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大爺真是細心。”凝珠低頭抿嘴一笑,出去了。
過了會兒,熱騰騰的荷包蛋和湯圓端了進來,雪白的荷包蛋,圓滾滾的湯圓,上面撒了桂花碎,散發著淡淡的香甜氣味。
初盈其實沒什麼胃口,可是一想到母親的話,一想到兒子,便強行命令自己努力多吃一點,一口接一口的,最後連湯水都喝得一滴不剩。
謝長珩以為她是餓極了,問道:“還要不要?”
“夠了。”初盈連搖頭都覺得費力,再吃自己就要吐了。
“不是想給孩子起名字嗎?”謝長珩想說點她感興趣的事,以此減少一些痛苦,坐在床邊依偎著,“咱們一起想,然後寫在紙上慢慢的選。”
“你定下來就好。”初盈堅持讓丈夫起名字,----前世母親早亡的記憶猶在,自己眼下又是半死不活的,萬一……,也好叫丈夫多疼兒子一些。
“就叫重哥兒吧。”謝長珩其實一直都在想這個,已經有了想法,“他生在正月初一,是一年的伊始,咱們家又迎新年,又添了男丁,可不正是雙重喜慶?而且生下來七斤七兩,沉甸甸的,也可以解為‘重’字,盼他將來長大做事穩重妥當。”
初盈微笑道:“你怎麼想了這麼多?”
謝長珩一本正經道:“給兒子起名字,當然要慎重仔細想一想。”又問:“覺得如何?”
“很好。”初盈深深的凝視著丈夫,看得出來,兒子在他的心裡十分重要,畢竟重哥兒是嫡長子,且是他目前唯一的孩子。
心裡覺得很滿意,還想多說幾句,可是架不住沉沉的睡意再次襲來,意識不聽指揮,又合上眼睡著了。
謝長珩看著恬靜睡去的妻子,臉上笑容漸暗。
太醫的話猶在耳邊縈繞,“大奶奶出血太多,傷得也重,這次生產大大的損了元氣,不是一天兩天養得好的,暫且吃藥看看罷。”
一個“暫且”二字,說明連太醫也沒有足夠的把握。
謝長珩心裡十分難受,起身去暖閣看了看重哥兒,胖乎乎的,正閉著眼睡得香甜,再想起臉色蒼白的妻子,只覺心裡cháo濕凝澀得緊。
剛要走開,重哥兒卻皺著鼻子動了動。
謝長珩被兒子吸引住,走回搖籃邊,手還沒有摸到那雪白的小臉,就見小傢伙突然睜開了眼睛,----烏黑烏黑的、水靈靈的,像是兩顆水洗過的點漆墨丸。
章奶娘在旁邊輕呼,“呀,小少爺睜眼了。”
惹得簡媽媽等人一起圍過來看,又說眼睛長得像初盈的,也有說長得像謝長珩的,都是紛紛誇讚不已。
大約是人多吵得慌,重哥兒嘴一扁,“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簡媽媽笑道:“都散開,把小少爺看得不好意思了。”
眾人都在圍著孩子說笑湊趣,氣氛甚是熱鬧。
謝長珩覺得有些格格不入,看了看兒子,反正也幫不上什麼忙,於是決定還是先回去照顧妻子,默默轉身出了門。
進屋以後睡不著,又不想吵著妻子,更怕她醒來以後找不到人,不敢去書房,獨自靜坐了一會兒,有些恍惚出神。
不知怎地,突然想起那個惹惱自己的普世師太。
心裡隱隱有些不安,----不是自己要像個婦人樣多想,而是妻子現在……,由不得自己不多想、不動搖,真是杯弓蛇影了。
或許……,等妻子出了月子可以再去問問。
作者有話要說:握拳,還剩下最後一連串的劇情~~~
嗯,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劇情~~
134、問路(上)
初三這天,是重哥兒的洗三之日。
謝夫人一大早就先過來了,進了屋,在床邊坐下問道:“我已經跟她們兩個說好。”看了看盛二奶奶和晏氏,“等下客人來了,領著打個招呼就出去,不吵著你。”
“還好。”初盈微笑道:“反正都是在床上躺著,說幾句也不費神。”
謝夫人看著一直嘴角含笑的大兒媳,穿了大紅色牡丹小夾襖,畫了明艷妝容,努力做出精神奕奕的樣子,叫人瞧著微微心酸。
正巧簡媽媽端了湯藥進來,遞了過去,“奶奶趁熱喝了。”
烏黑的藥水兒,聞著都苦得讓人直皺鼻子。
初盈卻是面色不變,端起碗就“咕咚咕咚”喝了下去,不復從前嬌氣,從凝珠手裡接了帕子擦嘴,笑道:“今兒有勞娘多費些神。”繼而看向兩位妯娌,“也辛苦你們了。”
晏氏接話笑道:“大嫂在月子裡,多休息休息也是應該的。”
盛二奶奶看著華麗裝束的大嫂,——運氣還算不錯,千盼萬盼的總算生下了兒子,但是聽說生產不順利,將來少不了苦頭吃呢。
再想到自己平安生了兩個兒子,多少有些得意。
不過她還沒有得意完,就被外頭的小丫頭打斷,“夫人,宮裡來人了。”
謝夫人剛起身,只見一個小太監走到門口,笑眯眯道:“皇后娘娘口諭,謝府大奶奶宜保養不用起身,勞煩夫人出去代為接旨。”
在場的人聽了都是笑容微凝,各有一番心思。
皇后娘娘體恤親妹妹不難理解,但是卻隆重的以懿旨形式傳令,讓謝家滿府的女眷出去接旨,——說是讓謝夫人代為接旨,盛二奶奶和晏氏又焉能不去跪拜?
