,妄想攀高枝。」
這事兒本來被瞞得死死的,瑾妃不會讓這件事傳出去。
是武靜蕊做了些手腳,讓人如實傳到各宮耳中,才有了懋妃的抱怨。
往後瑾妃還如何有臉以妃位自居?
武靜蕊本就是個小心眼,又記仇的,瑾妃曾害過她,她不會忘。
但凡有機會,她都會想方設法落井下石的。
何況,昨夜的事若是成了,噁心的也是她,雍正真碰了年瓊玉那個女人,她要膈應死。
先是姐姐,再是妹妹,太考驗她的容忍度了。
那她就讓年氏姊妹遭人恥笑好了。
宮裡人都知道了,先不說別的嬪妃如何敵視瑾妃姊妹,太后就先瞧不過了。
坐慣了高位的人哪裡容得這些不乾不淨的人出現在宮裡?
與太后認不認雍正這個兒子無關。
「聽說太后先是傳了皇后過去狠狠訓斥了一番,又責令瑾妃當眾跪在壽康宮外,丟盡了顏面。至於年瓊玉,想必是不好再留在宮裡了。」懋妃一臉的幸災樂禍。
皇后被牽連,武靜蕊也很高興。
經此一事,皇后恐怕也要記恨上瑾妃了。M.
武靜蕊卻道:「都是嬪妃,應該寬容些才是。瑾妃雖行為不端,但也算胸懷寬廣,與年瓊玉姐妹情深,令人敬佩。」
姐妹情深到共享一個男人,的確胸懷寬廣,很是難得。
雖然清朝此類姐妹同侍一夫的很多,但像瑾妃用此下三濫手段的還是沒有的。
年瓊玉還不是什麼雲英未嫁的少女。
懋妃聽出她話內的反意,也有些暗爽。
她慶幸道:「皇上沒遂了那兩個女人的心,當真大快人心。不過,年瓊玉那般美貌,皇上也能不動心,看來還是貴妃您更勝一籌。」
話中不忘恭維武靜蕊。
又恨恨道:「瑾妃一向自詡美貌,她們姊妹卻鬧了這樣大的笑話,看她往後還如何在宮中立足。」
第392章 皇貴妃
武靜蕊以手支額。
雍正此時不處置年氏姊妹,不過是先讓她們得意一陣。
以瑾妃的所為,及昨晚年瓊玉的事兒,欺君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還有個年羹堯。
入了冬,宮內幾個孩子又大了些,只有永壽宮內熱鬧得像尋常百姓的人家。
隨安與若嘉玩瘋了,團起雪球朝太監宮女們扔著,滿地的歡聲笑語。
弘昹五歲了,也跟著其他皇子入了上書房讀書,只傍晚時來請安,過後還要回阿哥所。
武靜蕊派了最信任的嬤嬤過去照顧。
弘昀這些年愈發穩重內斂,氣度雍容,照顧弟弟妹妹們很有經驗,儼然是一個好兄長。
近些日子在雍正的親自教導下,也更有當年雍親王的風範。
武靜蕊聽說弘昀與端親王的關係有些僵,暗地裡較著勁,朝堂上也因意見不同偶有爭執。
這都是預料到的。
即便是秘密立儲,雍正對嘉親王的態度落在眾人眼中,自然少不得猜測。
尤其嘉親王是貴妃之子,也算尊貴。
端親王說好聽了是皇后養子,實則生母只是個貴人,皇后的地位也堪憂。
朝堂上一半的人是支持嘉親王的。
西北捷報再度傳來。
雍正心情甚好,來到永壽宮,「你的眼光不錯,老十四還算有些本事,若他此次能大敗策妄阿拉布坦,朕也該給他一個機會,只是,老十四生性不羈,朕與他始終有一個結。皇額娘一向偏袒老十四,他怕是不會真心服朕。朕雖有些可用之人,卻威望不夠。」
說到此,表情變得沉重。
武靜蕊安慰道:「也許十四爺回來就變了呢,皇上何必泄氣?再說,就算十四爺不肯,總歸有別的法子,車到山前必有路。」
十四爺肯不肯她不知,但十四爺能答應做這個大將軍王,想來心裡還是有點鬆動的。
說到底只是兄弟倆鬧彆扭,沒什麼生死仇恨,有什麼可糾結的呢?
雍正思慮一番,道:「先帝時曾有大阿哥上戰場,朕本該也派皇子入軍中鍛鍊一番……只是,弘昀他們太年輕。」
武靜蕊倒茶的手一抖,看向他,「刀劍無眼,他們確實年輕了些,弘昀雖年長,卻並不如當初的大阿哥經驗豐富。」
弘昀與當初的允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她了解自己的兒子,養尊處優慣了,沒上過戰場,與從小陪先帝征戰噶爾丹的諸皇子不同。
捨不得是真的,但她更明白弘昀的弱點。
雍正的兒子就沒一個能打仗的。
所以,這一條路不通。
「瞧你,朕何曾忍心了?弘昀有他要做的,不過,將來弘昀繼位,應當有可用之人,最信任的莫過於親兄弟。朕瞧著弘旻是塊料子,也有這個心思,待打磨一番,或許能是一個助力,只是你莫要心疼,朕的皇子可不能是個無用之人。」
翌日,皇帝的降罪仍未下來,瑾妃姊妹終於松下了這口氣。
但昨夜的事不少人都得了消息。
懋妃一早到了永壽宮,感嘆瑾妃二人的膽量,「真沒想到,瑾妃竟然是這樣的人,連嫁了人的妹妹都要利用。這下子她可要顏面盡失了。年家的人也太沒臉沒皮了些,往日就瞧那年瓊玉不像個好的,有了夫家,還如此不安於室,妄想攀高枝。」
這事兒本來被瞞得死死的,瑾妃不會讓這件事傳出去。
是武靜蕊做了些手腳,讓人如實傳到各宮耳中,才有了懋妃的抱怨。
往後瑾妃還如何有臉以妃位自居?
