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算什麼?

  武靜蕊還是不滿,「皇上打的好算盤,真以為臣妾能被您哄得團團轉?您愛給她榮寵就給,只要年氏不倒,臣妾就不會解氣,萬一哪天忍不住把她宰了,皇上可別降罪。」

  一點也不像玩笑,仿佛真會將年氏給宰了似的。

  語氣跟宰牛羊沒什麼區別。

  事實上她不會真宰了年氏,但她會將年氏打壓得永遠抬不起頭,不死,那就好好活著,她會盡己所能將年氏踩在腳下,讓對方永遠無法翻身。

  前提是要保證雍正不會偏向年氏。

  雍正搖頭,「你若真把她宰了,朕定不會怪你,但你若留她一條命,是朕希望看到的。你想撒氣,朕由著你,只是給朕些時間,朕會如你所願。」

  第297章 要命的問題

  「皇上真的由著我欺負年氏嗎?怎樣欺負都行?」武靜蕊躍躍欲試地問,只要雍正不阻止她,那也可以。

  雍正撫著她的鬢角,語氣忽然低沉,目光專注地看著她,「鬧出多大的事朕都能給你收尾,小曼,你記著,朕是你的退路,無論發生何事,朕都會護著你。除了傷害朕的子嗣,別的朕都可以容忍。你可以永遠信朕,依賴朕,與朕坦誠相待,不必懷疑朕的心。」

  這宮裡位份高點的皆有背景,皇后薩克達氏有背後的家族支持,雖比不上烏拉那拉氏,但並非毫無依仗。

  瑾妃有年羹堯,未來的年大將軍,雖是漢軍旗出身,但雍正要提拔和倚重年羹堯,這就是瑾妃在後宮立足的資本。

  齊妃亦是漢軍旗出身,她沒有年氏那樣厚的背景,強硬的靠山,阿瑪僅是個知府,在朝廷說不上話,但齊妃有大阿哥,大阿哥是皇后的養子,最有資格繼承皇位。

  武靜蕊膝下雖有多個皇子,但出身是個硬傷,族中無一人可以倚靠,她的兒子非嫡非長,可以說她只有皇帝可以依仗,信任。

  皇帝寵她,看重她的子女,她就能穩坐貴妃之位,無人可欺,她的兒女們也能一生順遂。

  但若沒了皇帝的支持和喜愛,她也不過是一位尋常的妃子,誰都可以踩一腳,甚至護不住自己的子女。

  慶幸的是皇帝願意護著她,讓她有底氣將其他妃嬪踩在腳下。

  如今皇帝說出此話,明顯是給了她更大的底氣,讓她可以胡作非為,她身後始終有他撐著。

  再大的背景都不如皇帝這座靠山硬,前提是這座靠山願意永遠讓人靠著。

  武靜蕊拿食指戳著他的胸膛,「這算是免死金牌嗎?可惜,如果有聖旨就好了,皇上的聖旨更有用,皇上願意給嗎?」

  雍正緊握住她的手,目光微深,「你若要,朕可以給,朕說的話永遠算數。」

  啊,真的好暖人心,這男人簡直太會了。

  「好,皇上寫好了拿給臣妾,臣妾讓兒子存起來,有兒子證明,這樣皇上就永遠無法反悔了。」武靜蕊興致勃勃的,當真讓他寫聖旨。

  有了聖旨在手,還有兒子作證,看他有什麼臉面出爾反爾。

  雍正拿她沒辦法,當真讓人取來寫詔書用的明黃色的絹帛。

  平時詔書都是由翰林院撰擬,內閣大學士上奏,經皇帝過目無誤後重新謄抄,再由皇帝蓋上「制誥之寶」後頒發,鮮少由皇帝親筆書寫。

  且聖旨上有滿漢兩種文字,這是正式的詔書。

  武靜蕊要求的並非正式詔書,內容沒有那樣嚴謹,可以只填寫一種文字,只要上面有皇帝的御用寶璽,就可以擁有同樣的效力。

  眼看著皇帝如行雲流水般寫完,內容是無論貴妃武氏犯下何錯,皆可寬恕,無任何責罰,再蓋上寶璽,一份聖旨就成了。

  武靜蕊喜得眉開眼笑,拿過聖旨重新看了幾遍,這才小心翼翼地卷好,道了句,「多謝皇上。」

  雍正摟過她,「朕是否也可要求你對朕全無隱瞞,永不相疑?」

  武靜蕊一頓,仰頭看他,「皇上何意?臣妾何曾隱瞞過?而且以後臣妾定不會再懷疑皇上的真心。」

  說好話不難,她可以說好多好多,讓他儘可能滿意,愉快。

  雍正盯著她看似真誠無辜的眼睛,「朕問你,你可曾全心愛著朕,依賴朕?」

  呃。

  一問就問了個超難回答的問題,不回就是心虛,回了……關鍵看他的表情是否真的信都是個問題,萬一對方生氣。

  武靜蕊抱緊了聖旨,萬一他把聖旨收回去,怎生是好?

  怪不得他如此痛快寫下聖旨,原來在這兒等著,這是逼她呢。

  說真話容易惹怒他,說假話容易被識破,她真不想回答。

  要命的問題啊。

  「臣妾唯一用心對待的人便是皇上,再無別人。」武靜蕊最終說了這樣一句,這也不算假話了。

  畢竟她對誰都沒如此用心過。

  因為她只需要討好他一個人,別的人何曾需要她費心了?

  雍正沒說信,也沒說不信,表情看不出什麼,只伸手捧住她的臉,呼吸與她咫尺交纏,「此時此刻,朕可在你心裡?你是否以真心待朕?」

  武靜蕊被他的呼吸逼的頭暈暈的,腳發軟,身體發酥,她選擇撲了過去,「皇上~」

  聲音嬌嗲,惹得雍正渾身一僵,險些用力掐住她的腰,他目光陡然發熱,恨不得立刻將她拆吃入腹。

  「皇上可是對自己沒信心?幹嘛要問這些?臣妾表現的還不夠明顯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