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嘉親王弘昀夫妻甚篤,尤其嫡福晉有孕,二人感情更好了,因而小妾受冷落,才鬧了些事。

  至於弘時,自打側福晉入府,弘時偶爾去側福晉房裡,並不是特別喜歡,倒是常和身邊的婢女秀瑜膩在一塊兒,又將其收為房裡人。

  但因其尚無嫡福晉,倒也不算什麼,那秀瑜目前來看很是尋常,就是偶然被弘時撞見了,放到身邊,也沒教唆弘時做出什麼不當之舉,武靜蕊也就懶得管了。

  因秘密立儲的事兒,皇子們表面相處得都還好,並無太多矛盾,還算安生,身為皇帝也就不甚關注,一心處理朝上的事。

  近來廉親王連連出錯,屢次被雍正責罵,誰都意識到了廉親王不得雍正歡心,紛紛避之不及。

  雍正當真是看這位廉親王哪兒哪兒都不順眼,連武靜蕊都知雍正故意找茬。

  但誰讓這倆兄弟在先帝時就結下恩怨呢。

  雍正可是十分小心眼記仇的,廉親王本身也對新帝有不服,偶有作對,雍正哪裡會容得對方好過?

  沒了九貝勒和敦郡王幫襯的廉親王更是孤立無援,任憑他如何小心謹慎還是能被雍正挑出錯來。

  萬壽節又近了。

  還是武靜蕊與懋妃協助皇后,大部分都有懋妃,武靜蕊只過問一下。

  這次卻並未順利完成,有個宮女打碎了兩隻汝窯茶杯,一時找不到新的代替,懋妃急得火急火燎。

  汝窯的茶杯本就難得,能拿出來的並不多,上哪兒找代替的?

  武靜蕊這兒有一隻天青色的汝窯茶杯,是皇帝送的,但也不夠,也沒法拿她的去添上。

  這時候出現這樣的事,有些蹊蹺,像是有人故意。

  眼下沒時間去查,應付眼前才是道理,武靜蕊先讓拿兩隻官窯的來代替。

  私下審了那名宮女,卻沒招出什麼,只說無心之過,一直求饒,武靜蕊讓查了她宮外的親人,沒有賭債,也無讓人利用的。

  但這事不難猜,事後誰跳出來挑事,就是誰做的。

  谷扇</span>果然,萬壽節剛過,眾嬪妃到景仁宮請安。

  皇后薩克達氏提起此次萬壽節的疏忽,點出懋妃安排的宮女摔了兩隻汝窯茶杯的事,面有厲色,質問懋妃,「懋妃,你也是潛邸跟來的老人了,怎還能出這樣的差錯?」

  當著眾嬪妃的面,如此疾言厲色,多少有些下懋妃的面子了。

  懋妃忍氣起身,「是臣妾疏忽。」

  皇后沒指出武靜蕊,話里話外卻指責她用人不當,「本宮和貴妃是相信你,才讓你協助,萬沒料到會出這樣的事,此事你雖非故意,卻也是你疏忽所致。此次罰你一個月的俸祿。」

  懋妃無可反駁,只得謝恩。

  皇后看向貴妃,目光如炬,「貴妃,本宮處置得可算公道?」

  武靜蕊笑道:「皇后的處置自然再公道不過,臣妾沒有異議。」

  罰俸是小事,關鍵是臉面,何況懋妃才開始協助她一年,就出了這樣的事,皇后定是要抓住機會的。

  皇后滿意頷首,道:「說來當初在潛邸,齊貴人管家可是無人能及,沒有比她更熟悉周到的。自然,懋妃也不差,只是馬有失蹄,在所難免。」

  踩了懋妃,抬舉齊貴人,果然是要出手拉扶齊貴人了。

  提起齊貴人,皇后仿佛才想起,咳了聲,道:「貴妃體弱,本宮也不忍叫你為此等小事費心,辜負了皇上的心意。懋妃一人總有疏漏,不若叫齊貴人搭把手,方算妥當,皇上與本宮也好放心。」

  這兒等著呢。

  齊貴人畢竟失了妃位,連一宮主位都不是了,哪裡有資格協理六宮?也只配給懋妃打下手。

  但皇后恐怕意不在此,拿這個做筏子,便是為齊貴人恢復位分做打算了。

  懋妃剛出了錯,若是拒絕皇后的提議,必定不妥,皇后也好繼續發作。

  便是說到皇帝那兒,也是懋妃無能,皇后句句占理的。

  但武靜蕊豈會妥協?

  她輕笑,「皇后娘娘言重了,一次失誤罷了,齊貴人未必比懋妃做得好,臣妾相信懋妃,定不會再犯。」

  皇后發怒,「貴妃,本宮可是為了六宮和睦,你莫要排斥異己,齊貴人雖與你不睦,卻性情和順,斷不會違逆於你,不過是幫襯些,你又何必斤斤計較?」

  呵,句句在說她容不下齊貴人,因一己之私,不顧六宮和睦,倚強凌弱。

  斤斤計較?

  她還真不介意再斤斤計較些。

  武靜蕊一副恭順無比的模樣,話卻刺人得很,「皇后誤會了,臣妾純粹瞧不上齊貴人罷了,還是懋妃瞧著順眼。皇后既說要臣妾舒心,有懋妃就夠了,實在用不著旁人插手。」

  齊貴人臉色驟僵。

  皇后怒道:「貴妃,你未免太過放肆,如此一意孤行,如何為嬪妃之表率?」

  武靜蕊處之泰然,柔聲細語,「皇后娘娘莫惱,臣妾不過是用順手了,既然是協助臣妾,總要是臣妾信得過的。還有,臣妾再不好,那也是皇上親封的,若臣妾這貴妃做的不當,皇上自會教訓。」

  皇后被堵的無話可說,臉色發青。

  第358章 惹怒他

  冬風凜冽,午後的陽光碟機散了些寒意,溫度正好。

  忙完一部分政務的雍正疲憊不堪,忽地想念那雙溫柔的手按摩自己肩頸的時候,起身道:「擺駕永壽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