這分明就是在給妹妹撐腰立威。
晏氏還沒什麼,天家體面畢竟是與榮戚焉的事,笑吟吟攙扶著婆婆出去,留下盛二奶奶跟在後面,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兒。
謝夫人帶著兩個兒媳跪下接了旨,讓人封了紅包打賞內侍。
一行人復又折回來,晏氏手裡捧著一個搭著紅綾的盤子,走到床邊,小心翼翼托給初盈看,“皇后娘娘賞重哥兒的洗三禮。”
一個如意八寶赤金長命鎖,一對平滑無紋的小金鐲子,上面綴了兩個小鈴鐺,還有一張大紅色的嬰戲圖繡花襁褓。
“別的也罷了。”謝夫人上前捧出襁褓,笑道:“難得的是這張繡花包被,竟然是皇后娘娘親手給重哥兒做的,實在是太貴重了。”
晏氏笑著提議,“不如等下給重哥兒裹上,也讓大伙兒都瞧一瞧皇后娘娘的心意。”
盛二奶奶在身後撇了撇嘴,不如直說是想炫耀一番罷了。
初盈伸手去撫摸那花紋,——熟悉的配色,細密的針腳,想起姐姐從前給自己做的那些衣裙,心裡一陣酸酸澀澀的。
謝夫人有些遲疑,“會不會太貴重了。”
意思是重哥兒年紀還小,怕折了福。
晏氏卻另有想法,皇后娘娘的一番心意今天不表白,改天穿在身上誰知道?就是要讓旁人都瞧見謝家的體面,五房也能跟著沾一份光。
因而笑道:“娘……,皇后娘娘是重哥兒的親姨母,雖是恩典,也有情分不是?再說小孩子家嬌嫩矜貴,有皇后娘娘的東西震懾著,以後一準兒平平安安的。”
這話說到謝夫人心坎兒里去了。
大兒媳這一胎生得不順利,心裡總是個疙瘩,——瞧著大兒媳的樣子,不知道……,恐怕即便是養得好,身體也虧了。
不論大兒媳有多麼嬌氣、不懂事,那都是大兒子的元配嫡妻,更不用說是皇后娘娘的胞妹,是重哥兒的親娘,當然希望她也平平安安的。
大兒媳平安,孫子才能夠更好更順利的長大。
這麼一想,覺得小兒媳的話是個彩頭。
“那就換上吧。”謝夫人拍了板,又對初盈道:“外頭客人該來了,你躺著,重哥兒有我替你看著,只管放心吧。”
初盈微笑,“娘看著,自然是妥妥噹噹的。”
*******
今兒來的客人都是近親,傅家的幾個女眷,謝家各房的女眷,還有嫁到蘇家的謝嫻、嫁到田家的謝姝等等。
謝夫人陪著客人們說話,笑問:“怎麼沒見二姨?”
她說得二姨,是從重哥兒這裡論稱呼的初容。
“有喜了,才上身子。”宋氏笑著回了,——這個庶出的二女兒,前頭生了兩個丫頭,一咬牙又懷上了,跟不要命似的。
謝夫人不過是隨口一問,道了賀,話題再次轉回到重哥兒身上。
眾人都圍著重哥兒打量說笑,謝嫻眼尖瞧著襁褓精緻,便問了母親一句,“這是家裡人做的?還是大嫂親手繡的?好漂亮的活計。”
晏氏趕忙笑道:“是皇后娘娘親手繡的。”
“哎喲。”謝三夫人收回了手,有些訕訕,“可別給我摸花了。”
宋氏怕氣氛尷尬,忙道:“小孩子的東西,不用太矜貴。”又與謝夫人笑道:“那些寒苦一些的人家,還時吃千家飯,穿百子衣,小孩子才長得壯實穩當。”
過了會兒,熱騰騰的荷包蛋和湯圓端了進來,雪白的荷包蛋,圓滾滾的湯圓,上面撒了桂花碎,散發著淡淡的香甜氣味。
初盈其實沒什麼胃口,可是一想到母親的話,一想到兒子,便強行命令自己努力多吃一點,一口接一口的,最後連湯水都喝得一滴不剩。
謝長珩以為她是餓極了,問道:“還要不要?”
