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此之外,成了親的皇子亦可帶一名妾室隨行。

  四貝勒點了武靜蕊。

  武靜蕊先是不願,她不放心將幾個孩子留在京城,沒有自己和四貝勒在,不知會發生何事。

  即便能帶孩子同去,最多也只能帶一個,不能全帶出去。

  「貝勒爺不如帶耿氏去,妾身留下照顧孩子。」

  儘管不甘心,難得一次出去的機會,卻讓給了別人。

  但別無他法。

  留幾個孩子在府中,她實在無法安心。

  府里的豺狼虎豹太多了。

  四貝勒瞧見她眼中的渴望,不忍心她失望,思忖了下,道:「皇阿瑪喜歡孫兒,此次帶上弘昀,皇阿瑪定會高興。隨寧與弘時便留在宮裡,由額娘照看。」

  武靜蕊覺得不妥,「娘娘會喜歡隨寧和弘時嗎?妾身是說會不會打擾了娘娘?」

  德妃對她不喜,未必會容得下她的孩子,但此話不好明著與四貝勒說。

  四貝勒明白她的顧慮,「十四弟的長子年幼,不能常進宮陪伴額娘,有隨寧與弘時作伴,額娘會喜歡的。到底是額娘的孫兒孫女,額娘會照顧妥當的。再說,弘時進了宮,也能入上書房讀書。為表公平,弘昐也會去,他們兄弟一起讀書。」

  十四阿哥年紀輕輕便當了阿瑪,長子弘春,為側室所出,尚不滿周歲。

  武靜蕊覺得也對,德妃再不喜她,總不至於怠慢了孫兒孫女。

  幾個孩子留在宮裡,也能多幾個玩伴。

  武靜蕊答應了,收拾行囊,直到出宮當日,帶著似玉隨在女眷的隊伍中出了京。

  如珠留在京里看家,照顧幾個孩子。

  其餘皇子貝勒也都帶了喜歡的小妾,連十三阿哥也帶了側福晉瓜爾佳氏。

  十三阿哥尚未大婚,但已娶了側福晉,去年生下長女。

  武靜蕊還見過十三阿哥的長女,是在孩子的滿月宴見的,麵團一般,粉粉嫩嫩的,討人喜歡。

  幾次見面,武靜蕊與瓜爾佳氏也頗為熟稔,一路上常到一處閒聊,打發時間。

  瓜爾佳氏瓜子臉,眉目如畫,性子柔弱溫吞,這樣的卻討了脾氣率性的十三阿哥的喜歡。

  每次提起十三阿哥,瓜爾佳氏都是滿眼星光,一臉羞澀。

  武靜蕊常想起未來的十三福晉,那也是個得寵的,十三阿哥膝下大半子嗣皆出自那位嫡福晉。

  想來這十三阿哥還是個多情的。

  武靜蕊欣賞十三阿哥的性子,並不因為他多情就對他產生惡感。

  不論對女人如何,是否一心,十三阿哥的脾氣讓人無法討厭。

  不怪瓜爾佳氏如此痴迷十三阿哥,換作她,也會喜歡。

  武靜蕊沒有古代女人那些喜好,不擅女紅,下棋打瞌睡,路上只看些遊記話本類的。M.

  瓜爾佳氏卻會下棋,武靜蕊不好冷場,便陪她下幾盤,次次輸。

  「是十三爺教的,十三爺的棋藝甚好。」瓜爾佳氏嘴角笑意深深,崇拜和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聽聞十三爺的棋藝是四貝勒所授,四貝勒不曾教過姐姐?」瓜爾佳氏十分疑惑。

  武靜蕊尷尬地笑,「貝勒爺從不教我這些。」

  只因她學不下去。

  四貝勒也沒耐心教她不喜歡的東西,大有隨她去的意思。

  反正她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四貝勒總會高興,哪裡會在意其他?

  瓜爾佳氏抿著嘴笑,「但我瞧著姐姐像是什麼都會,若無特別之處,四貝勒不可能如此喜歡姐姐。」

  武靜蕊謙虛道:「過獎了。」

  她的本事就那些,她自己都覺得一無是處,除了一張臉。

  但四貝勒還就喜歡她這張臉,似是百看不厭。

  瓜爾佳氏很是好奇,「不知姐姐與四貝勒……是如何相處的?姐姐如此平易近人,但我總覺得……四貝勒有些冷,不太像會照顧人的。」

  更不像會喜歡一個女人的。

  瓜爾佳氏有些尷尬,似是自知此話不妥,又很想知道。

  這怕是所有外人對四貝勒的印象了,便是烏拉那拉氏的記憶深處,四貝勒也是如瓜爾佳氏所言那般的。

  只是武靜蕊所見的四貝勒全然不同。

  不僅會疼人,還會笑。

  「貝勒爺是個外冷內熱的。」武靜蕊只能用這句話形容。

  拋去前世烏拉那拉氏的種種,四貝勒的確是個好男人。

  而烏拉那拉氏經歷的那些並非她親自經歷,是以並不能感同身受。

  一路上說著話,三日後,到了木蘭圍場。

  據說塞外有個木蘭圍場,是大清與蒙古見面會盟之處,大清與蒙古人常在此見面,交流感情。

  當年世祖的兩任皇后皆出自蒙古科爾沁,便是當今皇帝的皇祖母,已逝的孝莊太皇太后,那也是太宗皇帝的妃子。

  孝莊太后的姑母和姐姐也曾是太宗皇帝的皇后和妃子。

  是以大清與科爾沁素來較其他蒙古人親近些。

  只是到了康熙這一任皇帝,與科爾沁不復往日親近。

  康熙是個強勢的皇帝,自打康熙繼位,後宮出身蒙古的妃子寥寥無幾。

  便是幾任皇后也都非蒙古出身,而是出自滿族有名望的大臣家中,再到孝莊太皇太后崩,後宮再無蒙古勢力的影子。

  雖然還有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但皇太后常年禮佛,不理後宮事,是個如同影子般的存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