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不讓蒙古格格做側福晉也成。」等將來有了嫡福晉,有嫡福晉操心,她自然不用管那些閒事,兒子的家事不是好管的,如此也能少些受罪的宗室女。

  雍正冷臉,「尚無嫡福晉,豈有讓蒙古王爺的女兒為妾的道理?讓蒙古如何看朕的大清?」

  武靜蕊反駁他,「不讓蒙古格格受委屈,讓大清的宗室女受委屈不成?好歹宗室女都是皇家的血脈,皇上的親人,皇上就忍心了?」

  雍正不為所動,「自太宗時大清便與蒙古聯姻,已成定例,有多少公主撫蒙?便是朕的親女,若有必要,也需為了鞏固滿蒙關係而聯姻,朕絕不可能為此改了祖宗的規矩。」

  武靜蕊忍不住在心裡吐槽,果然是個封建老頑固,她忍不住問,「若隨安大了,皇上也要讓隨安撫蒙嗎?」

  雍正毫不猶豫,「朕會選合適的宗室女,斷不會讓隨安去那等地方。」

  雙標,明晃晃的雙標!

  武靜蕊心情好了些,算他還不是太冷血,也就是說他願意為親女容情,卻不會為了宗室女改變祖宗的規矩。

  果然是四爺,是他的風格。

  其實,換成她也會如此,她是斷斷不會讓自己的女兒背井離鄉,和親蒙古的,無可奈何下,比起讓自己的女兒撫蒙,她寧願無視別人的痛苦。

  正所謂坑道友不坑貧道嘛。

  武靜蕊不再勸他,但她有個想法,「皇上,臣妾求您個恩典唄?」

  「何事?」

  「皇上可以選個宗室女收為養女,由懋嬪撫養嗎?」

  雍正十分詫異,「為何有此想法?」想到什麼,臉色立即一沉,「懋嬪的意思?」

  見他有點生氣的樣子,武靜蕊解釋,「懋嬪沒說,是臣妾的意思,懋嬪跟了您那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聽說她以前懷過一個,沒留住,臣妾就想怎麼也該彌補一下,若能有個女兒,懋嬪的以後也能好過些。」M.

  她不會勸雍正去臨幸懋嬪,懋嬪這年紀也不可能了,但力所能及的事她還是能做一些的。

  懋嬪這樣的人缺的就是個伴兒,每次瞧見她的幾個孩子,懋嬪哪次不是眼巴巴的?

  就算起初她沒放在心上,時間久了也怪不好意思的。

  相信這樣的事雍正不會拒絕。

  「朕以為你和懋嬪只是表面關係好些,沒想到你竟如此關心她。」雍正看她的表情充滿了耐人尋味。

  武靜蕊笑著道:「莫非皇上以為臣妾就只是那種小肚雞腸的女人,誰的醋都吃?」

  雍正不置可否,「朕知這宮裡的女人素來滿心算計,從無真心。」

  所以也不在乎她是否算計別人,對別人是否真心?

  也是,與己無關的事,誰會在意?

  只要不影響後宮的和諧,皇嗣的安危,做皇帝的誰會在乎一些女人的勾心鬥角,爭風吃醋?

  若什麼都管,這皇帝也太閒的慌了。

  後宮本就是皇后操心的事。

  「不過是順手而已,算不得什麼真心,這於臣妾而言甚至不算什麼,於皇上而言更不算什麼。」

  「可鮮有人會做這順手之事。」雍正自幼生在皇家,很清楚後宮裡的險惡,人心的涼薄。

  這樣的小事不會有人在意,但他過去早已習慣,從不放在心上,更不覺有何不對。

  「莫說是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便是親生母子亦可視如仇人。」

  看他這驟然陰冷的目光,武靜蕊略一想,瞬間明白了,這視如仇人的母子應是如今的太后和四爺這對母子了。

  太后的確偏心,對雍正有些冷淡,但不至於視如仇人吧?就算視如仇人,也是在十四爺奪嫡失敗,四爺登基後了,太后認定是四爺搶了十四爺的皇位。

  這一世的十四爺可從未有過奪嫡的機會,太后犯不著有那些想法。

  還是這母子倆有什麼是她不清楚的?

  哦,對了,前陣子雍正才把十四爺攆去壽皇殿守著先帝,莫不是太后這偏心眼生四爺的氣了,這母子倆決裂了?

  先不是打聽這些的時候,這明顯不是令人高興的事。

  隨後打聽下便是,或是想法子問問四爺。

  武靜蕊嘆道:「懋嬪是個可憐人,她只想有個孩子,其實也沒什麼不對,只要皇上給她一個孩子,她會很高興的。不過,臣妾還有個請求,等將來那個孩子大了,皇上不要將她撫蒙,就讓她嫁在京城,一直陪著懋嬪好了。若皇上覺得不合規矩,就當臣妾今日什麼也沒說過。」

  若是接進宮中,將來還是要撫蒙,又何必給人希望,再讓人失望?對那個宗室女也不公平。

  雍正收回心緒,道:「朕會想一下。怡親王的嫡長女今已八歲,年歲合適,但因是嫡長女,不宜接進宮中。其嫡次女尚在襁褓,朕同怡親王商量一下,若怡親王夫婦同意,待過幾年,孩子大一些,便接進宮中,由懋嬪撫養,將來亦可留在京中。」

  武靜蕊覺得這樣挺好的,若是為圓懋嬪的心愿害的怡親王夫婦與嫡女自幼分離,莫說怡親王夫妻捨不得,她良心上也過不去。

  那樣小,真接到宮裡,她就太不是人了。

  等再過幾年好了,反正只是陪陪懋嬪,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幾年還等不起了?

  如此既圓了懋嬪的心愿,怡親王夫婦也更容易接受一些,還可以時常進宮見見女兒,不會生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