“夠了。”初盈連搖頭都覺得費力,再吃自己就要吐了。
“不是想給孩子起名字嗎?”謝長珩想說點她感興趣的事,以此減少一些痛苦,坐在床邊依偎著,“咱們一起想,然後寫在紙上慢慢的選。”
“你定下來就好。”初盈堅持讓丈夫起名字,----前世母親早亡的記憶猶在,自己眼下又是半死不活的,萬一……,也好叫丈夫多疼兒子一些。
“就叫重哥兒吧。”謝長珩其實一直都在想這個,已經有了想法,“他生在正月初一,是一年的伊始,咱們家又迎新年,又添了男丁,可不正是雙重喜慶?而且生下來七斤七兩,沉甸甸的,也可以解為‘重’字,盼他將來長大做事穩重妥當。”
初盈微笑道:“你怎麼想了這麼多?”
謝長珩一本正經道:“給兒子起名字,當然要慎重仔細想一想。”又問:“覺得如何?”
“很好。”初盈深深的凝視著丈夫,看得出來,兒子在他的心裡十分重要,畢竟重哥兒是嫡長子,且是他目前唯一的孩子。
心裡覺得很滿意,還想多說幾句,可是架不住沉沉的睡意再次襲來,意識不聽指揮,又合上眼睡著了。
謝長珩看著恬靜睡去的妻子,臉上笑容漸暗。
太醫的話猶在耳邊縈繞,“大奶奶出血太多,傷得也重,這次生產大大的損了元氣,不是一天兩天養得好的,暫且吃藥看看罷。”
一個“暫且”二字,說明連太醫也沒有足夠的把握。
謝長珩心裡十分難受,起身去暖閣看了看重哥兒,胖乎乎的,正閉著眼睡得香甜,再想起臉色蒼白的妻子,只覺心裡cháo濕凝澀得緊。
剛要走開,重哥兒卻皺著鼻子動了動。
謝長珩被兒子吸引住,走回搖籃邊,手還沒有摸到那雪白的小臉,就見小傢伙突然睜開了眼睛,----烏黑烏黑的、水靈靈的,像是兩顆水洗過的點漆墨丸。
章奶娘在旁邊輕呼,“呀,小少爺睜眼了。”
惹得簡媽媽等人一起圍過來看,又說眼睛長得像初盈的,也有說長得像謝長珩的,都是紛紛誇讚不已。
大約是人多吵得慌,重哥兒嘴一扁,“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簡媽媽笑道:“都散開,把小少爺看得不好意思了。”
眾人都在圍著孩子說笑湊趣,氣氛甚是熱鬧。
謝長珩覺得有些格格不入,看了看兒子,反正也幫不上什麼忙,於是決定還是先回去照顧妻子,默默轉身出了門。
進屋以後睡不著,又不想吵著妻子,更怕她醒來以後找不到人,不敢去書房,獨自靜坐了一會兒,有些恍惚出神。
不知怎地,突然想起那個惹惱自己的普世師太。
心裡隱隱有些不安,----不是自己要像個婦人樣多想,而是妻子現在……,由不得自己不多想、不動搖,真是杯弓蛇影了。
或許……,等妻子出了月子可以再去問問。
作者有話要說:握拳,還剩下最後一連串的劇情~~~
嗯,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劇情~~
134、問路(上)
初三這天,是重哥兒的洗三之日。
謝夫人一大早就先過來了,進了屋,在床邊坐下問道:“我已經跟她們兩個說好。”看了看盛二奶奶和晏氏,“等下客人來了,領著打個招呼就出去,不吵著你。”
“還好。”初盈微笑道:“反正都是在床上躺著,說幾句也不費神。”
謝夫人看著一直嘴角含笑的大兒媳,穿了大紅色牡丹小夾襖,畫了明艷妝容,努力做出精神奕奕的樣子,叫人瞧著微微心酸。
正巧簡媽媽端了湯藥進來,遞了過去,“奶奶趁熱喝了。”
烏黑的藥水兒,聞著都苦得讓人直皺鼻子。
初盈卻是面色不變,端起碗就“咕咚咕咚”喝了下去,不復從前嬌氣,從凝珠手裡接了帕子擦嘴,笑道:“今兒有勞娘多費些神。”繼而看向兩位妯娌,“也辛苦你們了。”
晏氏接話笑道:“大嫂在月子裡,多休息休息也是應該的。”
盛二奶奶看著華麗裝束的大嫂,——運氣還算不錯,千盼萬盼的總算生下了兒子,但是聽說生產不順利,將來少不了苦頭吃呢。
再想到自己平安生了兩個兒子,多少有些得意。
不過她還沒有得意完,就被外頭的小丫頭打斷,“夫人,宮裡來人了。”
謝夫人剛起身,只見一個小太監走到門口,笑眯眯道:“皇后娘娘口諭,謝府大奶奶宜保養不用起身,勞煩夫人出去代為接旨。”
在場的人聽了都是笑容微凝,各有一番心思。
皇后娘娘體恤親妹妹不難理解,但是卻隆重的以懿旨形式傳令,讓謝家滿府的女眷出去接旨,——說是讓謝夫人代為接旨,盛二奶奶和晏氏又焉能不去跪拜?
