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唉,古人都是順產,換成以後來個剖腹產,一切都解決了,哪需要受這些罪?不過,短短二十年,五次產子,想想都不可思議,並不是什麼剖腹產就能解決了。

  說到底還是古代的小妾沒說話權,四爺欠了她的。

  她若是四福晉,是不是就不用生這麼多了?畢竟四爺不愛髮妻,只愛小妾,有個正妻的身份就夠了,要男人何用?

  當了小妾,別的不由自己,生不生孩子也不由自己,唉,誰叫這肚子太爭氣了。

  此刻她看四爺這個罪魁禍首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都是因為他,早心疼就好了,受了這麼多罪,才知道心疼。

  武靜蕊忽然閉上眼,扭過頭去,「臣妾無事了,皇上忙吧。」

  面對忽然冷淡下來的武靜蕊,雍正一陣莫名,皺著眉,看著她,「這是怎麼了?」

  好意思問為什麼?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平時裝深情,做的事兒就不叫人事。

  「替皇上生個孩子,還要遭人陷害,險些沒了命,皇上說怎麼了?」武靜蕊沒好氣,拿此次的事當藉口,這也的確是讓她生氣的事。

  若非她命大,此次恐怕就要一屍三命了,她還記著先前摔倒時被人推了一把,聽聲音是年氏,當時年氏喊的是「貴妃小心」,但的確有人推了她一下。

  除了她身邊的人,就只有衝過來的年氏,年氏絕不會幫她,只會害她,推的那一下更證明了對方的惡意。

  武靜蕊頓時恨得牙痒痒,看來自己還是太善良了,她就不該讓年氏太好過。

  聽了她滿懷怨言的話,雍正瞬間沉了臉,「此事朕定會查清楚,絕不姑息。」

  但下一刻又遲疑了,若此事果真是太后所為,他的確不能將太后如何。

  「皇上捨得懲治年氏?」武靜蕊不相信雍正會下這個狠心,畢竟年氏是年羹堯的妹妹,儘管現在的年羹堯還不是年大將軍,但好歹是封疆大吏。

  雍正奇怪地看著她,「年氏?是她害你?」

  「不然呢?」武靜蕊反問,又疑惑地看向他,「皇上以為是誰?當時是年氏衝上來推了我,我這才摔下去的,皇上不會替她脫罪吧?」

  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罷休了。

  差點害死她的孩子,還要她當聖母?她沒那樣大的胸襟,她就是要狠狠懲治年氏。

  「皇上可是答應了的,什麼都依著我,不過是懲治一個害我的人,皇上還要維護?以前護著李氏就罷了,這次臣妾不允許。」

  她難得如此氣憤,如此強勢地與他說話,可見是恨死了。

  雍正看著她,默了片刻,道:「若真是瑾妃,朕不會姑息,但朕查了,太后宮裡的狗被下了藥,這才害你動了胎氣,太后已將那名照顧雪團的宮女處置了。瑾妃因救你受傷,而她並無能力收買太后宮裡的人,僅憑你一言,朕不能定瑾妃的罪。」

  武靜蕊睜大了眼,還有這一層?難不成太后也要害她?年氏只是順勢推了她一把?

  但無論如何,年氏都逃不了故意害她和她孩子的罪,至於太后……還真是有點難辦了。

  她可以讓雍正懲治年氏,卻不能對付太后,太后再不好,那也是雍正的生母。

  「但年氏害我是事實,她只是手受了傷,苦肉計而已,皇上當真相信嗎?」武靜蕊說著,淚盈於睫,「還是說皇上喜歡我都是假的,對我的承諾也是假的?年氏差點害的我們母子一屍三命,這一點臣妾絕不原諒,弘昹和隨安也是皇上的骨肉,皇上豈能姑息?」

  雍正越聽臉越沉,待她說完,道:「朕何曾要姑息?若瑾妃真是有心害你,害朕的孩兒,朕自不會輕饒。你且安心,朕定會查清楚,不姑息任何一人。」

  武靜蕊這才消了些氣。

  既然他說了,必定會查清楚,她等著,這次她絕不會讓年氏好過。

  ……

  貴妃母子平安,宮裡有人歡喜有人憂。

  太后下意識鬆了口氣,但又有些不快,這貴妃還真是好命。

  但到底可以免去皇帝的指責了。

  人在她這兒出的事,還是她養的雪團害的貴妃早產,若貴妃母子當真不好了,皇帝第一個懷疑的就是她。

  她還不想與皇帝鬧僵,想坐好太后這個位子,還需靠這個兒子。

  但她這口氣松的太早了,雖然貴妃母子平安,雍正的怒火消了些,但他不會輕易饒過謀害龍嗣之人。

  礙於孝道,雍正不會對太后如何,但到底有了隔閡,態度也不如前頭恭敬,當雍正再次來向太后請安,卻是來警告的。

  「皇額娘,武氏是朕的貴妃,朕不希望此次的事再度發生,皇額娘宮裡既有如此用心險惡之人,還應及早清理,莫要再有人謀害朕的龍嗣。」

  太后頓時臉色鐵青,一口氣險些出不來,沒想到皇帝竟然為了貴妃來警告她這個親額娘。

  「皇帝是懷疑哀家?」太后不是忍氣吞聲的人,何況皇帝是她的兒子,她無需忍耐,直接質問。

  雍正不承認,也不否認,「朕只是提醒一下,皇額娘搬到壽康宮不久,身邊難免有些不聽話的人。」

  這分明是懷疑她,太后如何不清楚?她這個兒子當真是狠心絕情,連親額娘都懷疑。

  本就是有隔閡的一對母子,此刻這母子間的氣氛更僵了。

  「好,好,哀家算是清楚了,你壓根沒將哀家當做你的親額娘,你還記著孝懿皇后佟佳氏。但哀家告訴你,哀家是你的親額娘,允禵是你親弟弟,莫要內外不分,向著外人。哀家沒做過的事不會承認,但你若認定是哀家做的,哀家也不會否認。哀家累了,不留皇帝了,皇帝去陪你那位好貴妃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