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給評論的小可愛發紅包呀

  1.這篇文風比較歡脫,真的不是很考據,畢竟男主都穿書了。

  2.清前期的皇帝大都不支持女子守節,八旗女子改嫁的很多,入關之後為了融入漢文化,被動消極對待女子守節,但是包括雍正在內的之後的清朝皇帝,受漢文化影響很深,就開始鼓勵女子守節了,四四這點做得就不行了,哎

  第32章

  業儒

  朝中大臣不知道皇上在搞什麼鬼,沒頭沒腦的,也沒有一點前情提要,這要讓他們怎麼說啊?更何況是談女子守節的弊端,這與他們一直以來的價值觀完全相反啊。

  群臣一時間面面相覷,不知道給說什麼。

  禮部侍郎張英出列道:「臣請皇上容稟。」

  林葉道:「張卿請說。」他心裡鬆了一口氣,就知道要讓大臣們討論這個東西沒這麼簡單,還好他提前找了托。

  張英道:「天地陰陽,日月調和。世間有陰便有陽,有男便有女,此乃天地正理。臣今日聽聞某地巡撫大推女子守節,致使守節之風盛行。當地適齡青壯無妻無子,多年未有嬰孩降生。而現今北有羅剎侵擾,南方剛剛平定,若無嬰孩降生,要怎麼鎮守這泱泱國土。此為其一弊也。」

  林葉嘆了口氣,其實他是很不想要張英從人口出生率方面來抵制守節這個問題的。那些無辜的女孩子又不是為了生孩子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人的出生本來就是美好的、有意義的。但林葉看了一眼底下部分臉色有些動搖的群臣,這是目前最能說服底下那群人的理由了。

  張英繼續道:「其二,守節之事並無益處,不過是一群狂徒的意淫罷了——」

  「張英你放肆——」禮部尚書立刻跳了出來反駁,「女子守節乃是祖宗法度,歷來便是如此,張皮子你竟敢膽大如斯。」

  林葉呵斥道:「朝堂之上,何故喧譁?若是幾位愛卿對張大人的言辭不滿,盡可反駁,倒不必如此上躥下跳。」

  禮部尚書作為張英的頂頭上司,本來就對張英率先發言多有不滿,如今又被皇上暗諷為上躥下跳的猴子,心中更是惱火。他起身出列,向林葉拱手道:「皇上,正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此乃聖人之言啊!」

  林葉無語了一瞬,特喵的老子要你講邏輯講道理你給老子背名人名言,這個禮部尚書這麼好當的嗎?

  林葉直接懟他:「哪位聖人說的?」

  禮部尚書道:「自然是朱子。」

  林葉輕輕笑了一聲:「呵,張冠李戴,曲解他意,這便是業儒風骨嗎?」

  禮部尚書又不是傻子,明顯聽出皇上這是在反諷而不是在誇獎他,直接道:「臣不可辱,請聖上明言。」

  林葉道:「禮部尚書可曾讀《程氏遺書》?」

  禮部尚書蒙了一瞬。

  林葉笑道:「這句話原本是程頤說的:『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他的本意是如果因為只生活貧困,男人就娶寡婦,寡婦就嫁人,這些事就是不道德的行為,明明這句話里,程頤提及了男女雙方,為什麼尚書大人偏偏將這句話只按在女子身上?」

  禮部尚書:「這是因為……」

  林葉道:「這是因為這句話被你心中的聖人朱子曲解了。朱熹在給友人陳師中寫信討論陳師中妹妹改嫁的事,曲解程頤的意思,說,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於是一年年地經過業儒們的不斷加工改造,這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倒是只針對女子了,豈不可笑?」

  「朕嘗讀宋史,女子改嫁之事比比皆是。且不說范文正公之母曾因家貧改嫁,他本人在《義莊田約》中還寫了會給族中改嫁寡婦銀錢,至於易安居士乃至唐婉之類,更不必多提。更有甚者,說出這句話的程頤本人,還幫他侄女改嫁呢。這又要怎麼說?可見這不過是他一時的玩笑話罷了,卻被你們這些業儒奉為金科玉律。」

  「朕想著,若是程子本人尚且在世,恐怕還會嘲笑你們這些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業儒吧。」

  禮部尚書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怪自己讀書少。

  林葉見壓住了底下大臣的氣焰,一時間鬆了口氣。信息大爆炸時代並不是簡單說說而已。現代人們可以將古文裡的各種書籍整理歸納入檔,而古代書目不全,連修本書都要修個十幾年。很多人讀書科舉買四書五經就已經經濟拮据了,哪裡還有閒錢買其他書?更何況,有些書乃是孤本,哪裡能這麼輕易就被看到?

  林葉看了一眼底下的群臣,嘆氣道:「孟子曾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朕權授予天,天下百姓皆為朕之子女。昨日,山東巡撫金炳申,請旨為山東百人烈婦題旌,你們可知朕心中之痛?這百人何其無辜?」

  「眾位愛卿皆是大清之臣,當懷惻隱之心,為百姓請命,待之如子女,怎可為一己私慾枉顧她們的性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份憐憫之心,什麼時候能分給這些無辜的女子呢?」

  「丈夫死了,女子便不能再嫁人;若是遇到強人,女子就該自裁以表清白。這明明是父兄丈夫、鄉親鄰里不能保護好這些弱女子,是男人的過錯,卻要她們守節自裁,豈不是這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林葉:「退朝,你們回去好好想想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