這分明就是在給妹妹撐腰立威。
晏氏還沒什麼,天家體面畢竟是與榮戚焉的事,笑吟吟攙扶著婆婆出去,留下盛二奶奶跟在後面,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兒。
謝夫人帶著兩個兒媳跪下接了旨,讓人封了紅包打賞內侍。
一行人復又折回來,晏氏手裡捧著一個搭著紅綾的盤子,走到床邊,小心翼翼托給初盈看,“皇后娘娘賞重哥兒的洗三禮。”
一個如意八寶赤金長命鎖,一對平滑無紋的小金鐲子,上面綴了兩個小鈴鐺,還有一張大紅色的嬰戲圖繡花襁褓。
“別的也罷了。”謝夫人上前捧出襁褓,笑道:“難得的是這張繡花包被,竟然是皇后娘娘親手給重哥兒做的,實在是太貴重了。”
晏氏笑著提議,“不如等下給重哥兒裹上,也讓大伙兒都瞧一瞧皇后娘娘的心意。”
盛二奶奶在身後撇了撇嘴,不如直說是想炫耀一番罷了。
初盈伸手去撫摸那花紋,——熟悉的配色,細密的針腳,想起姐姐從前給自己做的那些衣裙,心裡一陣酸酸澀澀的。
謝夫人有些遲疑,“會不會太貴重了。”
意思是重哥兒年紀還小,怕折了福。
晏氏卻另有想法,皇后娘娘的一番心意今天不表白,改天穿在身上誰知道?就是要讓旁人都瞧見謝家的體面,五房也能跟著沾一份光。
因而笑道:“娘……,皇后娘娘是重哥兒的親姨母,雖是恩典,也有情分不是?再說小孩子家嬌嫩矜貴,有皇后娘娘的東西震懾著,以後一準兒平平安安的。”
這話說到謝夫人心坎兒里去了。
大兒媳這一胎生得不順利,心裡總是個疙瘩,——瞧著大兒媳的樣子,不知道……,恐怕即便是養得好,身體也虧了。
不論大兒媳有多麼嬌氣、不懂事,那都是大兒子的元配嫡妻,更不用說是皇后娘娘的胞妹,是重哥兒的親娘,當然希望她也平平安安的。
大兒媳平安,孫子才能夠更好更順利的長大。
這麼一想,覺得小兒媳的話是個彩頭。
“那就換上吧。”謝夫人拍了板,又對初盈道:“外頭客人該來了,你躺著,重哥兒有我替你看著,只管放心吧。”
初盈微笑,“娘看著,自然是妥妥噹噹的。”
*******
今兒來的客人都是近親,傅家的幾個女眷,謝家各房的女眷,還有嫁到蘇家的謝嫻、嫁到田家的謝姝等等。
謝夫人陪著客人們說話,笑問:“怎麼沒見二姨?”
她說得二姨,是從重哥兒這裡論稱呼的初容。
“有喜了,才上身子。”宋氏笑著回了,——這個庶出的二女兒,前頭生了兩個丫頭,一咬牙又懷上了,跟不要命似的。
謝夫人不過是隨口一問,道了賀,話題再次轉回到重哥兒身上。
眾人都圍著重哥兒打量說笑,謝嫻眼尖瞧著襁褓精緻,便問了母親一句,“這是家裡人做的?還是大嫂親手繡的?好漂亮的活計。”
晏氏趕忙笑道:“是皇后娘娘親手繡的。”
“哎喲。”謝三夫人收回了手,有些訕訕,“可別給我摸花了。”
宋氏怕氣氛尷尬,忙道:“小孩子的東西,不用太矜貴。”又與謝夫人笑道:“那些寒苦一些的人家,還時吃千家飯,穿百子衣,小孩子才長得壯實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