武靜蕊本就是個小心眼,又記仇的,瑾妃曾害過她,她不會忘。
但凡有機會,她都會想方設法落井下石的。
何況,昨夜的事若是成了,噁心的也是她,雍正真碰了年瓊玉那個女人,她要膈應死。
先是姐姐,再是妹妹,太考驗她的容忍度了。
那她就讓年氏姊妹遭人恥笑好了。
宮裡人都知道了,先不說別的嬪妃如何敵視瑾妃姊妹,太后就先瞧不過了。
坐慣了高位的人哪裡容得這些不乾不淨的人出現在宮裡?
與太后認不認雍正這個兒子無關。
「聽說太后先是傳了皇后過去狠狠訓斥了一番,又責令瑾妃當眾跪在壽康宮外,丟盡了顏面。至於年瓊玉,想必是不好再留在宮裡了。」懋妃一臉的幸災樂禍。
皇后被牽連,武靜蕊也很高興。
經此一事,皇后恐怕也要記恨上瑾妃了。M.
武靜蕊卻道:「都是嬪妃,應該寬容些才是。瑾妃雖行為不端,但也算胸懷寬廣,與年瓊玉姐妹情深,令人敬佩。」
姐妹情深到共享一個男人,的確胸懷寬廣,很是難得。
雖然清朝此類姐妹同侍一夫的很多,但像瑾妃用此下三濫手段的還是沒有的。
年瓊玉還不是什麼雲英未嫁的少女。
懋妃聽出她話內的反意,也有些暗爽。
她慶幸道:「皇上沒遂了那兩個女人的心,當真大快人心。不過,年瓊玉那般美貌,皇上也能不動心,看來還是貴妃您更勝一籌。」
話中不忘恭維武靜蕊。
又恨恨道:「瑾妃一向自詡美貌,她們姊妹卻鬧了這樣大的笑話,看她往後還如何在宮中立足。」
第392章 皇貴妃
武靜蕊以手支額。
雍正此時不處置年氏姊妹,不過是先讓她們得意一陣。
以瑾妃的所為,及昨晚年瓊玉的事兒,欺君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還有個年羹堯。
入了冬,宮內幾個孩子又大了些,只有永壽宮內熱鬧得像尋常百姓的人家。
隨安與若嘉玩瘋了,團起雪球朝太監宮女們扔著,滿地的歡聲笑語。
弘昹五歲了,也跟著其他皇子入了上書房讀書,只傍晚時來請安,過後還要回阿哥所。
武靜蕊派了最信任的嬤嬤過去照顧。
弘昀這些年愈發穩重內斂,氣度雍容,照顧弟弟妹妹們很有經驗,儼然是一個好兄長。
近些日子在雍正的親自教導下,也更有當年雍親王的風範。
武靜蕊聽說弘昀與端親王的關係有些僵,暗地裡較著勁,朝堂上也因意見不同偶有爭執。
這都是預料到的。
即便是秘密立儲,雍正對嘉親王的態度落在眾人眼中,自然少不得猜測。
尤其嘉親王是貴妃之子,也算尊貴。
端親王說好聽了是皇后養子,實則生母只是個貴人,皇后的地位也堪憂。
朝堂上一半的人是支持嘉親王的。
西北捷報再度傳來。
雍正心情甚好,來到永壽宮,「你的眼光不錯,老十四還算有些本事,若他此次能大敗策妄阿拉布坦,朕也該給他一個機會,只是,老十四生性不羈,朕與他始終有一個結。皇額娘一向偏袒老十四,他怕是不會真心服朕。朕雖有些可用之人,卻威望不夠。」
說到此,表情變得沉重。
武靜蕊安慰道:「也許十四爺回來就變了呢,皇上何必泄氣?再說,就算十四爺不肯,總歸有別的法子,車到山前必有路。」
十四爺肯不肯她不知,但十四爺能答應做這個大將軍王,想來心裡還是有點鬆動的。
說到底只是兄弟倆鬧彆扭,沒什麼生死仇恨,有什麼可糾結的呢?
雍正思慮一番,道:「先帝時曾有大阿哥上戰場,朕本該也派皇子入軍中鍛鍊一番……只是,弘昀他們太年輕。」
武靜蕊倒茶的手一抖,看向他,「刀劍無眼,他們確實年輕了些,弘昀雖年長,卻並不如當初的大阿哥經驗豐富。」
弘昀與當初的允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她了解自己的兒子,養尊處優慣了,沒上過戰場,與從小陪先帝征戰噶爾丹的諸皇子不同。
捨不得是真的,但她更明白弘昀的弱點。
雍正的兒子就沒一個能打仗的。
所以,這一條路不通。
「瞧你,朕何曾忍心了?弘昀有他要做的,不過,將來弘昀繼位,應當有可用之人,最信任的莫過於親兄弟。朕瞧著弘旻是塊料子,也有這個心思,待打磨一番,或許能是一個助力,只是你莫要心疼,朕的皇子可不能是個無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