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祝開心驚訝地看向程白朮,問道:「白朮,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多的?」

  程白朮笑道:「大二寒假時,有去楊高臣老先生那邊學習過一個月。」

  吳辛卯恍然,「哦,寒假開學後,你還給我們帶了貴州特產糍粑辣椒,沒錯吧?」

  程白朮點點頭,很快,吳辛卯又反應過來,每個假期結束,程白朮總會給他們帶些特產,從貴州江西,到湖南湖北,還有新疆西藏的。那時他們還說程白朮會安排,趁著假期出去大玩特玩。那結合今天這情況,感情程白朮不是去玩的,而是去學習的?

  艹,當真卷王。吳辛卯默默地在心裡吐槽,可也得說,難怪程白朮與他們年齡相同,卻能甩他們好幾條街。一樣的寒暑假,他們在家躺著休息打遊戲,程白朮四處遊歷學習。

  韓以君認真凝視視頻,他作為一個西醫,最為講究解剖神經的地方,他更能感覺出這老先生的手下功夫有多深。太可怕的,每個人因為習慣、胖瘦等區別,在細微之處總是有差。肩關節是高一寸還是低一寸,肌肉是粗一分還是細一分,這帶來的便是天差地別。他們西醫可以通過X光、CT等種種手段來判斷,可這老先生卻沒有這種條件,直接憑藉自己的手感經驗便下手,而且據程白朮所說,無一例失手!

  天知道,在機器輔助透視下做介入手術的還有很大風險的!

  這成果展,果真沒有讓他失望……

  第137章 展出

  說完後, 程白朮環繞四周,尤其是被人海包圍的那個角落。只可惜,確實是被人海包圍, 結結實實,一絲縫隙都沒有。正在此時, 人海里傳出極為明顯的吸氣聲, 並且人群不斷後退, 露出了源頭。

  哪怕只有一個背景,程白朮還是能認出來對方正是剛剛的話題中心楊高臣。

  程白朮指了指方向,其餘四人便跟著一起上前。

  楊高臣手裡正拿著小臂長、足有充電線那麼粗的針,低頭詢問坐在凳子上的病人。「你是只要一低頭就會疼痛,西醫那邊診斷是項背筋膜炎?」

  凳子上的病人是一個三十來歲的壯年男子,典型的北方人, 身高體壯, 身體厚度足以頂得上兩個小姑娘。他說道:「是的,我現在只要一低頭就會痛。找過中醫西醫無數,都沒有得到緩解,現在每天裡都是吃芬必得和塗扶他林才能稍稍緩解。」

  吳辛卯咋舌, 項背筋膜炎啊!他對有些莫名的何翔宇說道:「項背筋膜炎, 是指項背部肌肉、筋膜的無菌性炎症,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長期的疼痛,容易導致病人出現心理障礙, 並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

  韓以君接口, 說道:「目前,西醫沒有完善的治療方案。」沒有針對性藥物, 更沒有手術方案,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何翔宇震驚, 啊,聽著就和頸椎病差不多,怎麼這麼複雜,還變成不治之症?

  很快,就沒有給他震驚的時間,他就看見楊高臣在進行局部皮膚消毒之後,直接拿起那閃著鋒利寒光的長針,對著病人的後髮際線處扎入。

  何翔宇手抖了一下,直播間的屏幕也跟著顫抖,直播間的觀眾更是開始手抖。那麼粗的針就直接這麼扎進去了?不用打個麻醉藥嗎?

  圍著楊高臣的人群非常誠實地退後一大步,又空出了一個圓圈。

  楊高臣不以為意,只專心自己手下、針下的觸感。他感覺似乎觸碰到了什麼硬硬的東西,手腕輕輕抖動,二十多厘米的針再次沒入病人的脖頸一大截。周圍的吸氣聲越發響亮,吸氣聲過後,又是一陣寂靜,就連其他醫生正在義診的病人都忍不住過來湊熱鬧,然後就跟著一起屏氣。

  不到一分鐘,楊高臣便輕輕鬆鬆完成了風池透刺風池的動作。隨後,楊高臣便捏著針柄和針尖來回對拉,這便是楊高臣老先生所特有的行針手法。就程白朮而言,他能看得出來楊高臣老先生不是單純的拉鋸式行針,而是有角度、有技巧地將纏繞打結的筋膜和肌纖維一點一點地鬆開。只是在不懂的人眼中,就和鋸木頭一樣。

  楊高臣老先生手上動作很快,只行針五分鐘,便取出長針。果然,令周圍人震驚的是,那麼粗、那麼長的針扎透了脖子,取針竟然沒有出一滴血?楊高臣老先生順手從兜里取出一個小瓷瓶,食指沾了些膏藥塗抹在針孔處。肉眼可見的,兩個大大的針眼便迅速癒合。

  全過程如行雲流水般順暢,楊高臣老先生也不在意周圍人的目光,兀自對那病人說道:「你現在再低頭抬頭看看,還痛不痛?」

  病人自己看不到楊高臣老先生的針灸手法,只能從周圍人的反應看出,這位老先生的治療方法比較偏激。他遲疑了片刻,還是按照老先生的吩咐低頭抬頭。隨即,他猛然抬起頭,眼眶慢慢發紅,說道:「不痛了!現在不痛了!」

  周圍頓時爆發出巨大的喧譁聲,他們能看得出來這男子治療前後低頭抬頭的幅度都不一樣,明顯這人不是主辦方或者醫生的託兒。面對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楊高臣老先生面前原本空無一人的桌子立刻就被包圍了。治療手段視覺效果可怕算什麼,能治得好病才是王道!

  其他老教授淡淡笑了,老楊這貨還是和小輩說的一樣,是個顯眼包,最喜歡的就是先聲奪人。他們這些老傢伙可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要加油了。




章節目錄