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非只能寵愛武氏一個,他不是那樣的人,怎會為了一個女人放棄自己多年來習慣的一切?

  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他只是……不喜歡在武氏不在的時候寵愛別的女人。

  仿佛印證了武氏的話,他就是個離不得女人的庸俗之人,那個女人會笑話他,眼神透出冷淡,認為他果然像她說的那般。

  沒了武氏,他可以寵愛別人。

  呵,怎麼會。

  他既承諾了武氏,便會對她好,即便寵愛別的女人,也不會讓武氏看輕了去。

  何況,武氏對李氏有怨,此時萬不是成全李氏的時候。

  否則那個女人還不氣得找他算帳?

  四貝勒不介意武氏找自己算帳,但動著胎氣就不好了。

  四貝勒隱隱頭疼,愈發覺得自己養了個小祖宗。

  本該那個女人討好他,看他眼色,自己卻要時刻照顧著她的心情。

  果真是寵成習慣了。

  四貝勒沉著臉,道:「往後莫要再如此。」

  儘管不願承認,四貝勒仍是不喜歡李氏那般姿態。

  他喜歡武氏放肆,卻不喜歡李氏為了爭寵與武氏一較高下。

  第154章 烏煙瘴氣的

  在別院裡最大的好處是沒有身份更高的人壓在頭上,武靜蕊是這裡唯一的主子,別院裡的奴才都奉她為主,小心伺候,像對待福晉一樣,點頭哈腰,畢恭畢敬。

  肚子裡的孩子是最大的依仗,也有四貝勒常來看她的緣故。

  但即便是假象,武靜蕊也很滿足,很高興。

  沒有人願意為妾,得了這個身份,她沒能力改變,但只要四貝勒的心在她這兒,別人就不能輕慢了她。

  連福晉瞧她不順眼,也不能隨便動她。

  十月金秋,落葉飄零,各色的菊花開的正盛。

  別院內正好養了許多的菊花,菊花香淡雅,醉人。

  四貝勒三日後要來,有太監來稟,說是幾位郡王貝勒也要來,還會帶家眷來此。

  別院內只有武靜蕊一個女人,不好見外男,但不能沒人招待女眷。M.

  福晉又不在此。

  幸好太監補了一句,說來的是幾位爺府上得寵的姬妾,並非福晉側福晉。

  武靜蕊這才放了心。

  相當於幾位爺帶喜歡的小妾出來玩唄,既然是來玩,帶福晉就不合適了嘛。

  但不能排除是幾位爺提前知曉這裡只有她一個格格,才只帶了姬妾來的。

  各府的福晉怕是要氣瘋了。

  她沒什麼招待女眷的經驗,別院的管事很體貼地帶了個熟悉這些的嬤嬤來幫她,是一個姓萬的嬤嬤。

  萬嬤嬤早年嫁了人,有兩個女兒,一家四口在這裡生活了多年,一邊種著莊稼,一邊打理這邊的內宅。

  是這裡的老人了。

  武靜蕊擔心此人有問題,後來才知曉這萬嬤嬤原是府里的,因犯了錯,才到了此處。

  但顯然萬嬤嬤在此處的身份不低,並非犯了錯的樣子。

  萬嬤嬤自個先解釋了,說是得了前福晉的恩情,才能在此得個活計,養活一家子人。

  武靜蕊才知原來是受過烏拉那拉氏的恩惠的。

  四貝勒允許此人留下,還到她身邊,自然是更沒問題了。

  薩克達氏進府不久,還不至於手伸這麼長。

  雖然來的是小妾,但因為是幾位爺喜歡的小妾,可不能怠慢了。

  武靜蕊將此事交給萬嬤嬤,自己從旁看著。

  萬嬤嬤也不敢讓她勞累了,把事情安排地妥妥噹噹,最後才請武靜蕊示下。

  武靜蕊哪有示下不示下的?把人照顧好就成了。

  瞧這萬嬤嬤的行事,還是挺有章法的,可見沒少幹這些。

  武靜蕊就讓如珠賞了她二兩銀子,笑著說,「辛苦嬤嬤了,我這兩個丫頭什麼也不懂,還要勞您帶她們熟悉熟悉,我也好省心些。」

  萬嬤嬤不好推辭,收了銀子,謙卑道:「格格言重了,這些都是奴才應該做的,您有什麼吩咐儘管找奴才就成。」

  倒是個懂眼色的,沒因為她格格的身份就流露出輕視或滿不在乎的神情。

  三日後,天高雲淡,秋風送爽,極舒服的。

  四貝勒與兩三個兄弟騎著馬在別院前停下。

  女眷在後頭乘馬車慢慢跟著。

  來的是誠郡王、五貝勒兩個成年的皇子。

  年輕些的皇子還要讀書,自是不能時時出來的。

  武靜蕊帶著萬嬤嬤與其他奴才站在二門外,朝四貝勒和另外二人見了禮。

  誠郡王與五貝勒只是多看了兩眼,沒說什麼,便與四貝勒去了書房。

  遠遠的,似有聲音傳來,「四弟呀,難怪你天天地往這兒跑,還真是金屋藏嬌啊。嘖,難得有個讓你上了心的,這是懷第幾個了?」

  聽著是誠郡王慢吞吞的聲音,帶著些調侃。

  五貝勒自過來後就悶不吭聲的,是個老實的,沒這位這麼多話。

  武靜蕊發現除了那張臉讓她迷惑,誠郡王此人在她眼裡的形象已是大打折扣。

  不是因為他寵愛小妾,她自個還是小妾呢,這不能算她討厭誠郡王的理由。

  也不是因為誠郡王的偏愛,讓他與三福晉的嫡子承受了代價,他卻能這般雲淡風輕。

  其中真相如何,外人誰能知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